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居正的升遷路線圖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15:49 《管理學家》
文/林文而 《明史》贊張居正:“通識時變,用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干之才!泵鞔枷爰依钯椧嗉沃疄椤霸紫嘀堋。然皆是后話。張居正卒于萬歷十年(1582年);次年,其上柱國、太師、兼太子太師皆被詔奪。八月,文忠之謚號也被奪。言官“新進者,益務攻居正”。 張居正“起自寒士,非閥閱衣冠之家”。祖父張鎮,不事生產也不讀書,是豪宕任俠之士。父親張文明,二十歲補府學生,七次鄉試未中!坝拙,為文下筆立就,不復改竄,口占為詩,往往有奇句,然不能俯首就繩墨,循矩矱,以是見拙于有司。” 張文明因此對張居正寄望頗厚。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的張居正兩歲識字、五歲入學、十歲通六經大義。十五年,張居正十二歲應考,得郡守李士翱喜歡。居正一名也系李士翱由“白圭”改之。李士翱薦舉張居正于湖廣學政田瑣,張居正補為府學生。次年,他赴武昌鄉試,獲湖廣按察僉事陳束欣賞,但巡撫顧璘擔憂其或為方仲永第二,因此未予錄取。但呼張為“小友”,成忘年之交。并宴請張居正,并對其子說:“(張秀才)他年當樞要,汝可往見之,必念其為故人之子!1540年,張居正終于得中,年方十六。嘉靖二十三年,弱冠之年的張居正進京會試,但因“馳騁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舊業已蕪”而名落孫山。后“晝作夜思、殫精畢力”,終于在二十三歲時中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明自1458年,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簡言之,張居正此前雖略有波瀾,進階卻也算得是順風順水。 明世宗修玄求長生不死。許多大臣刻意撰寫齋醮用青詞。當時,夏言和嚴嵩先后得寵,但夏言心高氣傲,而嚴嵩精于權術。嘉靖二十七年,嚴嵩羅織罪名處死夏言,自此獨攬柄國之權。張居正有“愿將云錦絲,為君補華裳”的宏偉大志,不甘心做詞臣生涯。因此,在翰林,他不僅做應酬之詩文,而致力于歷朝典章制度研究。三年后,張居正補編修之職,繼續研究朝章國故,廣結師友。其間,又以徐階為要。徐階后來拉嚴嵩下馬,貴至文淵閣首輔。徐階以為張居正沈毅穩重,又廣涉諸子百家,且深入鉆研,根極理道,必定是國之棟梁。 1549年,張居正著《論時政疏》,針砭時弊,但未遭禍。但是同科進士楊繼盛的悲劇卻極大刺激張居正及傾朝官宦。1550年,俺答入侵,大將軍仇鸞主張開馬市以避戰爭;楊繼盛痛陳十不可與五謬,被謫貶。后來仇鸞式微,嚴嵩為正聲名,欲拉攏楊繼盛,年內四遷。但是楊繼盛不僅不感恩戴德,反而上疏列數嚴嵩十大罪狀,最終冤死。忠言直諫竟然得如此下場,張居正或有心灰意冷,也或有難以自鉗正氣之沖動而為求自保以遠離是非之地,遂歸田,伴竹養鶴。但是,心有宏志,身懷大才,出世之心不死,匡扶天下之志不滅。張文明曰:“今顧如此,吾復何望?”由是,張居正于1557年秋重返北京。而或許是天憐其才,時運漸轉。 縱觀張居正這“前半生”,一是敏而好學;二是有鴻鵠之志。志高境界才高,境界高眼界才廣。也因此,張居正才能深究歷朝典章制度,國家興亡之道,這也為后來攬政十年,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石。雖然未涉及官場的惡斗,沒有生死之虞,但是也算是身浸其中,曉之潛顯規則。從人格上觀之,張居正不如其父“迂腐”——既想為仕途,又不肯折腰;而張居正“知錯能改”,胸中雖有溝壑,但是能屈能伸,能為詞臣,又不拘泥于此。張居正能廣結善緣,自有其玲瓏,與后來兩位首輔(徐階和高拱二位關系相當不好)均能相處融洽,不僅能自保,還能如魚得水。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