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過去了”。季風書園依舊開在地鐵陜西南路站的站廳里。在經歷了半年的焦灼等待之后,嚴博非和季風書園的擁躉們可以暫時舒口氣了。
文|CBN記者 楊櫻
圖|CBN攝影記者 肖南
2月17日,上海季風書園的老顧客們終于放下心來,他們從當日的《東方早報》得知,季風書園陜西南路店和地鐵公司終于在2月13日正式簽署新租約,季風可以在原址上繼續營業了—不過在新的兩年租期中,租金價格提升了一倍。
這個結果不算太理想,可已是努力5個半月之后最好的結果了。按照原租約規定,2008年12月31日是季風書園陜西南路店的最后經營日期。離合約到期大約3個月前,上海季風圖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季風)向租約的甲方,即上海申通地鐵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鐵公司)遞交了續約方案。沒有人想到,隨后的溝通就花去了半年時間。
從1997年至今,季風書園陜西南路店已經開了超過10個年頭。這里是季風的旗艦店。在季風書園8家連鎖店中,陜西南路店是面積和名聲最大的一家。提起季風,許多人總是會想起地鐵一號線陜西南路站出口處那昏暗的光線,一進門便能看見的“值得注意”的木牌,以及那條鋪著紅色薄地毯的、永遠有人埋頭看書的小走廊。十年之前,這里是個冷清的旱冰場,季風最初拿下的不過41平方米,但1998年的擴建讓營業面積達到目前的近800平方米。
季風因為“會選書”而聞名。“如果給你我同樣一筆錢,再給同樣的兩萬種書,我敢說你開的書店就沒我的好。”季風董事長兼總經理嚴搏非對《第一財經周刊》說。書店如其人,曾在上海社科院哲學所長期從事研究的嚴搏非1995年辭職,開出季風這樣一家人文社科書店。每年中國圖書新出版書目近20萬,算上舊書則可供圖書高達數百萬,而季風選擇其中的五萬種陳列在陜西南路店里,有選擇地推薦給顧客。除了新書,不少在“當當”或者“卓越”上處于缺貨狀態的舊版書也能在季風找到。從2007年起,季風成立讀書 俱樂部,定期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向會員發送“季風書訊”。每期PDF格式的書訊長達60頁,詳詳細細向會員推薦值得一閱的社科書目。
“去季風我才會覺得那是在逛書店,因為總能在不經意處有驚喜,或許是一本自己尋找已久的書,或許是隨手拿起來翻翻,就馬上被吸引住的書。”季風的老顧客張其翼說:“我幾乎不去書城這樣的地方,那里信息太混雜,好書都淹沒在茫茫書海里了。”
可惜的是,如季風書園同等規模、同等水準的書店,在上海很難找出第二家。而季風書園,在2008年下半年陷入了“租金過高、無力續約”的困境。1997年,季風以相當低的價格與地鐵公司簽訂了為期10年的租賃合同。《第一財經周刊》獲悉,2008年該價格為每天每平方米2.48元。
“無論放在哪里,這都是一個很低的價格。”在一號線人民廣場站經營一家簡餐店的劉濤評價說。由于涉及合同約定,嚴搏非不愿意向《第一財經周刊》透露去年9月他向地鐵公司提交的續約方案中提出的具體價格。可以確認的是,嚴搏非提出的價格不能為地鐵公司所接受,因為方案提交之后,作為甲方的地鐵公司即陷入了沉默,“之后沒有得到他們任何回復,我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嚴搏非對《第一財經周刊》說,不過“陜西南路是季風的旗艦店,這里關門,就意味著整個季風圖書有限公司的倒閉”。
季風書園的續約難題得到了滬上媒體的持續關注。根據2008年9月17日《東方早報》的報道,上海申通地鐵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地鐵公司和季風書園雙方將按照正常的談判程序,根據市場定價對新租賃價格進行調整,雙方會進行良好的溝通。
緊接著,9月24日的《新聞晨報》報道,地鐵公司的新聞發言人表示,他們肯定會給文化經營留出一塊領域,但同時也會保持原則不變,不會和其他商鋪拉開很大差距。
嚴搏非手里的籌碼并沒有多少,他曾對媒體算了一本賬:在季風續約之前,書的進貨占去成本的64%,36%的毛利率中,租金占去9%(續約之后,陜西南路店的租金成本上漲到19%),人員工資占去14%,剩下作為行政支出,還不包括稅收。季風擁有的,只是一個良好的口碑,以及一個“文化地標”的標簽。而這些,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地鐵公司的考慮范圍內。
季風的讀者著急了。張其翼用“小轉鈴”的ID在豆瓣網上發起了一個名為“一起來捍衛陜西南路季風書店”的活動,雖然活動沒有明確的訴求,只是號召大家獻計獻策以實際行動為季風做些事,但是24小時之內立刻就吸引了1000多個人的參與。在活動后面的一個討論帖中,張其翼提出了包括“寫聯名信向有關方面施壓”、“給季風捐款”、“去季風買書”、“在季風門前設攤拉橫幅”等提議,但這些提議在跟帖中受到質疑,最后,張其翼暫定在2008年10月5日,在季風書園陜西南路店附近組織類似“快閃”的活動,向更多人呼吁季風書園遇到的困境。
張其翼住在復興路,離季風書園陜西南路店并不遠。有時候吃過晚飯,張其翼會走過去看看書,一周去三四次是很平常的事情。“我自認為是個不怎么沖動的人,但這次就顯得很不冷靜,”張其翼說:“你可以想象你家附近一樣很美好熟悉的東西就要消失了的感覺,就想極力去挽回它。”
這段時間里,張其翼給很多朋友打電話,問他們是否知道這件事,準備怎么辦。最后她忍不住在豆瓣發起活動,因為“即使搞不成,也能給媒體報道提供著力點,那保住季風還有一些溫和的可能性”。但出乎張其翼意料的是,9月底,她接到了嚴搏非的電話。
因為豆瓣活動聲勢浩大,1000多人在關心這件事,嚴搏非約張其翼吃了一頓晚飯。讓張其翼再次感到不解的是,嚴搏非提出讓她不要把豆瓣上10月5日的“快閃”搞成實質性的活動,因為“這樣反而不利于季風的保存”;當一臉詫異的張其翼問起季風書園準備怎么辦的時候,嚴搏非用淡淡的口吻說:“沒別的辦法啊,就像現在這樣開店罷了。”
張其翼一下子跳起來:“那怎么行?”她完全不能理解,為什么嚴搏非選擇什么都不做,為什么他不去發動關系極力保住季風。“我當時太郁悶了,和我那份激動相比,嚴老師倒是超乎尋常的鎮定。”張其翼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在嚴搏非的堅持下,豆瓣的活動只好取消,轉為“讓大家關注各自所在城市的民營書店的生存”。“很多人因此說我不靠譜,一點行動力都沒有。”張其翼說。
11月初,張其翼又在一個獨立話劇的表演現場遇到了嚴搏非。當被問起季風書店目前狀況如何的時候,嚴搏非說:“不知道啊,我和申通公司都沒談起過這事。”
這多少有點匪夷所思,但得到了網絡雜志《讀品》主編梁捷的理解:“我們再狂熱,也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在梁捷眼中,嚴搏非是個特別理想主義的人。“平時和我們在一起,都極少談到書店事務。他這個人,講起經營的時候一點都沒興趣,他更喜歡你跟他探討哲學啊什么的。”梁捷說,“從微觀的角度,我對季風很有感情,它關了我也很難過;但從宏觀的角度看,這是整個出版行業病入膏肓的一種體現,局部的挽救是很無力的。”
梁捷向《第一財經周刊》表示,每年全國出版社出版的20余萬種書目中,80%是教材。人文社科類的圖書所占市場份額本來少之又少,在目前圖書市場缺乏規范的情況下,網絡書店的成本優勢,把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逼去了大半。再加上高額租金的壓力,民營書店要在繁華的商業圈立足本身就是舉步唯艱的事情。
民營書店關門早已不是新鮮事了。2005年,熱鬧一時的“24小時”書店思考樂因為資金鏈斷裂撤出上海;2007年,上海地鐵里的明君書店全線關閉;2008年,位于上海莘莊的“二樓書店”犀牛書店向它的會員們發出了告別函。據地鐵公司一位負責人透露,陜西南路站廳層商鋪的租金相對較高,一般在每平方米每天10元左右—季風續約后的租金,仍遠遠低于市價。
但更多人不舍得這個開了10年之久的書店。復旦大學教授、上海著名學者錢文忠在2008年10月11日的《新民晚報》上發表文章《假如上海沒有“季風”》,呼吁“地鐵公司這樣的大型國企能夠犧牲一些租金,為人們保留一片知識和文化的綠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朱杰人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上也呼吁出版界聯合起來幫助季風書園渡過難關。
然而當時地鐵公司仍然沒有給出任何消息。從遞交續約方案之后,嚴搏非與地鐵公司見了兩次面。“但是兩次都沒有具體談到租金是多少。”嚴搏非告訴《第一財經周刊》。
“我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每天照常進貨、放書、開店。合約是12月31日到期,我就把店開到12月31日,剩下的到時候再說。除此之外,你說我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嚴搏非說。而他不知道的是,主管部門早已關注并且介入了這個續約談判。
“我們在9月10日看到《文匯報》相關報道之后就向市里打了報告。季風在國內外都享有聲譽,如果它退市,對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形象影響很大。”該部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對《第一財經周刊》說。他介紹,他們為地鐵公司與季風書園做了“調停”的工作。一直到正式簽訂合約的2月13日之前,雙方都“一直在協調”。
“最后相關部門的人來問我到底什么價格合適,我給他們算了一筆賬,季風真是無路可退了。于是就按照這個價格定下來再說了。”嚴搏非告訴《第一財經周刊》。
《第一財經周刊》獲悉,季風書園之前的租約為每平米2.48元,現在新租價漲到了5元。
地鐵公司辦公室一位負責人以“事情過去了”為由閉口不談此事。“我們已經以人民的利益為宗旨,那現在的結果已經很好了。”他說。
2009年2月初,季風書園陜西南路店貼出招聘啟事,這個“暗示”讓老顧客們松了一口氣—季風好歹保住了。“續約風波”前后的季風書園看起來沒有任何不同,新書上架的速度沒有放慢;昏暗的走道里一盞盞臺燈亮著暖色的光,菊花茶還是8塊錢一大壺—這個價格曾讓嚴搏非的很多朋友覺得季風“不會做生意”。梁捷曾向嚴搏非建議,季風可以賣筆記本、環保袋之類利潤較高的小商品以促進營收—像臺灣的誠品書店或內地的陽光書房。“但他不屑這么做,他關心的不是這些。”梁捷說。
“我現在只希望季風能好好開下去。”嚴搏非說。2009年,嚴搏非計劃在徐家匯的某商廈里再開一家季風書園連鎖,模式與季風來福士店類似。“開在Shooping Mall壓力要小很多,商場方面認為我們的進駐能給它們帶來不同的風格,因此租金很優惠。”嚴搏非告訴《第一財經周刊》。但即便是“較優惠”也意味著一筆不小的支出,新的租價還是讓嚴搏非感到了資金上的壓力。
錢文忠覺得嚴搏非的話里隱藏著一種“淡淡的悲哀”。“很多冷靜有時候是無奈,我只能留著它了—好比你有個孩子,它已經不能指望營養、成長,而只需要考慮它是否能活下去。這個時候,你能不冷靜嗎?”錢文忠說。
“這次有關部門干預是完全正確的,申通地鐵讓步也很好,但大家都可以做得更好。比如現在退還一些租金,或者索性重新簽訂合同行不行?有關部門再強勢一些行不行?申通公司完全可以和季風聯手建設一個文化地標,這件事還能有更好的結局嘛。”錢文忠說。
但嚴搏非和地鐵公司“事情過去了”的態度一樣,并不愿意多談此事。2008年,季風整體收支基本持平,但嚴搏非很擔心2009年的狀況。8家季風書店中,有3家在地鐵站廳層里。“世博會召開在即,地鐵有可能要關閉一些商鋪,也可能還有其它狀況,”嚴搏非說,“我們還有很多交道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