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轉型中超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04:43 中華工商時報
-曾哲 今天,在商界,“做大做強”、做成“百年老店”幾成口號,但仍不斷有新的企業樂此不疲。其原因在于這確實是幾乎每一個企業家特別是集所有權和經營權于一身的民營企業家朝思暮想的目標。而統計數據卻殘酷的告訴我們———我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5年,絕大部分連“五年店”都沒開到就夭折了,更遑論“百年老店”了。存活下來的又有相當一部分在經歷過初創期短暫的快速發展的美好時光后,就再難實現大幅增長,似乎走到了一個難以突破的“坎兒”,甚至幾年后同樣難逃猝死、消亡的噩運。如當年名噪一時的太陽神、三株、春都等。這就是企業經營的“天花板”現象。 筆者認為,成長性民營企業要改變這種命運,就必須通過適時、適當的轉型以超越自身,進而實現企業突圍,沖破“天花板”,上升到新的高度。這種轉型意味著變革。創新,它應該包含企業家自身、發展模式、運行機制三個有內在邏輯關系、不可顛倒的層面。 客觀地講,我國民營企業目前的生存和發展環境與國有企業和外資在華企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通常需要企業家付出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在企業起步之初通常都不可避免地會有企業家本人“個人英雄主義”的影子。因此,實現民營企業轉型必須從企業家自身轉變思想觀念開始。 而在民營企業中,企業家本人是推動企業轉型最合適也是惟一有效的人選。因此其必須對周圍環境保持高度的敏感,敢于顛覆原有的思維模式和成功經驗,不斷否定自我,積極推動變革并義不容辭、自始至終地承擔責任和最終風險。 就目前情況看,由于缺乏原始積累,我國民營企業發家史的第一章關于發展模式幾乎都離不開三個字———“一招鮮”,通常靠著某一個產品甚至某一個小小的差異化就能打開市場。但是競爭是無處不在的,這種方式極易被效仿且后發者可能反占優勢,因此必定難以持續。如果企業無視外部環境的變化,一直抱著過去這些曾經幫助企業成功的“老黃歷”,可能昨天成功的經驗就是明天失敗的理由。 每種發展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環境和條件,沒有最好的模式,更沒有永恒的模式,只有最合適的。 關于企業發展模式轉型的問題讓我們時刻謹記德魯克老先生的話:“我們的事業是什么?我們的事業將是什么?我們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么?”(25I2)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