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我為何逃離外企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01:25 中國經濟周刊
★文/俞雷 產生寫《逃離外企》這本書的創意,最早是在2003年的秋天,那時候我還在一家非常著名的世界500強企業供職。 當時我與別人合著的《最糟糕情況下的營銷》剛面市不久,編輯丁睿娟女士鼓勵我能繼續從事寫作。我告訴她,很想把這么多年來在外企供職的一些所見所聞寫一寫,她覺得很好。“逃離外企”這個書名忽然閃現在我的腦海里,也幾乎是在那個時刻,我知道我終究會“逃離”外企的。 2004年夏天,我離開了外企。之后,間或有些外企通過獵頭找過我,許諾的職位也大多以National開頭,然而我知道,我是不會再回來了。 外企不好嗎?這個問題讓我很難回答。如果一個畢業生,就他個人的職業選擇來說,我認為著名的世界500強企業肯定是最佳的選擇;因為外企會讓你學會什么是職業素養,什么是規范,什么是正確的工作方式。然而事物總有其兩面性,在你學會這些的同時,你也會失去很多。職業素養和規范會讓你變得職業,但同時讓你失去的是創造、創新和創業的夢想;而很多正確的工作方式到最后,也許培養出來的便是官僚和官樣文章。 外企有時候甚至是一帖毒藥。我眼見了許許多多的人,從最早進入外企時的那種充滿著夢想與激動,到逐漸碰到職業的天花板無法突破,再到被歲月消磨了斗志,最后變成在外企混日子。外企能培養不少人才,但是更多的人才卻被湮沒在那種程式化、缺乏創新與高度集權的管理體系中了。 我離開外企,是因為我相信中國本土經濟的崛起。哪怕就算是現在,本土企業的種種還是顯得那么粗糙與簡單,但我相信,時間終會證明中國第一代的企業家做了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情。中國崛起是我們所處時代的一個大環境,它具體而微的,就是一個個中國本土企業的崛起;幾乎在每個行業都與跨國巨頭不斷搏殺而成長的中國本土企業,正是這種崛起的一個個鮮活的實例。 我為我們的本土企業感動,也為我們的一個個企業家感動。正是他們,讓世界500強在中國遭遇到了在全球市場前所未有過的頑強阻擊,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最終的勝利將屬于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國的民營企業。 如果沒有他們,家用電器將全都是日本貨而不是TCL或者海爾;如果沒有他們,馬路上跑的將和泰國或者巴西一樣全是進口汽車;如果沒有他們,你買東西只能在家樂福、沃爾瑪而不是物美;如果沒有他們,將會是IBM收購我們的企業而不是聯想收購IBM……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將會感受不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與價值。 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他們,我們都不能為中國的經濟繁榮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也許我唱的是高調,然而,在我回到本土企業工作的時間里,我感受最真切的,是本土企業的進步之快、學習能力之強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他們比外企更擅長創新,更具有變革的勇氣,也充滿了在全球化時代大力開拓海外市場的欲望與勇氣。當然,他們也比以前更具有實力和競爭力。 《逃離外企》書中的主人公李白就是一位“逃離外企”的人。這個角色是很多人的一個角色融合。更確切的說,他代表了一代外企經理人: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人,接受過本土的高等教育,沒有留學背景,進入外企也許出于偶然,但在這個圈子里一做就是很多年。我們會在最后看到,李白進入一個中國本土的民企卻絕非偶然,他和現在很多離開外企進入本土企業的經理人一樣,正是看到了中國的未來,也希望看到自己職業生涯的未來。 著者簡介:俞雷,曾任職于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公司—瑪氏中國、莎莉中國和歐萊雅中國,現為某上市公司高管。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