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韓幣貶值、生意不景氣的影響,很多隨家長來到上海讀書的韓國學生或轉學,或踏上歸途。
文|CBN 記者 邱珈 實習記者 廖蘭心
每周五韓真明都會開車到位于長樂路的學校住宿部去接女兒。志慧現在念初三,剛轉學到這里沒多久。住宿生活對她來說很新鮮,跟著一個幾乎全是本地學生的班級上課也是她以前從沒有過的體驗—她得和中國學生坐在同一個教室,用同樣的教材,聽同一位老師分析同一道題目。
“這對她來說是個挑戰,但也正是我讓她離開之前那個學校的原因之一,”韓真明說,“她很快就會知道轉學是對的。”
11年前,韓真明剛從韓國來到中國時,就把住處定在古北。如今她和她的孩子已經是這個地區的資深居民了。她們居住的古北地區是上海的外國人聚居地之一,和閔行區的龍柏一樣,聚集了很多韓國人。在這些地方,為韓國人服務的配套設施已經相當完善,甚至路邊的標牌都有很多是用韓文寫的。韓國人可以從古北家樂福、城市超市和韓國超市買到吃得慣的食物,也可以在吳中路金匯路一帶找到友利等韓國銀行,還可以很方便地到達上海最紅火的幾家韓國料理店。
韓真明把家安在古北,而公司則選址于龍柏的吳中路。她剛開公司的時候,上海還不允許外國人開貿易公司,于是她就選擇了做投資咨詢。2003年和2004年時,公司發展得很快。當時對外商的優惠政策很多,一批又一批的韓國人跑到上海來做生意,咨詢公司的生意自然也火。
生活在古北,工作在龍柏,韓真明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韓國人聚集地度過。但是她的漢語說得特別流利,還帶一點臺灣腔—她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被家里送去那里上學了。在擁有自己的公司之前,她一直在臺灣人的公司里工作,大部分時候說的都是漢語。“我父母在很早以前就覺得中國有很大的市場,所以一定要我學會中文,方便將來做生意。”
現在,有更多的韓國人到北京和上海等地求學。到2008年,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前,在上海的韓國留學生數量達到了8000人,其中有很多學生是像當年的韓真明那樣,被父母送來學中文的。
“去年韓幣跌得太厲害,家境一般的韓國家庭就供不起孩子在國外的學費和生活費了,只好讓孩子回到自己身邊,”韓真明在韓國的朋友圈里就有這樣的現象,“但如果小孩已經在念初三、高三了,那就咬緊牙關讓他們把這個階段念完。”
韓真明的女兒志慧前段時間就剛剛目睹過一批同學集體“消失”。
她之前所在的學校國際部規模不算大,主要面向韓國學生。學費之前剛剛漲過,從每學期人民幣2.5萬元漲到了3.7萬元,這讓那些本來就因為韓幣貶值、生意不景氣而捉襟見肘的家長更加無法承受了。于是,就在農歷新年之前的那幾個月里,很多韓國學生離開了學校。他們的家長既有被大公司派來上海工作、現在又被召回的,也有自己做生意的。還有少數幾個孩子有其他的原因:學校剩下的學生太少了,學習氣氛變得有點怪,他們選擇了轉學去其他國際學校。
“志慧的許多同學都離開了。”用韓真明的話來說,“上海的韓國小孩大概有一半都回國了”。
在志慧轉學之后,那個學校的國際部只剩下了3個韓國學生。
韓真明在為女兒選新學校時,沒有考慮那些規模比較大的學校。其實,在那樣的學校,志慧能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孩子一起上課,而且由于將來選擇大學時享有優惠政策,所以國際班學生的學習壓力不大。但韓真明有更高的要求。“整天跟和自己一樣的外國人呆在一起,不會有太大的進步,”她說,“志慧得和本地孩子一樣學習,她需要壓力,需要競爭,她需要融入到中國人的環境里去。”
這個家庭并沒有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離開中國的打算。在母親的計劃中,女兒要在上海念高中、上大學,將來的事業規劃也多半會和這個國家有關系。“現在形勢不好,但以后總會好起來的。她現在要多學一些實在的東西,給以后打基礎。外面的世界不會像學校那樣寬松的。”
韓真明把志慧轉到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市重點中學的國際部,這家國際部主要面向日韓籍學生,也有幾個歐美的。雖然這家的規模比較小,但學校的招生辦主任用“可以插班”這一點打動了她。她不會強迫志慧將來選擇什么大學,也不會阻止孩子現在的愛好,重要的是,志慧需要學習中國人怎么處理人際關系、考慮事情時的思路是怎樣的—這些“關系學”上的實踐知識是無法從全都是外國孩子的環境里學到的,只有和中國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生活才能接觸到。
成了普通班的插班生后,志慧在學習上遇到了小小的挫折。在原先的學校時,她的成績很好,轉學時老師都很舍不得她。現在和上海本地學生在一起,就連原本最拿手的語文在班里也處于中等水平。
母親對此并不焦慮:“在這個班里學習,就算成績不怎么樣,也總比在太過輕松的環境里混個優等生頭銜好。學習壓力大是好事情。”
開學才沒多久,志慧就喜歡上了住宿生活,和同班同學也相處得很好。這讓韓真明感到很放心,因為這一切都正向她所期待的“融入中國人的圈子”的目標發展。
至于自己,韓真明跟韓國人圈子相處得更密切。初到上海時,是韓國友人推薦了古北的房子;開公司時,做的是韓國老鄉的生意;與朋友的公司之間也是互相幫襯,甚至大家都在同一棟樓里租辦公室。目前,她所在的辦公樓里并沒有太多人撤離,但在朋友聚會時,還是能發現有人不再出現。
韓真明一家的生活看起來和以往并沒太大的區別,周末的消遣也和以前一樣:去KTV唱唱韓語歌,或者去韓國料理店吃頓飯。
吳中路上的本家韓國料理和舒洛園是她最常去的餐館,朋友聚餐也總是安排在那兩家。作為上海最受歡迎的韓國餐館之一,“本家”現在生意也還是很好,周末晚上依然滿座。但如果你仔細觀察,還是會發現差別:以前,大多數客人是韓國人;現在,更多座位傳來的是上海話或普通話,總體看來,中國客人和韓國客人的比例相當。
中國客人并不會感到異樣,但對像韓真明這樣的韓國人來說,要體會到那幾分落寞,其實并不需要十分敏感。但她并不打算離開中國—至少在志慧大學畢業前不會。
“堅持一下,以后會好起來的。”她說。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韓真明、志慧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