欄目:專欄
題目:【名家觀察】 文/ 陸玉龍
導語: 減少和消除失業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歷經挑戰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在國際金融經濟危機沖擊下,企業裁員越來越普遍,這個問題正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正確對待企業裁員,減少和消除失業造成的消極影響,是我國經濟克服困難、重新步入上行周期的重要條件,也是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歷經挑戰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充分認識企業裁員的客觀必然性。企業裁員引起失業,是由諸如競爭規律、周期性規律等市場經濟的內在本質規律所決定的客觀普遍現象。企業經濟技術結構優化,技術改造和升級,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應用,淘汰缺乏競爭力的舊產業和落后產品,都不可避免地引起永久性裁員;宏觀或微觀經濟處于下行周期,暫時性裁員是企業降低成本、渡過難關、維護股東利益的有效手段之一。企業裁員或失業,不僅出現在經濟危機時期,也會出現在經濟上行和繁榮時期。充分認識發展市場經濟必然會有企業裁員這一客觀規律,是根本解決失業問題的重要前提。
政府是解決失業問題的最重要主體。解決失業和擴大就業問題,事關眾多家庭與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息息相關,是政府長期而艱巨的重要任務,是“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要目標。政府要堅持雙管齊下,一方面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緩解失業人員生活壓力;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種經濟政策手段,促進充分就業,解除失業人員后顧之憂。目前我國失業保險制度的明顯不足是,失業保險基金規模較小,失業保險水平和能力較低。建議完善我國《失業保險條例》,主要對第2章第5條失業保險基金構成“財政補貼”條款做出具體明確規定,即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在年度預算中按排一定比例或金額用于補貼失業保險基金,同時加強征繳督查,防范失業保險費偷逃漏繳和流失,為提高失業保險水平和擴大失業保險范圍提供財力保障。要堅持把擴大就業、提高就業率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目標,在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過程中,既要強調自主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升級;又要重視從基本國情出發,大力發展就業彈性高的傳統服務業、新興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高就業率的經濟持續較快發展道路。
倡導三大主體“三不”原則,共同正確對待企業裁員:企業不輕率。眾所周知,輕易、草率裁員有損企業元氣和形象,不利于企業發展。面對經營困難,企業不必急于裁員,可采取“減工減薪”、“停工停薪”方式,既穩定勞動關系,又節約開支,以應對周期性危機。如因經濟技術結構原因非裁員不可,那應該嚴格按照政策法規和勞動合同規范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并盡可能體現人性關懷;政府不干預。企業裁員本質上屬于企業自主權,應依法受到保護。政府可以倡導和鼓勵企業不裁員、不減薪,但不能強行干預,否則又回到了企業體制改革之前。企業冗員負擔沉重,勢必缺乏競爭力和活力,難以生存與發展,最終也承擔不了吸納和穩定就業的功能;員工不恐懼。有失業保險制度,有政府積極促進就業政策,企業裁員并不可怕。員工應理性面對裁員,依法保護自身利益;在失業的逆境中奮發進取,提高知識、技術水平和技能,適應新經濟、新企業和新崗位需求,開辟職業新天地。從長遠看,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工作本領,是坦然應對市場經濟失業機制的根本之策。
陸玉龍
作者為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