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并購:國際投資正在加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9日 08:53 中國經濟時報 | |||||||||
張國慶 上個世紀末以來,全球跨國并購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方式不斷創新,正在日益成為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種帶有主流特點的投資形式。 一、全球跨國并購的發展趨勢
跨國并購是一種在全球范圍內對生產要素進行重新配置和優化組合的投資形式,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的一種歷史必然要求。經濟全球化為跨國并購提供了可能的條件,跨國并購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并購加快了資本、勞動力、技術、競爭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圍的流動,加快了國際間產業的跨國轉移,推動了各國各地區經濟的加快融合,擴大了各國和企業間互利合作的發展空間。其發展趨勢令人矚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了跨國并購的行列。在上個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不論是作為跨國并購的母國還是東道國,其并購額基本上占據了全球并購總額的90%。但在近年來,一些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已意識到跨國并購對于鞏固自身優勢和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性,也開始通過并購的方式直接進入發達國家市場。2000年,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跨國并購額僅占全球的6%左右,近年來這種比重開始上升,已占到了全球并購額的12%以上。在東亞、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以發展中國家為母國和東道國的跨國并購呈上升之勢,中國和印度是其中的熱點國家。 (二)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主導了跨國并購的內容。當今的跨國并購已在更大規模上進行,強強聯合形成超級的經濟巨艦,來占領和瓜分世界市場已成為一種基本趨勢。如歐洲幾個國家聯合組建空中客車公司以應對來自美國航空界的挑戰;美國波音公司并購麥道反過來又與空中客車爭奪世界航空市場;日本銀行業以合并形式抗衡美國的銀行業;等等。在金融自由化和服務創新的推動下,股權置換逐步成為跨國并購特別是國際跨國公司之間并購的主要內容。由于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金融的創新不僅滿足了跨國并購的巨額資金需求,而且提供了新的融資方式,不僅大大降低了并購風險和交易成本,而且大大地加快了跨國并購的速度。 (三)越來越大的項目成為跨國并購的主題。1987年,超過10億美元的跨國并購案僅有14件,占并購個案總數的1.6%,占并購金額的40%;到2000年,超過10億美元的跨國并購個案已達到175件,占并購總額的2.2%,并購金額的75.7%。2000年以后大型并購案雖然有所減少,但2004年已回升。其中最大的跨國并購案是西班牙的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對英國Abber National 的收購,總金額高達158億美元。這些巨額并購事件對一些行業原有的市場結構和競爭格局產生了巨大沖擊。在行業重新“洗牌”的過程中,市場勢力的再組合往往格外引人注目。 (四)越來越多的領域成為跨國并購的方向。近幾年,隨著制藥、汽車和航空等制造業由于多次并購達到較高的市場集中度,制造業領域的跨國并購呈整體下降趨勢,而以電信、石油、保險、電力、天然氣與供水、化學及相關產品、零售、電子與電氣設備及商業服務等10個行業的并購卻在不斷擴大,尤其是保險、銀行、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領域的并購交易更是呈明顯上升趨勢,近年來均超過50%。2004年,服務業并購占全球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53.7%上升到62.7%,其中金融服務業又占到服務業并購總額的1/3。 (五)越來越快的增速預示著跨國并購的發展前景。2000年至2004年,全球的跨國并購出售額占國際直接投資的流入總量,由82%下降到近60%,其中2003年降至近年來最低點,僅相當于2000年高峰期的1/4。但從2004年開始,伴隨著世界經濟重新復蘇,國際企業間的并購又重新成為跨國投資的一個亮點,當年跨國并購出售額達3806億美元,同比上升了28%;跨國并購交易數達5113起,同比增長12%。據最新公布的《2005年世界貿易和投資報告》引述的英國金融時報測算,2005年,全球企業并購交易總額將達到2.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另據美國調查分析機構湯臣金融2006年1月10日數據,美國企業并購以9045件居世界首位,日本企業并購達到了創紀錄的2552件,居其次,英國以2425件居第三位。盡管這些數據都有待于最后核實,但它卻提示了一個前景:跨國并購正在加速成為國際投資的主要形式。 二、我國開展跨國并購的主要特點 (一)并購活動正隨著經濟發展日趨活躍。據商務部統計,2002年,我國企業境外并購投資額為2億美元;2003年為8.34億美元;2004年為11.81億美元(未包括香港上市公司聯想集團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12.5億美元);2005年境外收購兼并23億美元,占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56.5%。比較著名的案例有:TCL收購湯姆遜彩電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顯示器業務;上汽收購韓國雙龍汽車公司;中國網通集團收購香港盈科;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等。2005年6月,中海油宣布以要約價185億美元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成為涉及金額最大的一次中國企業收購國外企業行動。上述并購活動的開展使中國企業作為跨國投資的一支重要力量出現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美國《商業周刊》稱,“中國正在走入并購時代。” (二)并購主體多數是我國的龍頭企業。如電子信息行業的海爾、TCL、京東方、聯想;汽車行業的上汽;石油行業的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和中化集團。它們在涉足并購業務前均長期從事相關產品進出口貿易和跨國投資,如海爾集團、TCL集團就曾利用國家境外加工貿易政策在美國、意大利等地建廠設機構,進行跨國經營,在資金實力、技術開發、人才儲備、跨國管理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積累,在應對跨國投資風險、屬地化經營、境外團隊整合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經驗。 (三)并購對象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除一些資源項目的并購外,目前我國上千萬美元的非資源型大型并購集中于歐美地區。前幾年,以并購中小企業為主,對象多為當地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的企業,或利潤率不理想、所有者準備退出的業務。如上海電氣收購日本秋山印刷等。近年來,對歐美、日韓的并購案有所增加,一些企業開始嘗試規模更大、交易更復雜的大型企業或主營業務收購。如上汽集團、京東方、上海工業縫紉機、安玻彩管等接連成功并購了韓、日、德、美等國的汽車、精密制造和電子企業。2005年以來,海爾集團收購美國第三大家電巨頭美泰克、中海油收購優尼科等嘗試,都顯現出并購大型化趨勢。 (四)并購領域與本國內的行業優勢一致。近年來我國企業開展的跨國并購,主要集中在能源、電信、電子、石化、家電和紡織等行業。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資源類并購,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石化企業對境外油氣田權益的收購,以及國內礦產煤炭企業對境外礦區權益的收購等;二是家電、機械、電信、石化等優勢產業的國內名牌企業,對國外同行業企業的并購。例如TCL集團收購德國第七大電視機廠商施耐德公司、大連機床集團并購美國和德國老牌機床生產企業、冠捷科技收購飛利浦的全部顯示器業務、華為收購兩家美國電信設備公司等。 (五)并購融資模式從單一支付向境外融資方向發展。前些年,我國企業由于并購規模小、資本市場尚不完善等原因,企業并購的交易主要以現金方式為主,加大了母體的資金負擔和財務風險。而國外通行的并購支付大多采取現金加股權方式,以降低對企業的資金占用。近年來,我國企業通過國際證券市場進行了間接并購,部分并購案的融資技巧達到了較高水準。例如,京東方并購使用了6家國際金融保險機構的混合貸款,網通并購則采取了組建國際財團和整體談判的形式。2004年底聯想在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中,也引入了美國三家私人投資公司的戰略投資。雖然實際交易額高達17.5億美元,但現金支付的部分僅為1/3,其余2/3都是通過股票和債務收購。我國企業在并購活動中,還普遍采用了國際著名會計、財務、投行、法律顧問和公關公司,反映出企業成熟度有所提高,對境外并購的策略安排已經專業化,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國跨國投資專業中介服務機構發展之薄弱。 (作者單位:商務部政策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