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場熱鬧的變頻空調大戰背后,各家企業面臨的壓力并不像表面那樣光鮮,市場的各種羈絆讓它們舉步維艱
文/本刊記者 蘇慶華
“亂花漸欲迷人眼”,用這句話形容現在中國變頻空調市場最貼切不過。
變頻空調從2009年的冰凍年度開始,就一直保持著極高的“出鏡率”,特別是近期連續發生了幾件業內震動的大事:首先2月18日,格力與日本大金公司在珠海簽訂了全球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斥資9.1億元成立生產變頻壓縮機、精密模具的工廠;其次,美的去年年底拋出價值數十億的直流變頻零部件巨額采購大單,進而在業內率先發生變頻空調價格戰;此外,國內變頻空調的倡導者海信加大宣傳攻勢,同時在2009年推出10多個系列30多個型號的新產品……
中國變頻空調市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熱鬧過,進入中國10余年,變頻空調一直不溫不火,市場占有率一直不到10%,在這過程中還曾陸續上演過“真假之爭”、“輻射之爭”、“價格瓶頸”等諸多與市場無關卻與產品性能關聯的爭議。而現在,在變頻空調勢不可擋的情況下,國內龍頭空調企業如此高調,是否證明變頻空調的春天已經來臨?
變頻戰一觸即發
2月18日,被稱為“空調史上最牛的合作”出現在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與日本大金工業株式會社會長兼首席執行官井上禮之在雙方全球戰略合作協議上簽字。據透露,格力與大金此次簽了5個合作項目:其中有2個實體項目,一個雙方合資成立的精密模具廠,一個年產能為100萬臺~150萬臺變頻壓縮機的工廠;另外3個合作項目,一是委托格力每年生產50萬臺變頻家用空調返銷日本;二是聯合采購,以降低成本;三是雙方派出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研究開發新型變頻空調。
之所以被稱為“空調史上最牛的合作”,是因為這次雙方的合作是核心技術擁有方首次在產品設計和零件開發階段選擇與中國企業開展合作,因而被外界評論是中國空調產業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一步。
格力作為國內空調多年的龍頭老大,此番突然發力讓業界側目。但事實上,真正在變頻空調市場掀起波瀾的是一直尾隨格力的美的。2008年12月9日,在美的2009年變頻零部件大單采購簽約儀式上,三洋、東芝、松下、IR等供應商與美的空調簽訂了采購協議,采購單位由傳統的萬級一步跨越到百萬級,為變頻零部件供應商向更上游議價和在內部壓縮成本創造了條件和機會。
隨即,美的率先打起價格戰,從2月下旬以來,美的空調在全國一二線城市開始大幅降價,美的承諾在不虛標價格的基礎上,將變頻5大系列為主打的美的空調將全線降價,幅度將創下年度之最,部分產品降價幅度將達30%到40%。
美的敢于發動價格戰的底氣就是緣自這次百萬級的變頻零部件大單采購。
在家電行業內,美的一直被視為“異類”,多年來的產品營銷策略幾乎相同,那就是從不培育市場,等待市場成熟后,然后突然發力殺入,一舉奪得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從當年電飯煲、電磁爐到后來的電冰箱、豆漿機等都是這樣。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告訴《當代經理人》:“美的電器的成功離不開其顛覆式的‘截拳道策略’,其背后的營銷協同平臺,打造的匹配能力,每次切入產品之‘準’、之‘狠’、之‘快’等要素, 需要很高的營銷價值鏈匹配,值得其他家電企業參考與借鑒。”
相比格力和美的之高調,在變頻空調領域已經耕耘十余年的海信顯得有些低調。多年來海信雖然占據了變頻空調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國內變頻空調的整體羸弱,因此海信的總市場份額只有5%左右。事實上,2009年海信在變頻空調上已經重拳出擊,推出了10多個系列30多個型號的新產品,目前海信變頻空調產品型號總數達到50多個,豐富的變頻產品線讓其他品牌望塵莫及。
而從國美、蘇寧傳來的消息,近日海信聯合美的等17家空調企業正在醞釀一場更大規模的“價格戰”,業內驚呼:空調價格將在今年跌回到2004年的水平。
不過,這17家企業中并沒有格力的名字,格力也一向抵觸價格戰這種方式。格力總裁董明珠表示:“格力不率先挑起價格戰,并不意味著格力害怕競爭。”
盡管格力聲稱并不害怕價格戰,并且有大金這樣的“強援”,但現階段,美的的原材料價格優勢和海信多年的積累使得格力在變頻空調領域并沒有突圍的絕對把握,況且還有海爾、志高這樣的潛在對手在一旁虎視眈眈。變頻大戰一觸即發。
百萬庫存成死穴
這場變頻空調大戰似乎應證了“變頻空調時代”已經真正到來,佐證這個結論的有多個事例:首先是去年9月我國首部變頻空調強制性能效標準正式實施,這正式吹響了變頻空調向市場擴張的號角。
此外,在2月19日公布的財政部、國家發改委關于調整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的通知中,首次出現了變頻空調的身影,名單中赫然出現了海信、格力、海爾、美的4個品牌。緊接著在第二天,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輕工業和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外界普遍認為,從兩行業振興規劃的主要內容來看,消費電子、家電類企業受益顯著,而節能性出色的變頻空調也將受惠于政策。
不過盡管有這樣的利好,事實上各家空調廠商的日子并不好過,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巨大的庫存,這成為廠商發展變頻空調的最大羈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當代經理人》:“現在讓各家空調廠商最頭疼的就是庫存,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推銷掉大量庫存,一些空調企業或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甚至死掉。”
剛剛過去的2008年可謂是空調行業災難性的一年,2008年全國空調銷量2116.8萬臺,增長率為-7.6%。金融危機、出口下滑、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遭遇“涼夏”,都讓各大廠商及經銷商“積攢”了數量龐大的庫存。國家信息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底行業的工業庫存900萬臺,加上600萬臺商業庫存,目前行業庫存總量高達1500萬臺。
并且,在這1500萬臺空調的庫存中,基本上都是定速空調,而且四五級能效比的空調占了80%。廠商的知名度和庫存量成正比,國內空調霸主格力因為主推低能效的定頻空調,2008年積壓庫存近300萬臺,占國內所有空調庫存的五分之一,而美的的庫存也超過了百萬臺。如果正常消化這些四五級能效比空調,至少需要兩到三年。
洪仕斌向《當代經理人》表示:“家電行業的庫存分為兩種,一種是合理庫存,一種是不合理庫存。正常的庫存系數(代理商庫存量與門店銷售量之比)一般都小于3,空調業在2006、2007年雖然也有庫存,但都屬于正常庫存。而2008年是因為原材料‘坐過山車’,引起渠道的博弈,才導致庫存出現大的問題,2008年的庫存系數已經遠遠大于3,非常危險。”
本來眾多空調廠商把年初的家電下鄉看成一根“救命稻草”,但有關招標文件中明確指出“2500元的最高投標價格和3級以上能效標準”,這兩個條件無形之中就把4、5級能效標準的空調卡在了家電下鄉門檻之外了。鑒于高能耗空調即將遭到清退的政策,空調廠家將抓緊甩賣4、5級能耗空調。
面對這種情況,各個廠商的動作不太一樣,美的哪怕虧損也要清理庫存的決心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僅在北京地區,降價不到一周的美的空調銷售已達數萬套,占據了65%的市場份額,但是這樣的后果必然是相當規模的虧損,不過“少賠當賺”,“美的效應”讓海爾、志高、海信、科龍、奧克斯、格蘭仕被迫向庫存屈服,紛紛跟進,準備聯合降價。
而空調老大格力對降價并不感冒,分析人士認為,格力此舉一個原因是由于它是上市公司,必須要對得起自己的財務報表,簡單的道理,庫存放在倉庫是固定資產,可以算作業績,但如果賠錢賣那就是虧損。不過,擁有最大庫存量的格力還是做出了舉措,在業內開創了“先付錢,再發貨,打款必須拉貨”的政策,用來轉移倉儲成本、盤活現金,但由于近年來格力一直都是自建渠道,這種策略事實上增加了經銷商的資金和庫存壓力。
近日由于庫存壓力已經有倒下的“先烈”,當年在變頻空調上曾經引領風潮的新科由于去年的高庫存積壓而出現滯銷,加上空調行業競爭激烈,已于2008年11月基本停產,目前已經基本退出國內空調市場。
標準背后的博弈
事實上,由于庫存壓力影響實在巨大,直接導致了變頻空調行業發展的另一大關鍵因素——標準問題的難產。這里所指的標準既包括能效標準以及行業技術標準,圍繞這兩個標準,各種力量或明或暗的進行的較量,使得變頻空調的前途更顯撲朔迷離。
在能效標準方面,自從2008年9月1日頒布“變頻空調能效標準”之后,各方對最終能效標準準入門檻究竟是2級還是3級議論紛紛,當時從各個渠道傳出的消息都表明: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國市場的空調能效標準將由現行的5級能效比大幅度提升為2級。
不過原定在2009年3月1日實施的新標準卻最終沒有出臺,2月25日,國家標準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信息公告,宣布《房間空調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尚未進入審查和批準發布階段”,將延期出臺,一直為業內所關注和猜測的新能效標準宣告難產。
3月對于空調行業來說,意味著即將步入銷售旺季。但包括海爾、格蘭仕等空調企業為了應對新標準,早在去年7月就停產三級能效以下的產品;3個月后,海信宣布停止對低能效的定頻空調在研發和生產上的投入,集中精力生產更有能效優勢的變頻空調。
而與此同時,另外一條消息也同樣引起行業不小的震動,國家發改委擬對高能效空調實施補貼,工作有望于今年空調旺季前啟動。
兩條消息連續發布,不禁讓人玩味。據了解,早在去年年底,一些空調企業對于“高能耗空調大限”的政策,發出“希望過渡期延長”的呼聲。某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企業實際困難,有關部門最終推遲了該政策公布的時間,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有處理高耗能空調庫存的時間。
業內普通預測,格力是使新能效標準推遲實施的重要一方,畢竟作為“中國市場第一,家用空調全球第一”的專業化空調企業,如果按照新標準,會對格力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甚至會一蹶不振。一位家電企業人士對《當代經理人》表示:“目前國家對大型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像格力這樣在國際市場都舉足輕重的企業更會受到政策方面的傾斜,因此給格力擠出了清空庫存的時間,否則一旦新能效政策按時實施,這些空調將成為廢鐵一堆。”
有推遲新標準實施的企業,自然也有希望新標準盡快實施的企業。洪仕斌告訴《當代經理人》:“目前主要有三類企業極力推動空調能效標準的實施:一是已經投入變頻市場多年的品牌,比如海信;一是目前市場份額比較小的品牌,‘船小好掉頭’,比如格蘭仕;還有就是美的,它希望改變目前國內空調格局,霸主易位是美的最大的目標。”
盡管關于能效標準產生了兩方的博弈,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能效標準最終實施的時間肯定會在今年內,這從目前“家電下鄉”招標標準把空調能效定為3級以上就可以看出,由此判斷4、5級空調退市已成必然趨勢,留給廠商處理庫存的時間已經不多。
除了能效標準外,行業技術變頻標準也成為各方爭奪的一個焦點。2008年12月4日,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由海信作為秘書處單位組織的全國家用自動控制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變頻控制器分技術委員會在青島召開成立大會。該技術委員會將負責組織家電變頻控制技術領域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復審工作。
秘書處落戶海信,主要原因是海信自從1997年就開始涉足變頻空調的技術研發,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具有相當的發言權。不過在變頻控制器技術的籌備小組中,也有美的、格力、海爾等空調企業的研發人員。
海信、美的、格力、海爾入選“變頻國標”籌委會并不讓人意外,因為這四家均是國內變頻空調技術最成熟的企業。在這四家企業中,海信和海爾是引進技術并進行技術攻關的典型,而美的和海爾是與國外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的典型,目前四家企業都聲稱已經自己掌握了變頻核心技術。
一個現實情況是,現在距離變頻技術相關技術標準制定出臺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但最快也要一年左右的時間。雖然由于自身足夠的技術儲備,新技術標準對這四家企業來說并沒有實質上的影響。但目前已經有部分企業表示,希望新的技術標準站在行業的角度制定和完善變頻空調相關標準,要避免出現標準制定時僅從少數企業出發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