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尚不成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8日 03:54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 賈林男 李愛明 中美總商會會長任劍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黃金期還需5到10年 2月14日中美經貿論壇期間,記者專訪了中美總商會會長任劍浩。任劍浩在美國有著1
記者:您怎么看待中國企業收購國外企業,尤其是美國企業? 任劍浩:有很多人以為中國企業有能力在美國收購公司,其實不是這樣的,有能力的很少。除了很少很少的中央企業,在美國的中國企業規模都不夠大,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資金。另外中國的管理組織還不成熟,中國公司的決策一般都是由大老板確定的。再次文化、思維方式也不同。所以中國在美國收購公司剛剛起步。 記者:您覺得未來前景怎樣? 任劍浩:現在我的朋友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但我覺得成功的機會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生產能力過剩,沒有名牌,很多都是跟著美國生產,附加值很低,中國企業很辛苦,利潤不大。還有一點,收購之后的管理很重要,也就是買了之后如何管理的問題。中國還沒有這些水平,大概還需要5-10年。 記者:您怎么看現在很多海外收購基金在收購中國企業? 任劍浩:我們的會員就有3-5家在中國從事收購。我認為收購國有企業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國企很多產房、機器不是很好,但有一點國企不是他們自己的企業,如果急于賣可能會以很低的價格賣掉;收購私人企業會很麻煩,它們找各種借口要簽這樣那樣的文件,成者告訴政府不批準收購,實際上是在謀求更高的價格。 我認為單單來中國收購工廠意義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生產能力已經過剩,市場開始飽和,而沒有市場就沒有收益,這是中國最大的問題。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中美總商會? 任劍浩:中美總商會是1993年創辦的,目前98%的會員都是美國公司,其中40%到50%沒有到中國來過,我們要帶它們來。在400個會員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的年營業額在2000萬到20億美元之間。中小型企業不像摩托羅拉那樣的大企業,它們沒有那么多資源。 記者:商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任劍浩:我們是中美公司間的橋梁。什么橋梁呢?很多美國公司從來也沒有到中國來,所以商會給他們各種培訓,包括文化培訓,與中國公司交流,我一年會帶它們來中國十幾次。 我們帶來的企業中,有50%-70%最后到中國投資,其中又有50%的會員都投入在汽車零配件產業。另外30%不準備到中國投資,為什么不呢?并不是所有美國商品在中國都有競爭力,有的產品只能在美國生產,然后流通到中國來。 記者:這些企業在中國投資發展面臨什么困難? 任劍浩:主要是信息不容易獲得,政府有秘密。而且一旦決定投資,很多當地領導的孩子都來找工作。再有就是找管理人員非常困難。 記者:有沒有帶很多中國企業去美國? 任劍浩:這里有個麻煩,就是觀念不同。美國人來只找我們中美總商會,這樣事情很簡單;而中國人到美國去還會找很多朋友,把事情搞得很凌亂,要知道找很多朋友幫忙往往什么事情都搞不定。 記者:商會在財政上是怎樣運作的? 任劍浩:我們與中國所有的商會都不同,我們與美國政府沒有關系,也沒有很多社交活動。我們的財政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塊是會員費,占30%左右;第二塊是論壇、講座和各種培訓,占40%左右;第三塊是為會員提供服務,占30%左右。商會每年的收入大概有200萬美元。我們不用很多人,全職人員只有5個,兼職的人員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