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并購的道德判斷之謬與實際應對之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0日 09:14 中國經濟時報 | |||||||||
馬宇 “敵意收購”或“友好收購”,本來只是企業并購的方式而已,都是企業股權交易的商業操作模式,并沒有“好”與“壞”的道德判斷在內,更非法律判斷。但近期我國媒體爆炒的跨國公司“惡意并購”中國企業事件,卻更多體現的是一種道德判斷,并且由于一些專家以及高層官員的介入,雖未形成法律判斷,卻大有可能成為政策判斷,一些項目已經受到
作為一名長期研究我國外商投資政策問題的專業人員,筆者對此懷有深深的憂慮。一是痛感我們多年來經濟問題道德化思維方式不但沒有減弱,反而似乎愈來愈烈;二是遺憾為什么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卻總是最有市場,明明經不起推敲偏偏共鳴者眾;三是擔憂大方向本來是對的,卻因為某些站不住腳的指責而彷徨遲疑、偏離軌道甚至倒退。這并非杞人憂天,我們已經在對國企改革、醫療體制改革等的所謂反思和類似市場經濟也要計劃的討論中看到了這一傾向。 先讓我們看看證明跨國公司“惡意并購”論者所依據的事實。李德水先生發言時雖仍是國家統計局局長,但只是說跨國公司惡意并購趨勢明顯,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高度很高,結論也明白,但其論據似乎不足以支撐。如“國際啤酒巨頭已把中國企業和市場瓜分得差不多了”、“可口可樂飲料、濃縮液占有中國市場很大份額”這樣含糊的表述,統計出身的李先生應該知道有所不妥,起碼是不嚴謹。至于“寶潔除上海沙宣是合資企業,其余9家已全部獨資”、“歐萊雅只用50天就整合了中國品牌‘小護士’”,說的是企業再平常不過的商業運作,且都是在我國法律政策允許范圍內的,能與惡意并購、壟斷掛上鉤嗎?此后媒體的密集報道、專家的評論解說,至今羅列出來的事實和數據大體如下: 提及行業最集中的是工程機械,事例有凱雷收購徐工、卡特彼勒收購山工柳工廈工等——實際上,這也幾乎是惟一一個此次討論中有案例介紹的行業。其他提到的軸承(西北軸承)、化工機械(錦西化機)、油嘴油泵(無錫威孚)、電機(大連電機)、齒輪(杭州前進齒輪)等,則多半只不過是提到了名字,并購的內容都語焉不詳,更談不上從行業和專業的角度去分析。奇怪的是,上述行業都沒有提到基本的行業數據,尤其是對判斷是否壟斷最為重要的市場結構數據。而僅有的幾個行業數據,如“在裝備業這個核心與基礎的工業行業,中國公司沒有一家能與GE、卡特彼勒等巨頭比肩,而年銷售額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外資獨資、合資企業已達2000多家;裝備設備國產化率不足50%,100%的光纖制造設備,80%以上集成電路制造設備、石油化工裝備,70%的轎車制造、紡織機械設備、數控機床依靠進口,膠卷業全軍覆沒,零售業80%被沃爾瑪、家樂福們控制,啤酒只剩下燕京和青島”(《南方周末》2006年3月23日),又能說明什么呢?說這些行業已被外資壟斷了嗎?但這里面又有進口,而進口產品和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并不能完全等同。 假如我們還有點常識的話,我們就應該知道,某個行業依賴進口,可不是外商投資的錯,恰恰相反,這些行業最應該引進外商投資,即進行所謂的進口替代;裝備行業2000多家銷售額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不但不能說明壟斷,又是恰恰相反,剛好說明這是個充分競爭的行業,甚至說明還處于競爭的初級階段,正需要進行行業兼并重組,以提高行業集中度和發展水平;而80%的商業零售被沃爾瑪、家樂福們控制,這一數據干脆就是錯的,因為我們現在外商投資零售企業銷售額占全社會零售總額的比重不過10%,怎么可能被沃爾瑪、家樂福們控制了80%?假如這指的是零售企業個數,那錯得更離譜,不用引用正確的數據,自己大街上轉一圈就知道了。 即使在談論案例的時候,事實錯誤也比比皆是。比如說啤酒只剩下了燕京和青島,不知這是什么意思?國內啤酒占有率最高的三家(另一家是華潤,在港中資企業)都是內資,還是國有資本,不知這一事實是否與原文要說明的意思相反?是不是證明外資不但沒有壟斷中國啤酒市場反而還不如內資企業做得好?可另一方面,青島、燕京(不用說華潤)不也有外資成分嗎?關于凱雷收購徐工一事,有專家言之鑿鑿地說:“2005年10月25日,美國凱雷投資集團以3.75億美元(約合3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徐工集團85%的股權。”并說,由于凱雷投資只是個風險投資機構,他的原本意思是想轉手賣給卡特彼勒,但由于收購協議中規定有“不得把徐工轉手賣給競爭對手”的限制性條款,“只得暫時作罷。”但該專家又進一步推論,凱雷將在徐工境外上市后慢慢賣掉所持股份,讓“國際競爭對手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對徐工的控制。” 看到這樣的敘述實在讓人哭笑不得,懷疑這是否出于專家之口:首先,凱雷收購徐工至今仍未獲國家批準,我們不能把可能的事實當作既定的事實,何況協議規定內容還可能有所變化;其次,假如凱雷的目的是轉手賣給卡特彼勒,為什么要接受“不能賣給競爭對手”這樣的條款?這樣一來,他豈非不但不能賣給卡特彼勒,也不能賣給徐工其他的競爭對手了嗎?即使在境外上市后,不也受這一條款的約束嗎?如此,凱雷“炒股炒成了股東”,“炒房炒成了房東”,不是自落圈套嗎?而對我們,這是多好的事情,幾乎等于白用外商的錢。我不是不相信專家的智慧,料人心思如神;我只是不相信老奸巨滑的跨國公司會這么傻。而假如徐工真的在境外上市,凱雷的股份成功脫手,且大賺特賺,我們也沒必要因為未來可能眼紅而現在就禁止收購吧?實際上,凱雷收購徐工,不違反我國的外資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機械工程行業不禁止外資控股),也不會造成壟斷,假如政府沒有足夠的理由而只因為媒體的指責或無根據的推測就予以否決,反而會帶來不良后果,起碼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投資者(不僅是外商)對我國法律政策權威性、穩定性的信心。 曾經,郎咸平先生在面對趙勇質疑的時候,避談事實,號稱“只問是非”。但我要說,“事實”比“是非”重要。在無視或者扭曲事實的基礎上,難道還有資格談是非問題嗎?建立在錯誤事實基礎上的是非,誰敢說那不是被顛倒了的是非?假如沒有事實證據,我們指責的跨國公司“惡意并購”,不過是臆測。這種臆測除了混亂我們自己還有什么作用嗎?我們總不能因此予人以罪、禁止這些外商投資吧?而看看那些被列出來的“惡意“,也不過是”消滅競爭對手,占領市場”、“納入跨國公司全球戰略”、“把品牌、技術掠為己有”、“把中國企業作為其生產工廠,固化中國企業在其產業鏈中的低端地位”等等。不說在一個充分開放的行業里,外商能否把我們的產業分工地位“固化”住——實際情況證明,恰恰是那些不開放或開放度不足的行業我們最容易被固化在低水平上,當然這不是別人固化的,而是我們自己固化的,因而也就不覺其不好。從商業角度考慮,前述因素不正是企業并購的基本目的嗎?聯想收購IBM,不能說是為了美國人做貢獻吧?TCL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不能說是為了幫阿爾卡特卸下手機虧損的包袱吧?難道我們曾經純潔天真乃至幼稚到那等地步,以為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就是為了幫助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幫助中國企業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幫助中國人脫貧致富嗎?固然我們有“君子不言利”的傳統,但搞了27年的改革開放,建設了13年的市場經濟,難道還不能對企業的基本商業訴求有起碼的尊重并且加以保護嗎? 雖然在法律領域,我們已經開始有了“無罪推定“的基本理念,但在經濟領域,我們似乎還不習慣。問題是,單憑外資的收購行為去推斷它是否”惡意“是沒有意義的,而是要看它的收購行為“會導致”或“已經導致”了什么后果。遺憾的是,在這方面我們又犯了常識性錯誤。 如前所述,說外資“惡意并購”,并沒有多少事實根據;而由“惡意并購”導致的“外資壟斷”,也缺乏基本事實支撐,比如最重要的外資企業占市場的份額數據都沒有。更重要的是,雖然我們通常說“外資壟斷”,但在判斷是否構成“壟斷”的時候,只能以“單個企業”來考量,也即單一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程度,才被認為“可能”構成壟斷。在此前提下,還須有這個企業不恰當地利用了這種壟斷地位的證明,如這個企業對競爭對手進行壓制,搞不正當競爭;不恰當提高價格,強制銷售,損害消費者利益等,這種情況下,即使我們還沒有《反壟斷法》,我們也可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法律規定予以制止并加以懲處。假如用的是“外資”這一寬泛概念,那也應該是“寡頭壟斷”型的,即幾家外資企業串謀壟斷市場,比如搞價格卡特爾,但這時也需要有串謀的證據,更不能以“都是外資因而可能串謀壟斷”為由禁止并購(實際上,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遠甚于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看看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這兩個同屬美國的企業就知道了,讓他們串謀怕比讓水往高處流還難),因為要這樣的話,我們惟有完全把外資拒之門外,否則根本做不到。 以此看來,目前說的涉及外資“惡意并購”的幾個行業,不但目前沒有形成壟斷,即使提到的那些并購行為完全實施以后(媒體提到的卡特彼勒并購柳工廈工等還在談判階段),也不會形成壟斷。并且,退一步說,假如最終出現了壟斷行為,我們也完全有辦法解決。 反之,如果我們認定提到的這些并購行為都是“惡意并購”,有壟斷威脅,能采取什么措施?當然是不批準這些項目,已批準的也予以撤消。同時,為規范和長遠安全計,是不是還必須規定在這些行業以及其他可能產生這些問題的行業中前5位或者前10位的中國企業都不許外資并購?且不說如此做是否有法可循,是否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是否符合我國改革開放大方向,單從行業及企業發展角度來看也是極端荒謬的:這樣的話只有兩個結局,要么這個行業前5或前10的企業都死掉(在目前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如此封閉起來的企業是不可能有長久生存能力的),要么這個行業活力喪失、競爭泯滅、最終也趨于死掉。這應該是“惡意并購”論者思維順理成章的結果,但明顯不是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 我還想說明一點,這次關于外資“惡意并購”的討論,專家、官員都說這是外資并購的“新”趨勢,實際上,不但不新,簡直還舊得很。因為不論是并購力度還是并購的行業、企業,其實都比不過10年前那次。那次的媒體討論,比現在猛烈得多,經過了的人可以回憶一下,沒印象的可以翻一下1995年的報紙。那次涉及了程控交換機(比工程機械可重要多了,還涉及國家信息安全、軍事安全問題)、電子、機械、化工、制藥、日化、啤酒、飲料等等。行業之多、之重要,案例列舉之詳盡,都遠非此次可比。有關討論直達最高層。如一位部長級人士直接給中央領導寫信,說辛辛苦苦搞了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啤酒工業全被跨國公司吞并了,民族工業完蛋了。最后國家四個部委組成專題調查組進行調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當時外資品牌啤酒僅占國內市場的不到3%!可能那位老領導以為自己喝的是洋品牌那全國就是洋品牌的天下了。當時,日化行業國際四巨頭壟斷中國市場、八大汽水廠被跨國公司擠垮、程控交換機“七國八制”威脅中國信息安全、跨國公司寡頭壟斷抑制中國企業生存空間等等觀點高密度轟炸,確實讓很多人睡不安寢、食不甘味,覺得八國聯軍換個花樣又回來了,擔心從此“國將不國”。好在中國仍有大智慧,或者說改革開放勢不可擋,我們并沒有把這些已經開放的行業重新限制或封閉起來。 事實勝于雄辯。如今10年過去了,結果怎樣呢?八大汽水廠可能沒有蹤影了,可娃哈哈、匯源、蒙牛、伊利、光明、農夫山泉、椰樹、露露等等不比那“八大”更健康、更有實力、更有品牌價值?內資程控交換機企業這10年是發展最快的,1985年以前我們自己研發了20年都沒有生產出數字程控交換機,只能全部進口,后來開始合資生產,199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外資進入最迅猛的時候,華為、中興等我們自己的企業不但沒被壓住,反而也發展了起來,內資企業的市場份額也由1990年前的幾乎為零提高到現在的大約一半,說明了什么?而當時卻也有專家很權威地分析說,這是技術密集、資本密集行業,最容易形成寡頭壟斷,民族企業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日化、啤酒等行業競爭充分,各類企業自由發展,可以說處于行業最好時期,對于消費者的好處每個人不都在享受著嗎?我們都受過市場封閉之害,現在開放了,我們又擔心自己競爭不過,難道我們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家競爭還如此沒有自信嗎?那我們如何走向世界市場?實際上,我更愿意相信,沒有自信的并非是企業。中國企業或許并不都具有國際競爭力,但其生存和發展的最大威脅不是開放環境中的跨國公司,而是封閉環境中的制度桎梏! 為什么柳工產品質量接近國際一流水平,價格只有同類產品的1/3,卻還要求政府扶持?毫無疑問,假如柳工人士提供的信息確實的話,那么柳工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幾乎都是無可匹敵的,卡特彼勒等只有被收購的份兒,為什么反而成了柳工坐以待斃?既然不是競爭力的問題,那么是什么捆住了柳工的手腳?為什么中國企業花1元錢引進、花0.07元錢消化吸收創新,而日本、韓國企業卻花1元錢引進、花5-8元錢消化吸收創新?靠封閉市場、限制外商投資就能解決中國企業的這些問題嗎?而這些問題不解決,中國企業會有真正的競爭力嗎? 反過來再看,那些至今一直保持著高度市場準入控制的行業發展怎樣?電力、電信、航空、石油、銀行、保險等等,市場倒是在我們的企業手里,但我們滿意嗎?這些行業不正是我國今后要改革、要開放的對象嗎?汽車多年來一直嚴格把著市場準入,至今也不允許外資股權超過50%,但這個行業也一直病歪歪的,我們自己的汽車企業50年了也沒發展成個樣子,至今不敢說具有了自主研發能力,更別提與跨國公司競爭,還被國人當作扶不起的阿斗。 我不否認要對外資進行某些區別于內資的管理。市場準入要管,但更多的是準入后的監管。同時也要明白,市場準入監管與市場壟斷監管是不同的,準入與否取決于外資的特性,而壟斷與否則是基于市場競爭。在目前還要對外資擴大開放金融、電信等重要領域的情況下,無疑不能把已經開放的工程機械、日化、啤酒、商業零售等行業重新控制起來。而對于壟斷的監管,也要注重外資企業的經營行為,而非前期準入。畢竟,真正需要進行前期反壟斷審查的投資為數極少。有人提到德國、美國、韓國等也對外商投資有反壟斷調查,但我們似乎學不了,并且我覺得提的人也沒真想學,更不想學其管理的實質內涵和操作方式。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如此量級并且敏感的并購,美國人并沒有進行反壟斷調查,因為顯而易見,即使并了也不可能壟斷美國市場;有關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層面的調查也由外國投資委員會在73天內審結——我們學它干嘛? 我從來沒有認為跨國公司是慈善團體,但妖魔化跨國公司也不可取;我也從來沒有覺得把招商引資規模作為政績是正確的,但否定外商投資更不對。我們改革開放、吸收外資已經近30年了,心態理應更成熟,胸懷理應更開闊,思路理應更清晰,判斷理應更理性,行為理應更自信——但遺憾的是,在這次看似熱烈的討論中,我沒有看到。起碼相對于10年前的那次大討論,我看不出有任何進步。 或許,在討論外資的“惡意”的時候,我們該先檢討一下自己? (作者系中國經濟社會研究院香港高級研究員、首席觀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