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 > 新浪財經企業內刊秀_金地集團 > 正文
 

隕落在現代的古埃及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8日 14:49 新浪財經

  李亞新

  無論滄海桑田,世間萬物總是逃不開輪回的宿命:生物由生至死,民族由強至弱,文明由盛至衰……直到我踏上埃及這片厚重的土地,才深深地體悟到這一歷史哲學。不曾想,出發前我是帶著怎樣朝圣般敬仰的心情,憧憬著曾在教科書中領略的金字塔、尼羅河旖旎風光,雖然知道古埃及文明已經衰落了,但埃及的現實還是讓人感慨。

  馬路、公汽和“爛尾樓”

  如果要論歷史的悠久與燦爛,談開羅,就會聯想到羅馬。開羅是非洲第一大城市,有著5000年歷史的浸潤,未抵達前我一個勁的在心中勾勒她的身影,想象她應該具有何等的優雅和教養,正是這種主觀臆想造成了心理的落差。真實的開羅遠比想象中的殘破和臟亂,而這種殘舊又顯然有別于羅馬古城的“殘舊”。去過羅馬的人,都會震撼于城中精心保留的宏偉古跡與現代文明的水乳交融,而后淌泱其中,感受偉大歷史對心靈的滌蕩。但在開羅,古跡雖然還存留著,但生硬地被隔離,并被貧困壓迫和蠶食。

  在異國他鄉,最先給人體悟的也許是她的交通。我們很奇怪的發現開羅的馬路上并沒有紅綠燈,十字路口的交通全憑警察的指揮,看來開羅還沒有通過使用現代設備來提高效率、減少人工;公共汽車也比較有意思,它們沒有固定的站點,乘客只需一聲吆喝便可隨時上下,買票自然也隨心所欲,這讓我聯想到深圳的小巴;由于不斷看到有破舊的汽車在馬路上行駛,我便好事的關心起汽車的報廢制度來,得到的答案讓我驚訝:埃及并沒有汽車報廢制度,即便有,執行狀況也令人堪憂,這也是為什么可以在馬路上看到歡快奔跑的30年前的老爺車……所有這一切,讓人不再難以理解為什么在今年2月短短10天之內,埃及就發生了2件全球關注的大事:香港旅行團在盧克索地區翻車,20余人喪生;客輪紅海沉船,800余人遇難。我和家人當時也在埃及,但幸運的是與事件無關,枉被父母及朋友們揪心一場。

  開羅還有一個奇怪的景致,估計在其他國家難以看到,那就是無論在市區、郊區或者城郊結合部,隨處可見成片的“怪樓”,只有外圍護墻,沒有外粉刷和門窗,咋一看與國內的“爛尾樓”別無二致,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里面竟然還生活著一家人。聽了導游的介紹才知,原來在埃及有一條奇怪的法律:房屋沒有門窗和屋頂,就可以不交稅。原來所有的玄機都在一個“稅”字。當然更難以理解的是,住在“爛尾樓”里的埃及人不僅沒有埋怨,甚至還有幾分得意和滿足。也許是因為太貧窮而對生活無所求,也許是因為信仰而對人生無所欲(伊斯蘭是埃及的國教,也是世界上信仰最虔誠的宗教),更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對此我也不便有所定論,所幸的是,非洲少雨,埃及的年降雨量不超過200毫米,這使得住在無頂樓里的埃及人少了淋漓之苦。

  我們此行的導游是一位在開羅大學學習中文的埃及小伙子,普通話講得勉強叫人聽得懂,有趣的是還會略微講幾句上海話(近幾年在埃及旅游的中國人以

上海人居多)。小伙子很敬業,介紹景點時飽含著民族的自尊,也摻雜著深深的憂慮感,在他看來,現在的埃及只相當于中國的70年代,并且埃及人還有著種種腐敗和種種麻木……我們就此經常安慰他,列舉埃及的先進之處,如全民的義務制教育,免費公立大學等等。其實,大家在心里也都在犯嘀咕:為什么埃及早早的實現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卻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地處沙漠,自然環境太惡劣,還是因為別的原因?

  埃及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位于尼羅河畔的解放廣場,它是在19世紀末由法國的埃及學專家瑪麗亞特·巴莎主張興建的專門用于收藏法老藝術作品的宮殿。館內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25萬件歷史文物,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足見博物館的分量和埃及歷史的深厚綿長。博物館分為二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該館最著名的是圖坦阿蒙墓出土的珍寶,包括人形金棺、金樽室、金御座、王后金冠及其他王室用具。圖坦阿蒙金棺是用450磅純金制成,是人類歷史上最精致、最偉大的金制品。此外還有大量的

木乃伊、精美的石雕和繪畫等。

  參觀之余,我不由得與曾去過的倫敦大英博物館相比較。大英博物館內有座埃及館,是其間最大的陳列館,收藏有埃及藝術品7萬余件,包括廟宇建筑、人獸石雕、碑文壁畫和金銀器皿首飾等,最著名的是為數眾多的埃及法老木乃伊。就我的觀察,大英博物館內收藏的木乃伊數量比埃及博物館要多,大英博物館的殿堂也比埃及博物館富麗堂皇得多。

  大英博物館中還有一個令人矚目的東方藝術博物館,其中收藏有中國、日本、印度的文物10萬多件,僅來自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就有2萬余件。不過在異國他鄉看到祖國的文物并沒有親切感和自豪感,更多的卻是愧疚。這種愧疚不但是因為感嘆祖國珍寶的顛沛流離,更多是在反思導致這一現象的誘因。很多時候,單單痛斥帝國主義的掠奪行為不僅不夠,而且流于淺顯,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思考一個民族緣何衰落,以至于沒有能力保衛自己的財產。

  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

  埃及之行最值得期待的自然是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我曾經無數次的幻想它的出現:騎著駱駝穿越沙漠走近它,坐著越野車穿越沙漠走近它……可惜當它真正揭開那層神秘的面紗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卻發現幻想始終是幻想。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所在地吉薩,是一個市井喧囂的開羅近郊小鎮,雖然破舊,但因全世界人民的向往而人氣鼎旺。3座金字塔從馬路邊即可看到宏偉的身影,一處破落的小村莊緊靠著它們,并留下2個游人出入口。景區內兜售紀念品的小商販絡繹不絕,“one doller”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如果想用廣角相機拍下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全景,農民房及小商販的身影一定會悉數涌進鏡頭,但好在沒有一個攝影師愿意這么謀殺“菲林”。

  那天起風了。坐在旅游大巴上,剛剛迷糊了一下,車即從市區進入了金字塔景區——一處比開羅市區地勢略高的高地,也是撒哈拉沙漠的邊緣,真沒想到沙漠如此逼近開羅。大巴直接開到了胡夫金字塔的腳下,埃及政府為了方便游客,修建了嶄新的柏油公路貫穿整個景區,然而此做法顯然不被各國游人買賬。其實,騎駱駝漫步其間,那將是何等的愜意!當然,景區內還是有很多專為游人準備的駝隊,但那僅供拍照留念而已。

  風沙很大,我很希望能披上埃及婦女的頭紗。漫步來到金字塔前,如此近距離的觀看它,卻有如此的不真實感:這真是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建造的嗎?我們都很難想象,那一塊塊1米多高的巨石在4000年前是如何從尼羅河上采集并搬運過來的,當時的埃及人又經歷了何等的艱難險阻。4000年時光,多少世事滄桑,宦海沉浮;樹木已變成了煤炭,動物已變成了化石,然而埃及法老卻可以將自己化為一具具木乃伊而存留世間,金字塔上的巨石任憑風吹雨打卻依然屹立,縱然拿破侖的炮火也不能摧毀那段歷史的印記。

  古埃及文明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這個國度作為四大文明之首,一直興盛了3000年光景,直到公元30年被

羅馬人滅絕,從此衰落至今。她留下的,是100多座成為科學史上不解之謎的金字塔,以及無數無價的珍寶和文物。但是,在今天的埃及人身上,卻難以發現創造神跡的祖先的影子,這真叫人唏噓。

  歷史總是讓人產生無窮的緬懷。魏征死后,一代明君唐太宗發出感嘆:“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在埃及旅游的時候,這句話始終在我眼前浮現。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