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廣播廣告:用耳朵看到畫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17:10 《現代廣告》
能用聲音制造畫面,是廣播廣告創(chuàng)意的秘密 一個世紀前的那句箴言“用聲音制造畫面”,隨著廣播時代的逝去,已經變得沒有價值,不再時髦?“當然不是”,倫敦赫茲電臺總裁Tony Hertz在參加亞太廣告節(jié)結束后接受《現代廣告》專訪時,完全否定了這個判斷。“相反,用聲音創(chuàng)造畫面,正是讓廣播廣告煥發(fā)新生的秘笈。” Hertz笑稱,廣播廣告可是一種很“酷”的廣告形式。但是一直以來,人們對廣播廣告創(chuàng)意的應用和理解都太受局限。廣播廣告似乎只作為承擔傳遞商品信息的載體,至于創(chuàng)意,也只被簡單理解成廣告腳本的撰寫。 把創(chuàng)意趕出“安樂窩” 我們總是抱怨,廣播給創(chuàng)意提供的空間太小。可事實卻是,明明守著一個靈活出色的媒體平臺,廣播廣告的創(chuàng)意表達寧愿蜷縮在自己熟悉的“小窩”里,每回需要它出面的時候,它就甩給聽眾同樣的一副呆板臉孔:不管它扮演的是警察還是小偷,是老板還是雇員;也不管角色在吃飯聊天、打電話、還是在玩游戲、做運動,聽眾聽到的始終都是那種沒有起伏的聲音。 廣播廣告是經過100%傾情演繹出來的藝術,聲音的表現力就是廣播廣告的重要創(chuàng)意,不同語音、語調、角色不同的音色和音質,都能塑造出不同的畫面感覺。聲音讓聽眾聽到廣告想表現的是靜物還是動態(tài)的活動;它的主角是景物、動物還是人;畫面有什么樣的風格:一般遙遠的聲音,更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宇宙和太空,那么用這樣的音色表現超現實的畫面正合適;滑稽的、夸張的聲音讓人不自覺想到卡通漫畫,聽到這種聲音時,聽眾的腦子里自然展現出卡通風格的畫片。 畫面感是聽眾直觀產生的第一感覺,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就是能讓聽眾看得到相應的畫面。但是,和用眼睛直接看到的畫面不一樣,用耳朵“看”到的情景更自由,也更摸棱兩可。Hertz向《現代廣告》展示了一段截取的廣告錄音,結果是,根據這段錄音,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完全不同的畫面。 這些自由畫面沒有絕對的對和錯,聲音的演繹讓聽眾形成鮮明的畫面印象。而廣播廣告為了讓聽眾生成與表現商品關聯(lián)最緊密的畫面,設計腳本時,不單純注重設置對話內容,更重要的是整個腳本的連貫合理:合理的背景,合理的時間和場合,合理的角色,合理的人物關系,包括符合人物身份的形象設計。當然,還有人物的語言,“千萬不要讓你的角色說他不應該說的話,不管這些話有多么漂亮。” 針對聽眾的“必殺技” 你對你廣告的聽眾收聽習慣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夠有效地應用廣播廣告。Hertz告訴《現代廣告》,在他對廣播廣告受眾的調研中發(fā)現,廣播廣告的收聽者相對穩(wěn)定,他們可能已經形成了某種固定的收聽習慣:大多數時候,都在相同時間,收聽相同的電臺。 而習慣性收聽,讓廣播廣告面對的不光是有購買欲望的顧客,那些電臺節(jié)目的忠實聽眾,也自然成了廣播廣告的受眾。對這類聽眾,好的廣播廣告不是強迫地推薦商品信息,而是先牢牢吸引住他們,把他們變成商品未來的潛在顧客。 另外,現在大多數收聽廣播的聽眾都是獨自收聽,而且更多時間邊聽廣播,邊做其他的事情,很少有聽眾一心一意呆在沙發(fā)上收聽。人們一般習慣邊做家務,或者邊開車,邊聽收音,接受廣播對于這些聽眾多數不是一種刻意行為,而是隨性的,習慣的消遣方式。了解這些收聽習慣,讓廣播廣告的創(chuàng)意成為方向明確、有目的創(chuàng)意。 所以,廣播廣告的關鍵不在于廣告的長短,廣告長度以滿足信息傳遞為最終標準。但其中也有一個以少為多和留白的原則。廣告和聽眾間總是有一些矛盾,太長的廣告很可能把聽眾煩走。廣播廣告最重要的不是你能在廣告中多塞進多少文字,剛好相反,好廣告倒要看你能節(jié)省多少字。雖然,語言是廣播廣告?zhèn)鬟f信息最重要的工具,但連珠炮似的,不給聽眾喘息機會的語言讓人沒時間“看到”畫面。廣播廣告也需要留白:留給聽眾想象的空歇。因為就在停頓的瞬間,連續(xù)的畫面可能正在聽眾的腦子里被創(chuàng)造出來,恰如其分的停頓,結果遠遠強過簡單粗暴的信息填鴨。當你發(fā)現你的聽眾突然驚喜地揚起眉毛,這時候廣播廣告的傳播效果已經達到了。 亞太節(jié)論壇觀點“小廣播”3月16日下午,亞太廣告節(jié)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論壇”,由gynn的報告拉開帷幕。 Getty公司的執(zhí)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Blackwell“只看不說”的演講,將當日下午論壇推向一個小高潮。雖然出自全球最大的圖片公司,但“平面載體”的出身并未將 Blackwell關注點束縛在單一的傳播媒介上,他強調,現在廣告與受眾之間的交流,并非僅依托于有形的語言,而是更多地借助視覺方面的無形溝通,沖擊消費者的內心。因此,未來將開啟廣告的“讀圖時代”,視覺圖像成就創(chuàng)意表達。同時,隨之而來的行業(yè)焦點,依然匯聚在廣告文案與畫面的比例關系上。 最后,Dave McCaughan,目前日本麥肯光明的執(zhí)行副總裁及策略策劃總監(jiān),以“不要叫她消費者”為題闡述了該如何把握廣告創(chuàng)意的訴求對象,他認為,并不是每一個受眾都是消費者,因此他們也不會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對于這樣的受眾,廣告需要的是人文精神,去打動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對其人性化的關懷。 3月17日的演講另辟蹊徑——“品牌公益行為”的概念推廣,令代表們耳目一新。來自英國Contagious雜志的Paul Kemp-Robertson發(fā)言時指出,品牌的公益行為彌補了線上媒體的覆蓋漏洞,拓展了品牌的傳播范圍,并提升其受眾認可度。他說:“眾所周知,品牌建設與受眾之間的互動策略往往有4個方面,主辦競技賽事、參與產品建設、贊助娛樂活動、開展公益事業(yè)。這其中,公益將成為未來品牌推廣的一個重要的間接手段,與過去不同的是,這種方式完全跳脫出品牌性質的訴求點,僅是單純激發(fā)受眾的公益心。
【發(fā)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