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總體戰:一種全員參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06:34 《管理學家》
秦鴻 常言說商場如戰場。其實商場與戰場的可比性小得可憐。發明這種說法的人,在不經意中透露了自己的心理:對競爭對手抱以敵視的態度。 無論是商場還是戰場,縱橫馳騁、捭闔天下總是更有吸引力。無論游戲還是幻想,小男孩總喜歡充當將軍或者元帥的角色。長大以后,他發現離夢想最接近的,是去學MBA。那里勾畫出來的壯觀場景,能夠充分滿足男人們對世界的征服欲。據說國外有這樣的民間組織,專門呼吁禁止在影視中表現戰爭的壯麗場景,認為那會激發破壞和平的欲望。 讓我們滿足一下征服者們的胃口,來談談戰略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本書對軍事史上重要會戰的敘述,超過富勒將軍皇皇三巨冊的《西洋世界軍事史》(Decisive Battles of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ir Influence Upon History,J.F.C. Fuller)。會戰是實現戰略的重要手段和最高潮,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但是戰爭不僅僅是會戰。 對于戰爭的實施者而言,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為什么而戰?戰爭的從業者,大致可以分為領導者(統帥,將領)和實施者(軍人)。誘發早期戰爭的主要原因是搶占生存空間。從羅馬帝國的中后期開始,領導者們的目的增添了維護榮譽、為國家建立安全邊界,而大量雇傭軍人或稱職業軍人的出現,使得掠奪財富成為實施者們的主要動機。中世紀之后,現代國家更多是為利益而戰,比如英國成為海上帝國的動力是為了保證遍布世界的殖民地貿易利潤。直到法國革命爆發,瓦米爾的炮聲沉寂,總體戰的思想開始明確成形,并且以魯登道夫那本著名的《總體戰》(Der totale Krieg,Erich Ludendorff)作為成熟的標志。從這個時候開始,整個國家、民族,成為戰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體。他說:“只有當整個民族的生存真正受到威脅,全民決心投入戰爭時,總體戰才能付諸實施。”我們耳熟能詳的是,讓敵人“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里”,或者,“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19世紀的精神鍛造者是三個“卡爾”:克勞塞維茨、馬克思、達爾文。《戰爭論》(1823)主張把國家變成軍事機器,《共產黨宣言》(1848)揭橥了階級斗爭的觀念,《物種起源》(1859)則提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魯登道夫則表達了對克勞塞維茨的不滿:“應該特別強調民族的精神力量,它是戰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這一點在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中卻絲毫沒有論及。”他的論點是:“總體戰的本質需要民族的總體力量,因為總體戰是針對民族的。” 魯登道夫確實有他切身的感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擔任的職務是德國最高統帥部第一軍需總監(相當于副總參謀長,負責作戰),是德國國防軍中僅次于興登堡的第二號人物和戰爭的實際指揮者。他在一戰中以實施“興登堡計劃”和“輔助勤務法”,對全國民眾和全國經濟進行總動員而著稱。 常常聽到企業的管理者這樣教導自己的員工:員工的薪水是誰發放的?不是老板,是客戶。當市場的競爭足以威脅企業的生存時,我們的管理者有充分的理由和方法誘導自己的員工全力投入工作。無論是TQM還是TPM,強調的都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管理。可惜的是,事實上,也許是管理者們的態度太過關注利益,刻薄寡恩;也許是整個社會的道德趨勢所致,更多的時候,員工就像是中世紀的雇傭軍一樣,隨時可以集體嘩變。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