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前的大蕭條中誕生的老牌商業雜志,這次能夠順利渡過危機嗎?
文|CBN實習記者 葛仲君
To sell or not to sell?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對于擁有《商業周刊》(BusinessWeek)的出版商麥格勞?希爾(McGraw-Hill)集團來說,這是個問題。現在看起來它們下定了決心。賣掉《商業周刊》的小道消息已經沸沸揚揚地傳了數月,終于在7月13日得到了確認。
這將是2年前新聞集團收購《華爾街日報》之后傳媒業最受關注的一筆交易。
《商業周刊》比《華爾街日報》年輕40歲,這份創刊于1929年的周刊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每周擁有約480萬名讀者,可以說是全球賣得最好的雜志。據美國發行量審核機構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的統計,其發行量約為93.6萬冊,基本與10年前一樣。和《華爾街日報》一樣,它的所有者也是一家家族企業。
但2007年7月《華爾街日報》轉手的時候,是默多克主動向其母公司道瓊斯發出收購要約,而且最終默多克花了56億美元—盡管后來他自己也承認買貴了。
現在《商業周刊》卻是被逼尋求買家接手,而且還有可能賣不掉,或者像英國《金融時報》預計的那樣,僅僅以象征性的1美元“拱手送人”。
這顯然不是麥格勞?希爾集團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arold W. McGraw III愿意看到的。《商業周刊》一直是他的“心頭好”,也曾經是集團現金收入的重要來源,就在10年前互聯網泡沫的時候,《商業周刊》一年的廣告頁數超過3000頁,利潤高達1億美元。
但是現在它已經不再賺錢。
在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商業周刊》的發行人基思?福克斯(Keith Fox)寫到:“數字技術給傳媒公司帶來了新的對手、新的挑戰和全新的商業模式;讀者的流失、在線廣告的影響,以及平面廣告的衰退迫使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這實際上是老生常談,也不是《商業周刊》遇到的獨家難題。從2001年開始,美國財經雜志“三劍客”《商業周刊》、《福布斯》和《財富》的廣告都逐年減少,但問題在于,2004年到2008年《商業周刊》的廣告數降幅超過40%,這可比它的競爭對手要糟。
美國出版信息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業周刊》的全部廣告加起來只有590頁,廣告收入為7800萬美元,同比下降了33%。而同期《福布斯》和《財富》的廣告頁數分別為911頁和702頁。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商業周刊》去年虧損了4500萬美元,而今年預計將會虧損7500萬美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說,今年第一季度《商業周刊》已經虧損1700萬元。這令去年營業利潤僅為9200萬美元的麥克勞?希爾資訊媒體部門焦頭爛額。
作為一家金融信息服務機構,麥克勞?希爾旗下還擁有標準普爾信貸評級、商業研究指數以及一家大型教育出版社。由于業績不佳,這家公司正受到來自投資者的巨大壓力,被要求處置部分表現不佳的資產。
在過去的10年里,麥格勞?希爾集團為了保存《商業周刊》已經賣掉了旗下大部分雜志,現在輪到《商業周刊》自己了。
無論《商業周刊》能否順利轉手,交易價格如何,基思?福克斯所說的改變其實早已在進行之中。
一個月前的6月26日,《商業周刊》網站剛進行了一次改版,新網站分為三大板塊:新聞、分析和社區。作為最為突出的部分,新聞板塊被寄予厚望,希望用戶能把新網站看成經濟消息的即時新聞來源。
對于一份并不以此著稱的刊物來說,這是個艱巨的任務,最近的教訓離現在甚至不到2年—2007年10月,在用了18個月進行市場調查后,《商業周刊》進行了一次重大改版,減少了深度報道的數量、增加了純新聞的報道,變化之巨甚至讓基思?福克斯把它稱為雜志的“重新啟動”。這次改版雖然看上去沒對雜志的銷量帶來多大變化,卻還是招來了一些忠實讀者的不滿:與其回顧上周的“舊聞”,還不如直接去買報紙看網站來得及時。
相比之下,社區板塊的希望或許更大。作為這次網站改版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去年8月推出的一個新頻道Business Exchange被推上醒目的位置。
在Business Exchange,用戶可以創建、訪問、保存、共享并跟蹤與自身有關或對其有價值的商業主題頁面,主題頁面可以寬泛到討論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未來走向,也可以具體到波音787這樣只有較少人感興趣的話題。此外,用戶還可以在這里建立一個聯系人網絡,與《商業周刊》編輯和作者、業界領導人和其他專業人士一起圍繞與之切身相關的商業問題進行探討。
這個頻道看上去融和了垂直網站、網絡聚合、用戶原創內容、人氣排名等多種概念,甚至還引入了社交網絡的某些元素。現在Business Exchange已經聚集了數百主題頁面,《商業周刊》希望這個數字能迅速增加到數千甚至更多—聚集起足夠多的用戶,這些用戶都明確地對某個特定問題感興趣,再為《商業周刊》吸引來希望進行精準營銷的廣告客戶。
Business Exchange能給《商業周刊》帶來多大收益現在還很難說,但即便它成功,也已經完全告別了原來雜志的商業模式。
其他雜志也同樣在嘗試著自己的改變方式。
5月18日,改版后的新一期《新聞周刊》登上報攤,改版后其定價將提高,發行量則預計將下降到150萬份。不過它看上去對此并不太擔心。其主編喬恩?米查姆說,“改版并重新思考定位”后的雜志將著重關注“原創報道、激發爭議的內容(但絕不偏倚某方)和獨特的聲音”,而不僅僅是提供“普通的新聞”。
媒體分析師認為,這將讓《新聞周刊》將更像英國的《經濟學人》雜志,而不是其長期競爭的《時代》周刊—要知道,《經濟學人》一年的訂閱價高達127美元,幾乎是《商業周刊》和《新聞周刊》的4倍,《時代》的6倍,而且它的廣告和發行量仍在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