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軍/文
《新社會》是德魯克解讀工業社會的本質、理解工業社會運行機理的“工業社會三部曲”的第三部,其他兩本是《工業人的未來》和《公司的概念》。在1950年代首次出版的《新社會》中,德魯克指出指導工業時代革命的原則是“大規模生產的思想”。這個原則依然主導我們這個時代的組織,許多人工作依然是按照亨利·福特的生產線方式組織起來的,
在城市里的頂級寫字樓里存在著無形的流水裝配線。
德魯克在1993年版序言說這本書遺漏了現代社會中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他后來認識和命名的“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在現在許多人心目中,與工業社會這個詞相比,知識工作者似乎更接近于每個人的生活工作體驗。但是,德魯克在1950年代寫的下面這句話尚未變得過時:“大規模生產原則適用于生產與制造活動,它實際上是‘如何將人們組織在一起有效工作’的普遍適用原則。”對于流水生產線,大部分知識工作者大概有著天然的厭惡,但這卻是現實。如果只記得知識工作者,卻忘記流水線,沒有認識到我們工作的“集體性”,我們無法正確理解我們的工作現實。
在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中,你能準確指出哪個部分是你的貢獻嗎?對于現在絕大部分人來說,答案都是不能。德魯克寫道,“即使在工廠里,勞動者也不再是從事從前意義上的‘生產’(produce),而只是在‘工作’(work),完成某項具體任務。……任何一種產品的產出都會使用到整個工廠的所有資源。這是一種‘集體性’的產品。”
由此德魯克得出結論:是組織,而不是個人,才能實現產品的產出。只有極少數例外比如藝術家或掌握專門技能的人才能完全依靠自己進行創作和生產。他舉例說,工程師或工業化學家,無論他們受過多么良好的專業訓練,只有當他們融入到特定的組織之中,才能有所作為,否則也將會是百無一用的。個人的技能與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只有這些技能被整合進一個模式之后,它才能產生生產能力。
沒有人能獨自生產出產品,當所有人的技能都按照大規模生產的原則整合在一起時,一切才運轉起來。德魯克在討論這一問題時指出的兩點可能對很多知識工作者具有警示作用,因為他們通常習慣性看低其他人工作的價值:第一,在大規模生產模式中,哪怕最微不足道的作業沒有完成,整個生產模式也會變得混亂無序,整個組織也就變得毫無意義。第二,沒有哪項作業是“決定性”的,也沒有哪一項是多余的、不必要的。
讀德魯克的著作一方面是了解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我們的工作被這樣的原則主導著;一方面也是為了尋找應對之道——我們該如何在這樣的現實中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其實,德魯克在《新社會》中描繪的一群人非常接近他后來所說的知識工作者:技工、工程師、監工、會計、統計師及部門經理等。德魯克認為這是工業社會里增長最快的階層。他對這群人的評價是,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缺乏理解。德魯克所說的并非他們不了解自己的工作,而是他們很難理解如何將自己的工作整合到整體之中。
在《新社會》中,德魯克其實已經給出了他的解決之道,在工業社會三部曲之后,他的大部分精力可以說都是在細化和擴展它。他的解決之道是所謂全局眼光或管理意識。全局眼光就是“能夠總體把握、明白每個人的工作與整體的關系”,通常處在組織頂層的少數人天然地擁有這種看到全局的視野,而離頂層越遠,看到的東西就越是混亂、無序和莫名其妙。“管理意識”、“管理者態度”有著類似的含義,這種態度使得個人在對待本職工作和所生產的產品時能采取管理者的視角,也就是從整體及產品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本職工作與整體之間成功地建立一種富有意義的聯系。
德魯克一再用交響樂團來類比我們所處的工作現實:只有指揮能聽見所有的樂器,而每個樂手看不到聽不見其他的樂器。通過遵守指揮和樂譜給出嚴格的時間準則,樂團共同創造出一首交響曲。但沒有一個樂手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們中的任何人也無法說清自己為最終結果做出了什么貢獻。解決之道也在這個類比之中,當每個樂手都理解要完成的最終作品、了解它的意義、也了解其他人的工作之后,他們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技能。因此,不管在德魯克的《新社會》這本書所討論的1950年代前后的工業社會,還是當下這個知識工作者的年代,管理都是重要的,管理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讓組織中所有人具有全局眼光、建立管理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