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布拉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9日 16:51 新浪財經 | |||||||||
布拉格,第一次知道這個名字是因為卡夫卡,我以為那會是憂郁的公寓。第一次了解她是通過米蘭昆德拉的小說,我以為激情已將平靜敲成了碎片。第一次看到她是在電影《布拉格之戀》中,我以為歐洲黃金時代留下的美麗走到現在已經變得深遂,我以為那里是戀人的故鄉。今天,我第一眼看到她是在黃昏時分,飛機快要降落時,一條河、一座橋、東岸和西岸,這一切組合在一起像是上了金漆的天秤,載著我先前所猜測的內容,孰重孰輕?我要用手中的Sony DSC-RI記錄金色的布拉格。
夜晚—初識布拉格 記錄地點:查理大橋 所用器材:索尼Cyber-shot DSC-R1 我住在伏爾塔瓦河畔,一個叫做Residence STANDARD的酒店,伏爾塔瓦河橫穿市區,把布拉格分為東西兩岸。也許是被愛情感動,河里的水終年不凍,即使是零下十幾度也依然靜靜地流淌著。吃過晚飯,順著河邊散步,終于走到那座橋前。雖然布拉格在近些年又在伏爾塔瓦河上建了很多座橋,但人們心中的布拉格之橋卻只有這一座—查理大橋。聽說過她的美麗與精致,但天色已晚,細心的夜給她披上了一層黑色的絲毯,遮住了她的美麗。查理大橋興建于布拉格的繁榮時期,因九世紀時的老石橋已經被歲月的風雨折騰得破舊不堪,無法載起那份興盛。當時的查理四世國王才下令興建一座“寬闊、堅固、華麗”的“石橋”,1357年石橋正式開始建造,歷經60年此橋才落成。該橋的建筑師是年僅二十七歲的天才建筑師佩托羅帕爾雷日,大橋長520米,寬約10米,兩端加蓋有塔樓。橋建成時稱為石橋,至1870年才更名為查理大橋。 我躡手躡腳地走到她的跟前,生怕把她吵醒。亦不敢再往里走,于是走上了這端的塔樓。首先進入鏡頭的是查理大橋的橋頭塔。這是查理四世時期所獨有的哥特式,也是布拉格最有力量的一個塔樓。夜里的它像一個衛士或者說是一個護花使者一般守護著早已入夢的橋身。在這個時間能看到的是他的身影以及他所看到的事物。登上塔,像是站到了夜空里,與星星一起。我可以清楚地看到熟睡的大橋,還有布拉格的夢。她的西岸睡眼腥松,在柔和的燈光下可以略看出她的身形。那是一個突起的小山丘,在離河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城堡,那是布拉格的象征—布拉格城堡區。白色的外衣象征著圣潔高貴,顯示著它的身份。布拉格城堡生于九世紀中期,又成長了整整五個世紀,至十四世紀查理四世時才算定型,呈現出現在的樣子。接著,它又這樣站在西岸的小山丘上看了七個世紀。突然間,它變得耀眼了。入夜后,城堡進入燈火工程,燈光像她的裙擺般圍著她,而她也因燈光變得像灼灼燃燒的金鋼石一般。那里,像是在舉行一場盛大的舞會,而我也只能站在這里努力延伸目光透過窗戶偷瞥幾眼,真是讓人郁悶。與那城堡的皇族神秘相比,東岸顯得更加豁達。東岸的地型相對平坦,其內包括老城區、新城區及猶太區三部分。老城區的燈光時明時暗、時高時低。燈光輔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亦照亮其旁高大的花崗沿建筑,據說那些都是擁有好幾個世紀歷史的中世紀建筑。東岸有一個特別亮的點,那是新城區。五顏六色的彩燈和霓虹燈以及各色的商業廣告燈為現代代言,啤酒屋,酒吧,酒館迷醉了布拉格,還有激情的捷克舞曲暢揚其間,把寂靜都趕到了老城區甚至更遠的猶太區。那里有猶太人墓地、猶太教堂等,寂靜終于可以在那里睡去。一些尖塔突出于這一切之上,提醒著人們其百塔之城的身份。因為是夜,所以看不清塔身,只覺得他們作為一個個突出的亮點像是掛在人間的一片星空。 清晨——獨享查理大橋 記錄地點:查理大橋 可能是心里總惦著她吧,一整夜輾轉反復半睡半醒的,總是忍不住去猜測查理大橋的模樣。于是一大清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跑去看她。除了鴿子和晨跑經過的人以外,在她的身邊就只有我了。她還沒醒,只是身上的黑色絲毯已經撤去了。一點點霧氣,一點點晨曦把她圍在中間,但并沒有覆蓋。現在可以很清楚地判定,這是一座哥特式風格建筑,順著橋兩側展開的是三十座圣人雕像,取材于《圣經》以及歷史上捷克的英雄人物。不過這些雕像的年紀可沒有大橋那么久遠,它們是在十七至十九世紀時添加上去的。因此雕像本身并不受橋身哥特式風格的限制。其中從老城區一端開始數,右端第八座圣揚內波姆茨基雕像為最早建筑的一個,建筑年代為1683年,而且據傳說用手觸摸它會得到好運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座雕像是所有雕像中最“亮”的一個。這個傳說的真假并不得知,不過這座雕像的真品收藏在拉皮達瑞宮的國家博物館中,現在橋上的這個是復制品。另外,左側第五座雕像,圣佛朗西斯科薩布埃爾圣像因其幾近完美的巴羅克表現方式而聞名。目光盤在每一座雕像上,像是在藝術長廊中漫步而不是走在橋上。直到一些背著大包小包舉著小旗的游客們加入,那種閑適的情境漸漸退去,直到最后被游人完全替代。這里是布拉格最著名的景點,甚至很多人說,沒有查理大橋的布拉格就不是完整的布拉格。因此,這里也就成為了各國游客的必游之地。游人的腳步聲催著她從夢中醒來,而我亦被人群擠出了她的夢。 下午—查理大橋的藝術時光 記錄地點:查理大橋 從橋開始以橋結束,第五天的下午再次來到查理大橋前,再次登上查理大橋的塔樓,只是這一次是城堡一側,在被陽光寵愛的下午。她醒了,并且像陽光一樣。橋上擺著五花八門的小攤,但多以售波西米亞風格的飾品及玻璃品等紀念品為主。一些畫家等藝術家也在橋上展賣自己的作品,展示他們眼中的布拉格。當然,還有他們眼中的游人,他們亦為游人作畫、拍照。一些樂隊也散布于橋上,劇目多種多樣。可能是街頭音樂家的即興表演,或者是樂隊老伙計們在藍調里的自我陶醉,抑或是一出三四個小伙姑娘的輕快表演,讓人想起了那個行吟詩人的年代。視線抬高一些,心也隨之上千了,開闊的布拉格城景美得讓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處,已經說不出話來,即使能那景色也是無法言語的美。與初次懵懂的相遇不同,現在我可以看到她的樣子——今天的她和過去的她,我還聽到了她的聲音以及她的故事。可這也只能說是相識,卻并不是相知,我依然猜不透她的心累。又回到那個問題,我的西面是皇室的浮華而東側是古老的典雅、藝術家們的深沉,孰重孰輕? 東岸—中世紀的回憶 記錄地點:布拉格老城廣場 這個廣場不愧為布拉格的心臟,太多的中世紀經典藝術建筑,太多的美已經讓我頭昏目眩,像是掉進了古典美的漩渦無法自拔。無意間被甩到了一片肅穆中,舊市政廳前地面上描繪的二十七個白色十字架讓人沉靜。1620年羅馬帝國軍隊與波希米亞貴族雇用兵在當時一個叫白山的地方進行了激戰。結果波希米亞一方戰敗,其27名領導者被哈布斯堡王朝在這座廣場被處死。雖然這故事已經很久遠了,但十字架仍在,而附于其上的對于民族精神的追憶卻在老城區的深遂之上加了些激昂。鏡頭隨著時間的節奏開始往上爬,快要接近塔樓下的天文鐘了。該鐘建于15世紀,依照當時的‘天文地球中心論’原理運轉的它至今仍能精準報時讓人贊嘆不已。其分為三層,下面是特殊的月歷鐘,中間是可以計時及日月消長的時鐘,最上層是“整點表演劇組”。指針在移動,目光繼續向上,恰好在整點時分到達。天文鐘上的窗戶已經打開,耶穌和十二門徒像會依次轉出,最后,行星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公雞振翅,以其的一聲啼鳴而結束這場報時表演。原來,五百年前的哲理與五百年后的如此相近,人生有時真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出于這種感動還是只為精彩的表演,其下觀眾的期待程度不亞于新年倒計時。 西岸—高傲的貴族 記錄地點:布拉格西岸城堡區 如果說東岸是對于中世紀的留戀,那么西岸則是對于波西米亞王國的黃金時代且是皇室貴族生活的固執守候。從東岸走到西岸,走過的并不是幾百米的河寬,更是昔日兩個階級的巨大鴻溝。西岸是皇室的居所,歸皇室及貴族所有。雖然現在有十幾座橋與之相聯,但在十三十四世紀的捷克,要想從東岸到西岸去卻得通過查理大橋及重重關卡。她孤傲,絕對是有理由的。在十三世紀時,這里曾是羅馬帝國最富足的地方。可能是隨后經歷的戰亂讓它懂得了強大與富足亦會隨著時間而流逝。到十四世紀時,查理四世坐上了皇位,在增強國力的同時,也同樣注重文化的建設。布拉格城堡的擴建與完善亦是得益于那個時期。 現在的城堡幾乎括起了半個山丘,在廣大的土地上建筑了皇宮、宮殿、教堂、修道院等,是一座純粹的王城。恰好是正點時到達,現代的衛兵們正在這古老前換崗,他們守衛的是什么呢?順著時光的長青藤攀爬,從馬列奇亞斯門到黃金小巷,穿過的是城堡,更是城堡穿過的歲月。時間扭作一團,美麗也在城堡內糾纏不清,各時代的精髓錯綜的排在其內。一開始就是一份驚喜,在來到布拉格之前那是難以企及的。皇宮美術館由原來的城堡馬廄改建而成,正如同城堡收集著建筑之美一樣,皇宮美術館則收藏著繪畫的美。其內藏有四千多幅古典繪畫,以16世紀到18世紀的作品為主,從意大利、德國到荷蘭歐洲各國的畫風都可得見。在這些美麗中深藏的又會是什么?是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圣女教堂,其部分遺跡還存放在美術館中。穿過優雅的庭院,一份莊嚴對峙時間在那里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