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零供關系的想像空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30日 17:10 《管理學家》 | |||||||||
□ 韓巍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 今天,很多人都在談家電業非常惡化的“零供關系”。從市場中交易雙方的“明爭暗斗”,政府部門“看得見的手”,乃至媒體的推波助瀾,網絡的點擊率,“進場費”該不會
前一段看過央視《對話》的一期節目,依然是那副“言不及義”的偽高端面孔。央視有本事把零售商的所謂四大巨頭和制造商的四個代表聚在一起。但主持人“夫妻關系”的比喻從一開始就大煞風景,攪了局。 自由市場未必非得是“戰場”,但自由市場中最硬的道理只能是“供求關系”,調節它最根本的只能是“價格”,而“進場費”僅僅是價格的另一種“具體稱謂”,它很好地表明了家電業今日之市場格局。 “斷面”永遠不會給我們提供最真實的畫面。認真看一看家電行業這個由“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形成的供應鏈。“時間”的解釋是“他們都各領風騷若干年”。更何況放眼當今世界,零售商主宰供應鏈在很多行業確已成為趨勢,制造商要交的“學費”何止是“進場費”這么簡單!科特勒說:“許多明智的生產商正在尋求和大分銷商的合作關系,而不是與之對抗”。只可惜他老人家并沒有具體說“怎么合作”。那么,制造商只能“抱怨”,尋求“政府干預”,“建立聯盟”,或者“參加《對話》”嗎? 國美、蘇寧作為中國分銷/流通革命的“旗手”,用短短的幾年就切割出了家電市場中最有話語權的一方疆土,這既是對中國傳統商業流通體系不思進取的最大諷刺,也是對整個制造商“同質化”經營的最大警示。而按照慣例,“規模”和“價格”還會刺激他們不斷延伸自己的“戰線”,甚至包括“自有品牌”的系統開發。但很顯然,這場“零供博弈”的走向和結局還遠未蓋棺定論! 家電行業零售商“權力”的空前增加,原因當然有很多,要下一個嚴格的結論也應留待各種扎實的經驗證明。但就一般的解釋而言,制造商“產品差異化不足”,缺乏合理的“分銷體系”建構,消費者“價格敏感性高”至少可以部分解釋目前所謂的“零供矛盾”。二十多年家電行業的風風雨雨,到底培育出制造商什么樣的“核心競爭力”,是不是在基本滿足國內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已經貯備了足夠的專利技術、人力資本、研發實力、管理經驗而非單一的產能,以應對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戰,是必須在嚴酷的市場洗禮中靠自身的努力來爭取,而不是躲在任何“保護傘”下。制造商從擺脫“百貨商場”的“緊箍咒”,到逃入“零售巨鱷”的“牢籠”,只能一再表明了他們對市場情勢的誤判,對供應鏈主宰力量轉換中應對策略的漠視。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做到以顧客為導向,沒有把建立在需求差異基礎上的“品牌忠誠”作為自己最根本的奮斗目標。 格力空調和“大賣場”的分道揚鑣,TCL“幸福樹”的暗渡陳倉,其意義在于提醒制造商“多渠道選擇”的可能性,能否成功當視它和顧客需求間的恰當關聯和自身的實力經驗。當國美、蘇寧跑馬圈地進入三、四級市場的時候,對制造商難道就意味著滅頂之災嗎?在作者看來,即使是在中心城市依然有不少分銷空間值得關注。 ⑴“制造商專賣體系”,不僅僅是賣產品,而是提供整套的服務,建立長期的關系,構造“品牌社區”,這一使命顯然非大賣場零售商所能完成; ⑵“超大型的品類殺手”——可以成為遠離中心區的“特定商品綜合提供商”,尤其是在汽車擁有量巨大的發達城市,布局于相對偏遠的區域,回避與“廣泛布點”的零售商在“位置”上的爭斗,發揮品類齊全、成本低廉的優勢培育新型的家電購買行為。當然,制造商之間的“緊密合作”或許是對這一構想的最大挑戰; ⑶ 對網絡營銷模式持續地探索、完善,應當是制造商找回尊嚴與恢復正常零供關系的關鍵所在。“低成本溝通”和“定制便利化”已成為網絡營銷的巨大亮點。制造商長期培植的“品牌形象”可以通過網絡“修復”單純由“價格”決定購買給制造商帶來的“傷害”,通過拉近和顧客的關系,順應家電購買習慣漸次的變革。當然,如何強化與“權威配送體系”的接駁,或者“合作”建構服務于“結盟品牌”的配送體系,是此一策略的核心。 零售商也好,制造商也罷;做“朋友”,還是做“仇人”,都不重要!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還是要眼睛盯著顧客,心里想著消費者;給他們好的產品,給他們滿意的服務。 相信天道酬勤,不要怨天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