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梓林
喬致庸用瞞天過海之計把全部的高粱都換成了銀子,而邱天駿卻把所有的銀子都變成了高粱和馬料。喬家復字號不僅活了,還掙了個腦滿腸肥。在喬致庸決定遍請包頭的商家到醉春風酒樓開慶功會的時候,大掌柜顧天順是心領神會:“東家!我明白!好!好!過去是他們掐住我們的脖子,這會兒我們得了勢,掐住他的脖子了!我們要趁此機會,讓達盛昌死
無葬身之地!”
在喬家凱歌高奏的當頭,有兩個人頭腦是清醒的。一個是當時還是伙計后來成了復字號大掌柜的馬荀:“都是生意人,干嘛一定要這么你整我。我整你?俗話說和氣生財,這樣怎么能生財?不行,我還是辭號得了!”另一個是孫茂才:“我們是讀書人,我們不進商界也就罷了,只要我們進了商界,就要做些大事,才對得起我們付出的代價!今日豈止是包頭商界需要重建秩序,整個山西,整個中國,都需要有人出面重建秩序,再立誠信第一的商規。東家我希望在晉商之中,第一個做這件事的人是你!”孫茂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做人的大格局上似乎是把喬致庸說服了。但是,喬致庸心里還是有點不踏實:如果不考慮報仇,只從經商的角度考慮,這次我們能輕易放過達盛昌嗎?三個掌柜則一致認為:邱天駿是個老狐貍,他的手下更是心如蛇蝎,如果我們手軟,給他們喘息之機,勢必養虎為患,將來肯定后悔莫及!所以這次千萬不能讓他滑掉了。
是宜將勝勇追窮寇,還是讓一步天開地闊呢?這樣的選擇,不論是戰場,還是商場;不論是官場,還是情場,歷來都是兩難。難在什么呢?難在對博弈最終結果的預期。如果最終的結果真能“讓一步天開地闊”,那么讓的決策就是對的,如果對方恩將仇報,自己落一個“農夫與蛇”的下場,則追悔莫及。雙方博弈,自己的對策正確與否,往往不取決于自己,而取決于對方。正如納什均衡理論所表述的:“當我知道你的決策之后,我就能做出對我最有利的決策。”問題是對方會做出什么樣的決策,在此之前只能猜。
人的行為是不確定的。所以,放虎歸山的問題,看起來是要不要的問題,其實說到底是敢不敢的問題。男人與男人的博弈,永遠都是實力的博弈。如果你永遠都保持實力優勢(沒有蛇下口的地方),而且還能做到寬心仁厚,放虎歸山又何妨?而且,說到底商場與戰場、官場、情場最本質的區別是,彼此爭奪的東西并不一定是唯一的,企業家創新的空間是無限的,商業機會也是無限的,絕不是你死我活,你有我無,而且聯手做生意往往可能做得更大,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相互關照的可能,也就是現在常說的雙贏。
當然,在商場上的一切仁義之舉,都要有輸得起的準備。這既是指企業家在選擇合作者之前,也是指放虎歸山之后。氣魄要加上實力,方顯英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