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想成長的文化根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5:12 《北大商業評論》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 柳傳志 1984年聯想創辦的時候,是一家做漢字系統的公司,到現在已經成為一家投資控股型的公司。企業從20萬人民幣的資本和11個創業者發展至今,已經擁有1400多億人民幣的營業規模和650億人民幣的資產規模。現在聯想控股旗下五個子公司的業績都很好,而且旗下投資公司所投資的企業發展得也非常好。 聯想的成長,尤其是并購IBM PC,對中國企業還是有重大意義的。聯想并購到目前為止取得了第一階段的成功,營業額和利潤都有比較大幅度的增長,股價也從當時每股兩元多漲到了今天的七元多,使投資人得到了很大的回報。并購最主要的困難是東西方文化的磨合,而不是管理及業務方面的磨合。 文化是執行力的根本 在IT行業,聯想的管理走在前沿,在組織架構、業務模式、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有比較深的功底。并購后兩邊一對表,感覺業務的差別不大。由于對業務有深刻的理解,聯想能夠與國際企業接軌,甚至比它們更加先進。比如像第一個CEO的換人。如果不是對業務有深刻的理解,真正明白什么樣的人才能夠引領企業走得更好的話,是很難下這樣的決心的。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無論是并購人家的企業,還是像海爾一樣逐漸形成自己的品牌,都需要對企業、行業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蛇”真不懂行的話,是吞不了“象”的。所以,對業務的深刻理解,可能是我們并購的一個重要基礎。 對業務的深刻理解,包括對所謂“房子理論”的深刻理解:要注重房頂,也要注重地基,文化的磨合就更是長遠的過程了。這其中有東西方地域的文化區別,也有不同企業風格的文化區別,縱橫交錯。所以,一個企業真正并購成功,是它能夠形成一個所有員工都認同的、比較完整、統一的文化基礎和風格,而不僅僅是把錢賺過來。 為什么這么說?聯想集團在沒有并購IBM PC之前,在國內走過了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直至取得比較大的成功的道路,這里面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聯想有非常強的執行能力。無論是戰略的制定,還是戰術步驟上的設計,都是有可能失敗的。因為完全正確太難了。戰略的制定只有把邊界條件弄得很清楚,環境又對,才能成功,這里面很多東西是不可知的,是帶有估計性的,因此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樣才能夠繼續走向成功?那就要不斷進行調整,對戰略的失誤進行調整,然后再按照調整后的戰略去做。這種調整過程需要有非常強的執行力。 企業的執行力由多方面形成:首先是戰略對不對,其次是資源充不充分,此外非常基礎的,也是“打大仗”時需要的,就是企業文化。對于聯想來說,這個文化基礎就是上下一心、說上就能上的一種軍隊精神,這也是我自己特別崇尚的精神。聯想自成立以來,打過幾次硬仗,都是靠堅實的文化基礎贏得的。 比如,2004年楊元慶一邊和IBM談判并購其PC業務的問題,一邊在進行大的業務戰略的調整。當時,我們的主要競爭者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連續五年不斷擴大,而且利潤率比我們要高。對此楊元慶領導他的團隊,花了相當長的時間進行了深刻的調查和分析,最后的結論是:PC領域的客戶分成兩類,一類是關系型客戶,一類是交易型客戶。前者是指那些大中型商業客戶,比如政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對這類客戶要能夠全方位、根本性地提供服務,從銷售、生產甚至到研發實現一條龍服務。而交易型客戶主要是我們的銷售渠道、代理商,而他們的客戶是終端的個人消費者和中小企業。對這些消費者來說,購買的是具體的機器。這兩類客戶實際上需要兩個體系,我們的競爭者主要是通過直銷方式做大客戶,后來染指到中型企業。而我們對所有的客戶全是用交易型客戶的方式來做,這明顯是不適應的。通常認為,直銷就是減少了一個層次,其實直銷的本質是對最終客戶有深刻的了解,能夠全方位、根本性地為其服務。 根據這種情況,聯想進行了大規模的變革,從研發到供應鏈體系的每個環節以及銷售和服務,都形成了為兩種不同客戶服務的體系。那幾年,仗打得非常艱難,體現了楊元慶的領導能力和聯想集團堅實的執行力,廣大員工按照領導的決策拼命地往上沖,最終這個戰略調整取得了勝利。 2004年年底,聯想開始收購IBM PC。當時的情形可以用“驚心動魄”四個字來形容,甚至指揮具體、局部戰術的人都不知道,這后面潛藏著很大的危機。因為聯想是用股票進行收購,如果我們的業務下滑,股價就會下跌,購買IBM的成本就要成倍地增長。而我們的業務從2001年到2003年一直在下滑,所以我極其緊張地盯著業務,好在2004年,下跌趨勢被截住了。 并購IBM PC以后,從整個國際市場看,一年之內肯定是要虧損的,因為需要有一個組織隊伍的過程。但是你要站得穩,中國的底盤業務一定要做好。正是因為2004年做好了以后,2005年以后聯想業績連續攀升,把競爭對手壓住,這對我們并購的成功是極其重要的。 并購中的所謂文化融合,無非是誰聽誰的。你做得不好,就不硬氣,跟人家說什么話呢?繞這么大個圈兒,無非是說文化的重要,文化是執行力最根本的東西,也是最難形成的東西。判斷聯想集團作為一家跨國企業最后是否成功,就要看它能不能形成一個比較好的、所有員工認可的、完整統一的文化,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聯想的成功可以提高中國企業的士氣 1994年,外國企業大舉進軍中國,我和聯想的最高管理層一行人到信息產業部見胡啟立部長,遞交一份類似決心書的東西,表示要打硬仗,要為中國企業爭一口氣。胡部長帶領所有的副部長非常隆重地接待了我們。那一仗打贏了,確實為中國企業爭了口氣。中國加入WTO以后,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們都認為,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不是一個量級的,我們打不過人家。確實,聯想這樣的企業,與惠普、IBM、康柏相比,無論財力、技術、管理還是人力資源都相差很多數量級,按道理是打不過它們的,但后來我們就是打贏了。這個結果,國內外再挑剔的人也得承認,因為我們的份額占了34%,再強的外國公司也就占10%。而且我們確實沒有憑借政府的力量,很多政府部門買的都是外國產品;也沒有拿到什么額外優惠的貸款,就是憑信譽和抵押。我們的成功給汽車和醫藥行業的中國企業以很大的鼓舞。要說政府有支持,那就是IT行業是高新技術行業,聯想又是計劃外的企業,國家的政策相對寬松。我們又有非常開明的股東,這些促使我們能夠打贏這場仗,創造出外國人看不懂的奇跡。 我們利用中國本土企業在1994年、1995年還有一點點的“沼澤地”先抵擋一陣。然后加快對國外管理的研究,把它們最精華的地方先搶到手。比如我們做PC的,供應鏈實際是成本里面的最大環節。我們拼命在供應鏈上下工夫,來不及用ERP,就用小步快跑的方法來適應;接下來就是發展所謂的“產品技術”。我沒有經濟條件一步搶到核心技術,就因地制宜,先做一些能直接提高產品價值的技術,提高企業的毛利率;再下一步就是抓銷售隊伍,這個我們能組織起來。據我們了解,當時很多國外企業在文化上都有問題,他們甚至連某些腐敗問題都解決不了,辦公室政治問題也很嚴重;而聯想畢竟紀律嚴明,而且沒有什么辦公室政治的問題,可以說是一片凈土。所以從文化基礎來說,聯想比它們更堅實一點。可能局部的管理有偏差,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改進。 聯想能打出來,帶有一定的創新性。人家都覺得我不行,但我能打仗,打完一仗先喘口氣,把馬步扎穩,然后開始重點研究向人家學什么。今天蛇吞象的并購初步成功了,全面總結為時尚早,但是這個案例早晚要總結的。如果我們的海外并購能夠全面告捷,就能像當年在國內打勝仗一樣,鼓舞中國企業的士氣。 聯想式“打法”的復制 聯想從單一的IT公司,發展成為涉足風險投資、房地產、并購投資等領域的非相關多元化公司,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也曾選擇在IT領域走相關多元化道路,但在今天看來并不是很成功,問題主要出在制定多元化發展戰略的時候,對所需的資源支持考慮得不夠透徹。 如今聯想走非相關多元化的道路,是因為這樣做既必要,又可行。我們在2001年辦聯想投資、融科智地、弘毅投資這三家新公司,其實是從股東利益考慮的一種措施。在聯想分拆之后,我本人退到了股東層面,成為他們的股東。理論上講,我有這么多資產在里面,就要考慮這些資產是不是帶來了最大的回報;另一個問題就是,資產全放在IT里面確實有比較大的風險。比如說并購IBM PC就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因此分散風險,創造價值,是聯想控股做非相關多元化的必要性。 從可行性上說,我在那個時候退出來之后,考慮到自己還是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可以利用這些經驗做別的事。我考慮問題的習慣是抓住幾個大的關鍵點(我們稱之為“死扣”),一旦想清楚了就趕快去做。我們認為風險投資領域是一定要發展的,風險投資無非是培育一些高科技企業從小長大,而我們有扶植企業家、扶植企業的經驗,這些都是我們的強項。啟動業務的資金在幾億到十幾億人民幣之間,我們也有這個實力。關鍵就是誰來做這件事。我認為朱立南合適,他有這個慧根和能力,因此聯想投資就成立了。 涉足房地產業是一個比較偶然的原因。當時中科院讓聯想開發融科大廈所在的這塊地,而陳國棟有這個基礎,融科智地就應運而生了。弘毅投資的產生則是在“十六大”前后,當時國家強調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而我本人除了對高科技領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以外,對國有企業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認為聯想進入這個領域一定有很好的結果,而趙令歡有這樣的底子,所以弘毅投資成立了。 企業做事情,關鍵問題是怎樣找到合適的人。這三家公司還算比較成功。幾年下來,我們所投資企業的業績以及我們得到的回報都是不錯的。這主要得益于我們對企業的基礎管理問題有深刻理解。 首先是機制問題,聯想投資和弘毅投資的運行模式與國際上完全是一樣的,激勵機制也沒有差別。國外做投資的企業是合伙人制,其費用來源是所募集資金的1.5%到2.5%之間,其所得到的回報將是所投項目利潤的20%,就是投資者占80%,管理人員占20%。這個機制為什么重要?因為當我們組織隊伍準備打仗的時候,要能夠穩得住人。如果沒有這個機制,人一挖就會跑,就不會有事業的成功。現在很多國有的投資公司,由于方方面面的關系,激勵制度不能這么安排,投資回報就會大打折扣。 其次是“管理三要素”。第一是建班子。第一把手要在德和才方面經受過深刻考驗。我在準備做這三家公司的時候,曾經考慮過到底走什么路。我可以從外部聘請已經有成熟經驗、有一定名望的人,但我沒有這么做,原因就是考慮到文化還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我們從外部請人,等于給人家建了一個平臺,讓他進來充分顯示才能。如果做不好,那么人就會離開,整個隊伍全都散了,這種情況在網絡泡沫時代屢見不鮮。對這些問題我們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知道文化應該是什么樣的,這樣做可以使企業能夠更長遠地發展下去。甚至后來我們提出要做“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 第二個是戰略問題。公司成立以后往哪個方向走?怎么實現戰略目標?分幾個階段來實現這個目標?這些事情都是帶有指導性的,不是瞎打誤撞的。今天聯想這兩家投資公司的思路非常地清楚。而且每走一步,我們都要“復盤”——不停地總結歸納,再做調整。 第三個是隊伍的建設。我歷來把制造業比作軍隊,把金融投資業比作俠客。做投資領域的業務很容易形成“俠客行為”,每個人都武藝高強,有獨到看法。但我們做投資要把俠客編隊,“老道布個七星陣”。國外的投資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幫助所投資的企業時用的人比較少。而我們為了幫企業把工作做得更好,為了今后的長遠發展,比國外用的人多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用什么樣的方式建隊伍,才能使不同貢獻、不同級別的人享有更好的、更合適的激勵方式。 有了這三點以后,在幫助所投資企業的發展方面,我們就可以做得更具體——投資、咨詢、執行、找關系、找資源,甚至有些企業的CEO、CFO都是我們幫著找來的,這種具體的“幫”本身就是我們的強項。總的來說,聯想投資、融科智地、弘毅投資的成功得益于我們在聯想發展過程中研究的一套打法,而這套打法的根基就是管理三要素。 聯想不是德隆 這三家企業往下投資的企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對于它們,我們謀求的是財務回報而不是產業投資。做大了以后有利潤,到了合適的時候就會退出。既然目標是財務回報,我們要看企業領導人的潛質、班子的情況,從而決定幫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退出。有些企業,我們對它的投資比較早、比較小,有了固定回報就退出了,因為它的領導人沒那么大的胸懷,或者在這個行業中沒有那么大的發展空間。而有的企業情況很不錯,行業發展空間也大,我們就晚一些退出來。現在弘毅投資、聯想投資所投的若干家企業回報率很高,高到十幾倍,對這些企業,我們就可能要下比較大的功夫。 現在聯想控股的大本營正在務虛,要開始對戰略進行調整。我們有可能把純粹的財務回報變成由聯想控股直接投資的、帶有產業性的投資。在以后的投資過程中,如果有我們認為領導人合適、行業合適,又和我們的文化非常匹配的企業,那么聯想控股可能會把它從聯想投資、弘毅投資手里買下來,發展成為我們的第六、第七個企業。 德隆做的是產業投資,但是不退出哪兒來錢呢?前一階段,我們實際上是通過退出,讓資金越來越豐厚以后,再慢慢考慮長遠投資。因此我們不可能出現德隆的局面。德隆失敗的原因是對問題的實質沒有看透徹,被過程牽住了。這個問題的實質非常清楚——你不斷地去做產業,如果產業的利潤遠遠不能滿足你投資所需,就會進入禁區。偶然進入禁區一次就算了,如果長期在里面,那不是自己找死嗎?我認為這也是文化的問題。 在歸納聯想文化的時候,我們把它分解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價值觀,另一部分是方法論。方法論有幾點要素,第一點就是做事情要把目的要想清楚,一眼看到底,一切都圍繞著目的走。德隆實際上沒有想透徹目的,這也是德隆帶給我們的非常深刻的教訓。 非常聰明的人也會在“目的”上走偏。在改革開放以前的困難時期,我有一個同事的小孩被體校看中,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游泳,家里感到很光彩。體校學生年年都要淘汰,他的孩子都堅持了下來。到了四、五年級,體校告訴家長,如果再過一關,學校就要給糧票、給雞蛋了,家里更是堅決支持。初中畢業的時候,家里也同意孩子把游泳作為專業。然而,最后孩子既當不上冠軍,又失去了學文化的機會,年紀輕輕就退了下來,不論干什么都非常地尷尬。作為父母,其實并沒有想讓孩子為游泳事業獻身,只是想讓他有個好的前途,但一步一步地被過程牽著鼻子走。這種情況在企業中也非常多。 所以無論做企業還是做人,總是要“退出畫面看畫”。一幅油畫,湊近了看發現有一片黑,但離遠了看,才能發現這片黑是為了襯托白。聯想控股能到今天還算成功,我自己到今天也還算成功,其實就是不停地檢查目的,不停地從根兒上去考慮自己。 拐大彎,走長路 我提出聯想要做“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關于事業心的問題,即接班人是不是拿企業當成事業來做。接班的人不僅要考慮企業當前如何生存和發展,還要考慮怎樣讓企業長久地發展下去,一代一代地把事業心傳下去,把事業傳下去。沒有家族,不能夠真的傳給自己的兒子,因此事業的相傳難度就挺大。怎樣從物質利益到精神利益上都能夠讓接班的人感覺到,這是我自己一生的事業,這是聯想在謀求的一種創新型機制。 我大約從1990年就開始考慮選拔接班人的問題。不是因為創業者的年齡大了,而是那套班子都是技術出身,綜合能力不夠強。楊元慶和郭為都有很強的能力,郭為比較早地就進入到了決策層,楊元慶則是從底下做起,但有更大的戰略。經過認真思考以后,聯想的自制產品業務肯定是要楊元慶做的,因此楊元慶負責總體業務的可能性會更大。但由于歷史的原因,集團代理銷售的業務與自制產品的主體業務是兩塊業務,甚至領導人都在不同的位置,郭為相當長的時間在香港、在南方。如果沒有過渡地把兩塊業務合到一起,就不僅僅是郭為配合不配合的問題,而是無視歷史情況存在的問題。 1997年,聯想的一個重大舉動是把香港聯想和國內聯想合并。不同業務的融合需要時間,但我們沒等融合就采取了措施。如果那時我不把兩者分拆,等到我已經不在直接指揮者的位置上時,誰有這么大的權威來不傷筋動骨地進行調整呢?如果兩個人產生矛盾,將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我的年歲大一點,是創業前輩,再同具體職位的權威合在一起,才能解決兩方的問題,否則留下的肯定是無窮無盡的困難。 所以我用了中國式的解決方式。為了分得好,我還采取了另外一種措施:先叫二位合作一段,我不管事,以楊元慶為主,郭為做副手。不到半年兩個人提出來,誰也受不了。楊元慶提出,他愿意積極配合拆分,郭為當然更愿意配合。這樣對郭為本身是一個很大的支持。分了以后,郭為的代理業務在全國做到老大,每年平均20%的增長,當然我還是不滿意。 從這個角度講,分拆的處理方式也是創造。我的治理情況是怎么樣,我就怎么做,現在實際效果還是可以的。現在我們出售神州數碼的部分股票,讓郭為能夠對這個企業負有更大的責任,有更直接的關聯,這是件好事。聯想控股會站在為股東獲取最大商業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會以太多的情感來說:“這是我一手創業的,我舍不得賣”。這不符合市場的規律。 現在我不是考慮具體領域的投資,而是考慮例如“聯想控股未來是不是就這么發展下去”這樣的問題。到了一定的時候,逢山有路,遇水有橋。我做事喜歡“拐大彎”,醞釀很長時間以后,在聯想控股放出什么理念,統一在什么思想下,肯定會有具體的部署。 從實業家轉到投資家,我感到最大的差別是:實業家要上臺演戲,投資家要懂得看戲。投資家把戲演好的規律要總結出來,未必上臺自己演,我就是一邊演一邊總結規律。會看戲的人,就懂得找什么樣的人去演,給什么樣的人投錢。這是第一層差別;第二層就是實業家領導的是軍隊,而投資家領導的是武藝高超的俠客。相對來說,實業家難度更大,難度就在于你帶領千軍萬馬,這個執行力的掌握是有困難的;而對于投資家,執行力就是兩三個人的事,自己說怎么做就怎么做。好的投資家最好應該要做過企業,對企業的事能弄得明白,不是吃了第三個饅頭就說前面的饅頭不用吃了。如果你要問我創業與守業孰難,我的感覺是創業更難。雖然創業之后,讓別人來接班并把它穩住也是很困難的,但是真正最要命的還是白手起家。 現在我對投資家以后的生活還沒有更多的考慮。我以前到今天走過這段路,是因為我非常明確地給自己一個定位,就是要做好企業,做一個好的企業家。圍繞著這個怎么做想了很多,超出這個以外還沒有想過,沒有想明白當然不敢說了,這也是中國特定的環境。 (本文根據對柳傳志的采訪錄音整理而成)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