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永樂分合都是一個套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6:18 《中國商界》雜志
從私交來看,大中電器董事長張大中與永樂家電總裁陳曉一直過往密切,甚至在張大中先生辦公桌上重要人物聯系電話的名單中,陳曉排在第一,顯示著兩人不同平常的關系。 現在,這種關系正變得微妙起來。 永樂與大中聯手敲鑼敲了一年之久,結果他們期盼的盛大的婚禮場面不僅沒有出現,反而使率先提出聯姻的新郎——永樂家電,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股價一落千丈,手下員工走的走、散的散,這種局面倒是雙方始料未及的。 對于永樂而言,從摩根士丹利(因與蒙牛原董事長牛根生當年一場對賭,業界戲稱魔鬼師)不動聲色地減持永樂股份的那一刻起,流言就已四散開來,經營不善、管理乏力、成本居高不下等接踵而至,在這種投資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年代,任何一條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足以擊跨任何一家正處在成長中的中國公司。 對于陳曉而言,目前是檢驗他控制危局能力的最佳時期。 “魔鬼師”的“套” 文/廖中華 下套 永樂面臨今天的局面,與“魔鬼師”的下套有關。 在永樂謀求國內上市期間,“魔鬼師”就借機謀取永樂的控股地位,但是被陳曉拒絕。隨后,風云突變,國內上市泡湯,無奈之下永樂奔赴香港,陳氏最終還是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出讓20%的永樂股份給“魔鬼師”。 然而,這只是“魔鬼師”拋給陳曉的第一個誘餌。 老謀深算的“魔鬼師”在經過精心測算之后,以一種很“負責任”的態度,拋出了一份對賭協議:如果永樂2007年(可延至2008年或2009年)的凈利潤高于7.5億元,外資股東將向永樂管理層轉讓4697.38萬股永樂股份;如果凈利潤相等或低于6.75億元,永樂管理層將向外資股股東轉讓4697.38萬股;如果凈利潤不高于6億元,永樂管理層將向外資股股東轉讓多達9394.76萬股的永樂股權,這相當于永樂上市后已發行股本總數(不計行使超額配股權)的4.1%。 這就是“魔鬼師”的“套”。 在這個精心設置的陷阱面前,昔日的牛根生憑著驚心動魄的一躍跨了過去。但是,這一次,陳曉似乎沒有如此的運氣。 解套 陳曉有陳曉的算盤。 在永樂沒有上市,吞下了對方拋來的誘餌之前,陳曉面對國內的競爭局面,心急如焚,上市成了永樂擺脫困境的唯一出路。正因為如此,在“魔鬼師”的“套”面前,陳曉安然擺下了棋局。 上市之后,陳曉要做的第一件就是“解套”。 作為同在2005年家電連鎖業排名第三、第四位的兩位同胞兄弟——永樂與大中,各自占據著自己領域——上海與北京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是其他家電連鎖企業無法比擬的。大中借永樂,可以達其上市之目的;永樂借大中,可以為自己解“套”。 一個看起來很完美的合作拉開了帷幕。 然而,正坐在岸邊只等收網的“魔鬼師”不高興了,到嘴的獵物豈能讓它輕易地逃走。于是就在永樂與大中達成合作協議的第二個工作日,“魔鬼師”不失時機地拋出了對永樂評級的研究報告。“魔鬼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永樂收購大中電器,增強了該公司為內地家電業主要領導者的地位,但其成本快速增加以及偏貴的估值,令“魔鬼師”認為業界應等候更佳的入市機會。該行認為,為反映中國永樂的成本增加,調低永樂今明兩年盈利預測25%-27%。 此言一出,造成香港永樂股價連續兩日暴跌。 分、合皆為“套” 在蘇寧電器孫衛民率先在上海——陳曉的地盤上展開博弈時,陳曉有了更加長遠的打算:北上京城,與京城的“地主”張大中先生一南一北,唱起了雙簧:大中電器可以借永樂上市為其融資;永樂借大中的利潤拿回本屬于自己的9394.76萬股永樂股權。 一拍即合,一箭雙雕,真可謂皆大歡喜。 2006年4月下旬,永樂電器與大中電器聯合宣布:雙方組成戰略聯盟,在聯合采購、物流配送、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等領域展開為期一年的合作,并通過股權置換方式實現相互收購的目標。但,“魔鬼師”的報告拋出之后,對雙方的合作蒙上了陰影,加上永樂股價大跌、合作中又出現了一些始料未及的問題,這是陳、張所沒有預料到的。 6月16日,大中電器董事長張大中與永樂電器董事長陳曉秘密簽署分手協議。劉輝已被調回永樂總部,原北京永樂電器總經理曾之寧已跳槽至國美電器。“大中—永樂管委會”目前已無永樂高層的消息一經傳出,永樂股價就跌破其發行價。 在中國家電連鎖業,永樂家電既沒有國美的鋒芒,也沒有蘇寧的豪氣,一直就像一個含羞半掩的女人,雖然是在業內排位第三,但一直是半羞半掩,如一個羞澀的“上海女郎”。 2005年,據中國連鎖百強企業資料,國美資產將近500億元,蘇寧也是300多億,反觀永樂,僅150億元。這似乎說明了永樂與前二位大哥的差距正在加大,也許在上海,永樂還有業績可言,如果放眼全國,那就是一個區域性的企業了。 據永樂家電2005年報分析,由于競爭加劇和網點增加的攤薄效應,永樂分店每平方米銷售額下降了2.8%,其毛利率也下降0.6%至6.9%。只是由于其網點的增加,令供應商贊助一項大漲134.7%,永樂由此獲得的收入達6.25億元,來自供應商的總回報(即返利和贊助費兩項合計)占營業額的比率,已由2004年的10.8%上升至2005年的12.1%。 這對于一個家電賣場來說,并不是一個福音。 對于陳曉來說,無論分還是合,皆為那一個“套”。 “互不侵犯”條約 中國的家電賣場不僅外資覬覦,其實內資也在瘋狂地沖鋒陷陣、搶占先機。 在國美、蘇寧迅速崛起的同時,從上海灘起家的陳曉也不甘落后,于2002年底發起了“中永通泰”聯盟,其目的就是與北京大中、河南通利、山東雅泰、成都百貨等家電連鎖物流企業達成“互不侵犯”條約,借此鞏固永樂在上海灘的地位,同時也為日后永樂布棋全國奠定基石。 果然,“互不侵犯”協議一經出臺,成效斐然,“魔鬼師”籍此看出了陳氏的遠見與協調能力,5000萬美元注資隨之而至,急于上市并想迅速做大的陳曉在接受這筆投資的同時也不得不答應了對方的魔鬼條件。 “魔鬼師”的5000萬美元到位之后,永樂先后收購廣州東澤電器、閩燦坤、廈門思文以及河南通利,將自己一手扯起的裙帶撕裂。此后,青島雅泰進入了五星電器的口袋,陳氏未能如愿;大中與永樂平起平坐,陳曉的胃口似乎還沒有如此的消化能力,而其他的“中永通泰”聯盟成員悉數拜倒在永樂裙下。至2005年9月底,永樂已在6個省和3個直轄市開設了151家門店,僅次于國美、蘇寧,號稱第三。 水深暗礁多 為了應對國內家電賣場資源日益嚴峻的形勢,早在2005年12月11日,大中電器與永樂家電就共同簽署了一份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出資(各出50%)組建新的合資公司。在沿用各自品牌的前提下,兩大連鎖巨頭位于所選區域內的門店均由該合資公司統一管理,在采購、營銷、拓展和人力資源上實行獨立的公司化管理。而這些區域的經營利潤將分享,相應的經營風險則由雙方平均分擔。 雙方的目的是期待一個更大、更強勢的家電連鎖企業出現。 但是,業界并不這樣看。分析人士認為這是陳曉覬覦大中、進而吞并大中的一步快棋。在北京雙井,就比鄰開設了一家大中永樂家電聯合賣場,左邊是大中電器,右邊是永樂家電生活廣場。在大中電器的標牌下還有一塊小牌子——世紀聯華,這也許就是雙方期待的新的家電連鎖企業了。但是,現在雙方撲朔迷離的關系,人們對世紀聯華的未來產生了懷疑。 在北京北三環聯想橋,國美電器與永樂家電比鄰而開,雙方相隔距離僅一米,掛藍色標牌的是國美,掛黃色標牌的是永樂。相對而言,國美賣場里人多、人氣也旺;反觀一墻之隔的永樂賣場,倒是冷清了不少,真想不通永樂為什么會選擇這么一個地方與國美叫陣,能挺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 虧損是毫無疑問的,只是這種虧損對于站在門外等待進入京城的其他永樂賣場來說,是一個吸取多少教訓的問題。 北京“水深暗礁多”在業界是出了名的,但是,能挺過去的就是好漢,不能跨過這一關的則只有舍生取義了。 雙重目的 拆牌變局,頻出新招是永樂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也正因為如此,這位新“巨頭”與前兩位相比,多少顯得有些底氣不足,只好不斷地以擴大地盤的方式來贏得注目。 從大中方面來看,張大中先生一手創辦該企業,家底殷實,一清二白,把一個小作坊做成今天京城第一家家電賣場,靠的是勤奮與汗水,大中電器不僅占有北京家電市場50%的份額,張氏本人更是擁有大中78%的股份,陳曉與張大中的合作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其實,在與永樂聯手之前,大中已經與外資巨頭——百思邁談過,只是雙方開出的價碼太遠,沒有談成,試想一個年營業額達80億元的連鎖企業竟然沒有ERP,這是不可想像的。以至,大中電器的店長們至今提到庫存就頭痛,此外大中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直為人所垢病的地方。 盡管如此,大中電器依然散出著獨特的魅力。 永樂與大中聯合既是出于“魔鬼師”解套的壓力,同時也是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面對在京城里盤據了24年之久的大中電器,分手后的陳曉不得不忍痛割愛,將津京一線的11家店面全權委托給大中經營,走出這一步棋,可以看出永樂的無奈。如果當初就料到了這種結局,恐怕陳曉是不會將觸角輕易地伸進北方來。 “魔鬼師”深知拋售永樂股票的后果,其在4月2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辯解:他在等待更合適的入市機會。第二天,即4月25日,“魔鬼師”以市價折讓方式出讓手中所持股份,永樂市值立即縮水20億元,而魔鬼師成功套現12 億港幣。 以永樂現在的財務狀況,收購大中這樣規模的連鎖企業,勢必要在市場上進行再融資,“魔鬼師”此時拋出分析報告,并大量拋售永樂股票,既打壓了永樂股價,又達到了挫敗兩家合并的雙重目的。 現在,這一目的達到了。 蓄謀以久的結盟與蓄謀以久的破壞 記者:從這場永樂-大中-“魔鬼師”的三角關系中,可以看出,三方都是蓄謀以久的,是這樣嗎? 池洋:的確如此。 這是一場蓄謀以久的結盟,也是一次蓄謀以久的破壞。“魔鬼師”當初就看中了永樂的市場增值潛力,欲借此大撈一筆。當其小試牛刀想一次性多割一些羊肉的想法,在遭到永樂總裁陳曉拒絕之后,只好強裝笑臉,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了永樂非常不情愿給出的20%的股份。老謀深算的“魔鬼師”,在從長計議之后,開始了“甕中捉鱉”下套的計劃,可以說,三方都是蓄謀以久的。 記者:“魔鬼師”增持國美股票,意圖何在? 池洋:“魔鬼師”有計劃、有步驟、有分寸地通過四次拋售永樂股票,一是為了套現;二是為了打壓永樂股價。增持國美股票,有兩種可能,一是支持國美,讓國內家電賣場變得復雜化;二是進一步施壓,達到瓦解永-大聯盟的目的。 記者:在這場博弈中,國美的態度對各方的發展是不是顯得很重要? 池洋:不言而喻。在這個時候,北京永樂電器總經理曾之寧跳槽至國美電器總部,對永樂來說,是一個難堪。如果大中與國美聯手成功,雙方在北京的市場份額將超過80%,可以達到絕對控制北京市場的目的。此外,大中還可以借助國美在外地市場的優勢,改變現有局面,所以,目前的形勢對于國美來說很有利。 記者:為什么“魔鬼師”極力阻擊這次看似完美的永-大婚姻? 池洋:利益所在。 “魔鬼師”下套就是為了得到永樂的額外股份,加上這兩年來,國內家電賣場形勢突變,利潤被日益攤薄,眼看永樂這只肥羊就將落于“魔鬼師”之口。此時,來了永-大聯盟,等于橫刀奪愛,“魔鬼師”自然惱羞成怒、極力打壓了。 記者:永樂大幅減員,與這次合作不順是否有關? 池洋:永樂至少有一成的員工將被卷入此次裁員風波之中。最近,上海國美與上海蘇寧在面試新人的過程中,頻頻看到從永樂離職而來的“舊將”。按照一些面試人員的說法,他們之所以離開永樂,是因為遭遇了正在進行的一場幅度為20%的集體裁員。據永樂人事部日前已公開發布的裁員文件,裁員比例高達25%,同時得到證實的還有大批高管離職,甚至永樂北京分公司已經在工商辦理了注銷手續。 記者:跟雙方的企業文化差異太大也有關系,是嗎? 池洋:有關。 張大中先生與陳曉先生在各自的企業中傾注了畢生心血,這種創業者的氣息可以說無處不在,一個新的企業滲透進來,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準備,沒有強大的文化親和力,是很難獲得新的聯合企業員工所認同的,甚至還會丟失掉原有的企業文化,這次合作不順就是一個明證。 (池洋,北京中洋新悅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渠道委員會零售渠道專家委員,是研究國內大型連鎖企業融資與管理方面的專家。)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