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香格里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8日 14:43 新浪財經 | |||||||||
汪君艷 尋找香格里拉是一種國際時尚,據說,只有有錢、有閑、還要有點人生經驗的人才玩得起,很酷。一個叫龍安志的美國人,本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寵兒,舍下城市浮華,只身行走過西藏、青海、云南,順便寫了一本游記,就叫《尋找香格里拉》。
大約70多年前,詹姆斯. 希爾頓在他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提到一塊未經世俗污染的理想樂園叫香格里拉,在喜馬拉雅山區的一個山谷,是最純凈最美麗最接近神性的一個地方,總之,你可以用天堂、烏托邦、世外桃源、蓬萊仙境等最具幻想性的美麗字眼來形容她,她是人類靈魂最后最理想的棲息地。 新世紀以來,突然出現了香格里拉的熱潮,西藏、青海、云南不經意間成了國際旅游勝地。傳說香格里拉就在這些地方的某一處,西藏是佛教的圣地,神秘而圣潔;青海充滿野性,原始而樸質;云南藝蘊深厚,宛如天堂。麗江、中甸等地方為了香格里拉的冠名權而產生爭執,最后國務院批準云南中甸改名為香格里拉縣,但爭執仍在繼續,各國游客蜂擁而至,一片熙熙攘攘之態。真正的香格里拉在哪里呢?她也許正卷入這場以包裝和盈利為目的的爭論中,也許仍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等待著或根本不屑人們的發現。 這真是一個奇妙的現象。在日益浮華的社會里,為何人們如此熱衷于尋找一片神秘的凈土?也許,冷漠的鋼筋水泥,閃爍的紅綠燈,缺乏信任的數字密碼和城市的生活程式達成共謀,一點點的正在詐取我們的自由和生命原始的靈性,一張名片,一個ID或一串數字符號,代表我們的從來都是一些跟自身無關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地方能脫掉這些華麗而毫無意義的外衣,凈化為樸質的自我,所以我們渴望尋找到傳說中的香格里拉,尋找自己和生活的意義,給靈魂一個安全合適的寄托之地。很多人去西藏、青海和云南想親身去尋找,但常常被包裝好的、方便快捷的旅游熱點所迷惑,太商業化的香格里拉就不那么香格里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無孔不入,旅游開發商們千方百計、不計一切的想得到游客的鈔票,中國在追求著西部的現代化,而在西方,新世紀以來,后現代思潮解構和顛覆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科學和理性神話,逐漸物化的人們試圖尋找和實踐一種非物質主義的東方價值來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未經機器工業染指的中國西部自然成了首選,據說這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而那些以香格里拉自命的地方又渴望著旅游業帶來的經濟利益,盡可能的迎合著國際口味,打扮和改變著自己,欲望中漸漸失去了原來非物質主義的本性。東西方默契的配合,讓很多人對精神圣地的尋找流于走馬觀花的表面和形式,膚淺而快捷。 前赴后繼的香格里拉尋覓者們帶來了多種答案。聲稱已經找到香格里拉的人說,首先需要一種虔誠的態度用心去尋找。尋找香格里拉應該超越對香格里拉具相的尋找,因為香格里拉是超越一個地方的地方,在地平線以外。如果夠仔細,甚至能在一杯咖啡,一杯茶中尋找到自己的香格里拉。找到的人也說,他們在繼續尋找,因為只有不停尋找,才不會丟失。這么說的在語言上有點禪宗式的玄妙,事實也如此,香格里拉在我們的心里,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香格里拉,只要足夠誠懇的去尋找,總會達到覺悟的美妙境界。 可能的話,我們也許應該暫時停止盲目的例行公事和每日勞作,去西藏、青海、云南這些仍然有凈土存在的地方去看一看,不是獵奇式的參觀,也不是隨團跟在年輕導游小姐的小旗后浮光掠影,而是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和離大自然最近的人們的生活,去大招寺當一回虔誠的教徒,在香燭的光影中冥想和接近各路菩薩,和大山,河流及湖泊談談心,在曠野中聆聽風中蘊涵的大自然的訊息,向神鷹使者問一問來自上天的啟示,感受一下吉普賽牧民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讓靜靜的瑪尼堆、五彩的經幡、順時針旋轉的經輪還有行蹤神秘的野馬告訴你什么是香格里拉,這種地理上的尋找,會得到更廣闊的視野,人們在尋找自己內心的時候,也必須走一條長長的路,就像以前翻山越嶺朝圣的行僧,另外我們的心靈也需要跟萬物交流,尤其是大自然的觸發,所謂天人合一之道,大抵如此。 很可惜,更多的時候我們都陷身于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種種瑣碎,放肆的睡一覺尚且是一種奢侈,何況走那么遠呢。無論有沒有尋找到香格里拉,我們都要回到日常生活,回到這個一切按計劃運行的城市中。在這個沒有歷史沒有傳統的城市中,我們都是帶著深刻鄉愁的精神流浪者,而我們的故鄉,也正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以統一的步伐統一的模式變化,住在那里的人也一樣缺乏歸屬感。作為普通人,不能去改變和影響這些深刻的變革,只能回到我們自己的環境,往自己生活中加進一點心愛的東西,在賺錢以外花點心思經營一份獨特的情調,在嚴格的體制和廣泛的趨同中保持一點自我,在內心一點一點的找到并帶回那遙遠的香格里拉。我們并不需要證明希爾頓在他的書里描寫的東西,也許人們一直的尋找的恰恰也是希爾頓在一曲音樂或一杯咖啡中感悟出來的東西。龍安志走訪各地和各種人物之后最終在半杯酥油茶里領悟了香格里拉,他說他找到了,只說了:half full half empty,沒有別的說教式的言語,原來香格里拉就在我們自身,我覺得實在的一半是我們的現實生活,空的一半是我們追尋自我的空間,它有容納的可能,是能量、靈魂和身心保持平衡的保障,我們可以在一杯水一張CD中靜靜聆聽自己的心聲,找到那一半屬于自己的自由空間,讓靈魂休息的香格里拉。這個香格里拉源于自己的內心,對每個人來說,他的香格里拉是不同的。 在喝咖啡或者喝茶的時候,我刻意去想我的香格里拉會不會就在心愛的馬克杯中,但也許是歷練和沉淀不夠,或是尋找的不夠仔細,或是香格里拉總是逃避刻意尋找只能在無意間覺悟,無論是茶還是咖啡,都沒有明確的告訴我香格里拉在不在我身邊,但每次凝神于杯中安靜的液體時,我總是想到我還是個黃毛丫頭的時候,覺得茶很苦也不習慣咖啡的年紀,喜歡看爺爺忘情的捧著那已經有很多裂縫的陶瓷茶杯喝茶,即使在夏天,也是滾燙滾燙的,他總是閉著眼睛,茶水把胡子濕得精亮精亮,不知道這個時候他會想些什么,也許那個有茶漬有裂紋的舊茶杯已經讓爺爺找到了自己的香格里拉。這讓我突然想到,尋找心中的香格里拉,并不是去尋找一個真實的世界;假如在這條路上一直追尋,她就會成為現實。她應該是一種你要想實現的東西,不是真實的,但如果不斷走下去,她又是一條無論多遠都可以走下去的真實的路。 找到自己就找到了香格里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