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站:
對話主持人:高 嵐 女士 湯姆遜亞太區人力資源副總裁,“中國人力資源100人”成員
對話嘉賓:
包 政 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秦志華 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教研室副主任
張一弛 教授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毛遠建 先生 中國鋁業人力資源部總經理,“中國人力資源100人”成員
蘇 華 先生 用友軟件HR解決方案事業部實施與服務總部總經理
主持人:昨天一個新聞報道說,在A股上市公司里有40%的公司認為,在2009年他們業務要下滑,只有235家企業說明年可能企業有業務進一步上升的可能。這個數字比以往各年都要大得很多的數字,包括240家企業,這個聽起來是相當震驚的數字。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企業來說,對于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會遇到的挑戰,該有些什么計劃?我想請在座的嘉賓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一看,覺得企業應該注意哪些東西?他們面臨的挑戰是什么?
包政:我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保證你的核心員工和你的核心資產,如果不能保全這個核心資產,我希望這些企業采用的是比較溫和一些的政策,現在很多老板一旦缺定單以后,把門關起來就走了,讓員工都放假,我覺得這不是辦法。裁員也不是辦法,在逆勢中尋求發展是一個企業家最重要的挑戰所在,應該做一些創新,這是最重要的。人是現在唯一能夠解決問題的,要把人、客戶、品牌當資源。
真正做生意是我留住這些資源,今天的損失我認了,用一些方式讓客戶滿意,你的現金流就流動起來了,你總有一天就可以掙到錢。我講這個故事就是說現在老板只把口袋里面的錢當錢,不把人當資源,這是最大問題。
蘇 華:在2009年的計劃發布會上,王總說2009年我們只看機會不看危機,同時對全體員工宣布不裁員,同時,在花費方面節約,比如吃年夜飯,現在就簡潔一點。
現在人力資源方面也要看人均單產、投入產出、人員流動,很多的時候不是裁員,關鍵看企業需要什么人,把人員結構看清楚,合理組合。這對國家來講叫做調整產業結構,在企業來講就是調整公司內部人員結構。
作為人力資源經理,不僅僅是執行領導的政策,還要對企業戰略和業務非常了解,裁員時能跟各個領導和業務層溝通清楚再做。
員工培訓是企業永恒的主題,重要的是讓員工主動學習,要先考核,讓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后設計課程,包括分析員工的結構(有多少員工,每個人的素質),公司戰略發展要求的素質,優秀員工的標準,優秀員工和一般員工差別。設計也要和考核結果結合。就是首先要培養學習的饑渴感,然后他才會發展得很快。
毛遠建:從中國鋁業這幾年走過的路談應對危機,我覺得信心非常重要,溫總理講到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對于中鋁而言,無論是上市還是今天遇到金融風暴,每一年都不輕松上。重要的就是樹立信心迎戰。
其次,作為一個好的企業必須要有一種責任意識,中鋁公司連續三年向社會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肩負著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要對社會、員工、股東負責。簡單裁員、關門跑人會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是不負責任的表現。而從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看,你是先拿著錢跑,還是帶領所有的員工共度難關?這一方面,中國鋁業公司領導帶頭減薪,員工盡可能保持不減薪。
再次,人是第一資源,在危機中處理好人的工作是首位的。人員問題、人工成本問題,以及人事制度和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包括優化勞動組織結構等,是平時就要做的。
現在大家都在談節約成本,但是不好的時候同樣要考慮自己需要什么人才,這是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兩個方面。
秦志華:第一,必須實現從人工成本到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我們人力資源管理總是千方百計降成本,首先降人工成本,降來降去勞動力廉價是優勢,能支持咱們發展,現在呢,恐怕不夠了,整個經濟增長方式在變,必須把簡單人工成本管理往新的平臺提升。
第二,能不能提升?有人說現在沒法開工,資金鏈斷了,但是也未必不能提升。吸引一批人起碼不僅僅是靠錢,而是做一些市場需要的,對于人力資源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給員工發揮作用的空間。
第三,現在做是不是合適?經濟形勢好的時候,老想抓緊機會,今天能賺錢就要賺錢。忙著考這個本考那個本,考這個證考那個證就是為了找工作,現在考了也沒有用怎么辦?這個時候要反思一下,該怎么提高自己核心競爭力,企業、員工都是這樣。
張一弛:冬天來了,不同的企業感受不一樣。裁員是很難避免的,但是要注意怎么裁,過冬是靠留下來的人。裁員過程是否公正、公平,是否給了被裁掉的員工必要的信息和解釋,這些措施做到什么程度?
裁員和結構調整是兩個層次的問題,大的層次是結構調整,裁員是其中一個對策之一,第一考驗是企業的領導。這里的領帶指的是企業家而不是大老板,兩者是有區別的。如果遇到困難發現自己賺不到錢,麻煩事多了,關門大吉,天氣暖和了再回來,這是老板,真正的企業家是要為企業、為員工承擔責任的。所以,我說第一個考驗的是企業家而不是人力資源經理,第二位考驗的才是人力資源經理。
裁員之外還有一些替代方法,比如降薪,比如減少工作時間和工作報酬。這個可能讓我沒有儲蓄,但是維持家庭生活沒有問題。在很困難的時候,企業本著為股東、員工負責任可以考慮。
給員工降薪,怎么讓員工接受呢?可以制定一個成本方面的指標,鼓勵員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我們拿出節約部分的一點,在企業跟員工之間分享,會對員工和企業都有好處。大浪淘沙階段,也孕育著很多管理創新機會,人力資源經理最重要的是解決好員工待遇問題,為今后的招人留下后路。
1997年哥倫比亞大學一個法裔美國人很有影響的研究,他發現,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企業對員工是非常寬厚的,KPI強度、目標管理、平衡計分卡、員工福利、培訓方面是相當寬厚的。反是經濟向上走的時候,企業對員工要求非常嚴格、苛刻。
這個背后有一些道理,比如經濟衰退的時候,新技術及其應用少了,這個時候對于企業來說產品質量、客戶服務很重要,因此,員工對待企業的態度變得至關重要。要讓員工有好態度,就要對員工非常好。所以,真的裁員了,留下來的你要好好對待人家。
包 政:對于企業來講,裁員只有一個正當的標準,就是他的員工是否適合他未來要的戰略性、結構性安排。因為成本太高,靠裁掉一些員工來減少費用,我覺得這是不合法的。企業源自于什么權力裁員?西方的法理很清楚,企業要幫助員工轉型,這是它的責任,因為你以前決策失誤的責任不應該讓員工承擔。同理,災難性的經濟危機,國家要承擔,要拿出錢來補貼企業做產業結構轉移。
老板是否有權力開除員工,始終是議而未決的問題。其實得魯克講得很清楚,領導力的核心是良知和良心,只是我們現在還不能回歸憑良心說話做事,這是一類本原問題。而裁員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應該是幫助員工轉型,因此,在西方制度上,要求在一些員工離職時要給他相當的支持和幫助,包括了一系列培訓、安排,組織要有這樣的資金和機構來幫助他們轉型。
銷售類企業人員流動性大,業務員是利益導向。我總覺得隨著流通體系的發展,這種情況也要改變,企業更多的應該是對分銷和流通過程管理,因此,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很不正常,商場拉客跟農貿市場差不多。其實,商業有自己的規矩,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對流通過程、客戶關系進行管理,而不是自己做買賣、做業務。
現在保險業基本采用傭金制,豐田早年時候也采用的是傭金制,但是豐田公司很快明白了,其實傭金制對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并不是很有利,因此他們逐漸增加工資的部分,減少獎金提成。
主持人:提到保留優秀人才,但是資源有限,什么樣的人是優秀人才?大部分是以部門評價為主,很多員工認為評價并不公平。到底怎么界定優秀人才?
張一弛:這個在理論上有兩個標準,一個標準是員工對公司的價值,從組織結構上看,是不是很重要管理的專業人員。再一個就是在企業里的專業性、專屬性,他的價值對企業越獨特越好。所以,專業性強和價值高的就是核心人才,但這個絕對不是部門評出來的。
包 政:我從90年代研究考核到現在,沒有一個方法可以考核人的價值。總體而言,個人的價值也不可考量,組織中是靠權威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權威有兩種,一種是個性權威,一種是制度的理性權威。無論權威是哪種,說到底就是誰為整個組織的整體發展承擔責任的才獲得的某種權威,而且可以檢驗。比如組織不行了,他的權威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