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明冒險割毒瘤
黃鳴為何敢向行業普遍存在的潛規則發起挑戰?
- 文 / 唐振偉
“三鹿事件”爆發之后,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馬上召開“給全國業務人員和經銷商培訓”的電話會議,向他們強調“三鹿事件”對太陽能行業的警示意義:“誰不重視質量,誰忽視消費者的安全和利益,誰就會被市場拋棄。”這位有著強烈憂患意識的行業領軍企業領導者自曝太陽能行業潛規則,黃鳴自稱,一想到每天有數百萬消費者可能面對太陽能熱水器存在的安全隱患甚至生命威脅,他就寢食難安。
太陽能的“隱形殺手”
黃鳴說,他最擔心的就是業內普遍存在的“閥門鉛含量超標”,這是更甚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已經暴露的“漏電傷人、架子爛掉、水箱漏水、閥門開裂”的行業隱患。鉛含量超標是非常要命的,比三聚氰胺的危害還大,三聚氰胺還能夠被人體排泄出去,而鉛與皮膚接觸后能滲到皮膚里面去,如果導致鉛中毒,甚至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另一大潛規則就是利用氟利昂做發泡劑。黃鳴說,“根據我們的了解,現在大部分小的太陽能廠家還都在采用全氯氟烴做發泡劑。這也應叫潛規則吧。”
眾所周知,氟利昂是破壞大氣層中臭氧層的元兇,在生產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威脅。另外,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生氟利昂泄露可能會給人帶來致命的威脅。
早在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禁氟令”。黃鳴向《經理人》介紹,禁氟令是禁止使用全氯氟烴(CFC-11)的強制規定,目前使用的替代品大部分是氫氯氟烴(HCFCS),它們都叫氟利昂,只是后者對臭氧層的破壞較前者要小得多,因此該替代品按規定在我國可以用到2030年。
《經理人》采訪遠大空調集團總裁張躍時也了解到,氫氯氟烴也存在多種危害,比如其分解產物會以酸雨形式落向地面,它還是影響全球變暖的一種強效溫室氣體。因此,世界各國都正在想辦法淘汰氫氯氟烴,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找到特別好的替代方案。
避免毀掉整個行業
曝出行業潛規則的人一般很難被同行所接受,要么被認為是行業的“害群之馬”,要不就被認為是瘋子。為什么黃鳴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向整個行業普遍存在的潛規則發起挑戰,其目的何在?
黃鳴坦言,他們并不是一開始就要挑戰潛規則,而是因為自己出了很多問題;自己碰到了一些“潛問題”或是潛規則,于是就想辦法去改,改的過程當中摸索出一條路。在這樣一個摸索的過程中,皇明太陽能不斷給自己設置新的標準,不斷提高質量,同時成本也不斷提高。“我相信我們同行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如果不去解決慢慢就會積累成潛問題、潛規則,成為行業的隱患。”
黃鳴表示,自曝行內潛規則的目的,是讓消費者認清“雜牌”及“拼裝”太陽能熱水器的隱患,“點明這些隱患一是讓消費者清楚這些潛在的隱患,同時也是讓消費者來監督我們,以此來保障消費者權益;二來希望國家提高標準,提高行業門檻,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據了解,因為五六年前甚至是更長時間內業務人員和各地經銷商在太陽能熱水器安裝上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產品、配件、管道等等方面曾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皇明太陽能也曾經發生“火燒連營”、“水漫金山”等事故,投訴的案例也很多,每年因這方面事故賠付也有上百萬,而且造成相當壞的影響。所幸沒有出過人命,要不真的可能把當地的經銷商送進監獄,把老板和直接責任人送進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