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本刊編輯部
“軟重生”,就是企業“變新、變精、變綠、變快、變柔、變尖、變仁、變輕、變高、變長”的“10變”過程
三鹿死了。曾經的成長標桿伊利、蒙牛出事了。做為高速擴張的朝陽行業的乳業,一夜之間大踏步倒退了。
三鹿死亡,乳業倒退。這是中國企業過去各行各業“硬擴張”模式的縮影。所謂“硬擴張”,是指企業一切以股東利益為中心,不顧自身創新與管理能力,不顧社會責任和誠信,簡單追求規模,依靠簡單初級的技術、超低成本的勞力、廉價土地資源和資金投入,不惜對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壓榨,不惜對環境進行破環,不惜大量浪費,對市場進行掠奪式開發的擴張模式。
除乳業瘋狂追求規模導致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外,我們看到,過去30年,還有更多的行業都在施行“硬擴張”。這種發展模式,最終帶來的惡果是,企業定位不準,產品不值錢,高端上不去,品牌打不響,原有市場萎縮下滑,新興市場很快被破壞做爛,產品國際聲望低落,外貿不振,成本居高不下,融資受阻,商業模式陳舊,產品存在問題,社會責任缺失,人才難尋。似乎很多行業的整個產業鏈條都出了問題。
進入2008年,全球經濟放緩,中國市場經濟從“亂”到“治”。中國商業環境出現30年未有的大變局,天花板越來越低,地板越來越高,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熱鬧空間內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背景下,很多企業的“硬擴張”模式失靈了,中國企業實現轉型,實現“軟重生”,成為必然。而眾多沒有高附加值的中小企業,沒有真正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沒有占據某個獨特市場位置的企業,如果無法實現“軟重生”,就會在優勝劣汰的全球大洗牌中,越來越艱難,甚至消亡。
所謂的“軟重生”,就是企業要在發展理念、價值定位、商業模式、人力資本、融資模式、創新方式、并購擴張、成本控制、社會責任等多方面進行全面改造和創新,主要通過新商業模式、新管理模式來驅動企業成長,最終的目標,是實現企業“變新、變精、變綠、變快、變柔、變尖、變仁、變輕、變高、變長”,不需要對產業上下游、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粗暴掠奪,依靠創新、品牌、文化、人力資本、管理等“軟實力”,就可以驅動企業成長。
那么,企業“軟重生”的路徑是什么?在恰逢《經理人》雜志創刊10周年之際,我們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在全球經濟衰退時期,企業的12種活法。這12種活法,實際上就是企業實現“軟重生”的路徑選擇(見附表)。
值得一提的是,《經理人》期待中國企業“軟重生”,提供的不是教科書式的空頭理論,更多是提供實踐和實戰的鮮活案例。當前,在中國,談轉型,談變革,談創新的理論很多,但有用的理論很少,真正對企業有用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經理人》“企業軟重生”組合報道,沒有過多地從理論上去探討,更主要是深入采訪了數十個“軟重生”的實戰案例,供CEO們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