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佚 名
很多人習慣在接觸新項目之前,根據先了解的概況整理資料制定一些計劃和方案,甚至還做一些表格、報告的模版。此前我也如此,認為這樣能夠提前作好一些準備,便于項目展開時馬上進入狀態。可事實上并非如此,以自己的實際體驗來說,我也曾經在幾家公司入職前都準備得很充分,臨了卻一樣也沒用上。
就是剛進這家公司前,也是準備了幾個方案,事到如今能用上的一樣非常有限。我曾經覺得:這個公司和以前的公司怎么差這么一大截?一般管理中必用的工具到這里都不能用了。現在回頭來看,自己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
要知道,最合身的衣服不是在商場里買來的,而是量身訂做的。所以,不了解項目的詳細情況,怎么能制定出有針對性和適用的方案?不了解公司的發展歷史、文化傳襲和管理環境,又如何敢把完全不同企業的東西照搬過來?
當然,他們之間還是有些共性的,而且共性的東西還是有用的,關鍵是看怎么用,在什么樣的“管理平臺”上展開。
以我目前所處的公司為例:該公司規模一般,主業散亂,缺乏清晰、可行的發展戰略,但勝在負債低,資產質量不錯。而人力資源管理、公司的個人發展環境和薪資水平,在行業中都處于中下水平,不具備競爭人才的優勢,思維則像絕大多數民企一樣滯后,難有改變。我于是重點從改善組織績效著手,試圖在不改變老板思維的框架下,優化各經營單位的贏利水平、生存能力和抗風險意識。
我們能夠著手的,就是搭建一個基本上能夠讓人才展示自身實力的“經營管理平臺”,以此來實現經營單位的利潤最大化,通過利潤分配形式上的革新,來吸引更有能力的經營管理人才。
具體而言,就是從傳統“責、權、利”角度對現在公司的人才激勵與約束政策,做一些簡單的設計和詮釋。這個框架以決策、報酬、授權、目標責任和計劃預算為核心鏈條,自上而下環環相扣,實現人才價值向企業效益的轉化。
決 策
在重大投資、經營決策方面,基本上是老板說了算,身在民企,雖然不能指責這一點,但要堅持:決策過程中不應當忽略可能對決策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的因素。這些影響因素包括:贏利模式、人才供求狀況、決策形式。
所謂贏利模式,即我們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賺錢?以一個酒店的投資過程為例:某酒店在十年前以很低的價格購入,自然要改善、提高其贏利水平,通過一定的周期收回投資。然而,受行業競爭激烈的影響,酒店經營者費盡心機改善其經營狀況,卻仍是一直處于微利狀態。但與此同時,由于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酒店資產的市場價格已是購入時的十幾倍。
對投資人而言,通過購入、升值、高位賣出獲得差價,才是酒店資產的“贏利模式”。相比僅關注其經營狀況,因而做出不必要的資本投入(大規模裝修翻新、增加設備等),從贏利模式的角度來說,后者無疑是失敗的決策。所以,同樣是開店,有的投資人希望通過扎實的經營獲利,而有的投資人則僅僅將其作為一個融資工具。這兩種不同的贏利模式下,經營方法和策略都將會有很大的不同。
人才供求狀況。人才是決定企業能否實現其戰略的重要因素,老板思維一般是:“我決定做什么事情,你給我找什么人”。而競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另一個現實是:一流人才去一流企業,三流人才去三流企業。處于市場競爭序列末端的企業,也同時處于人才競爭的末端。如此這般,企業經營如何能有起色?老板目標如何能夠實現?因此,決策時應將人才供給預測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即我們制定的目標,在現實中有人能夠實現嗎?
決策方面。老板的決策主要受兩個方面的影響,一個是來自企業外部的相關信息,包括咨詢機構、關聯利益方(客戶、供應商、社區)、親友等;另一個是內部的決策建議,主要是指現有經營管理團隊的高層建議。
老板一般比較偏重外部信息,凡是重大投資,公司內部從來扮演的都是執行角色。但是公司高管在所涉行業領域中都積累了比較深厚的經驗,一項決策通過非正式的途徑流傳出來,他們都會發表自己的建議,為什么不能在決策前聽一聽這些意見和建議?
前面例子中的酒店,在這方面也是很好的例子。該酒店原來整體是低價位客房,主要承攬團體訂房業務,后來老板聽了招待過的幾位朋友的建議,將其中一半客房再裝修,改造為高檔商務套房。裝修后,新業務進入漫長的推廣期,原有低價房由于規模降低也失去了相當多的客戶。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結果:裝修后的新客房沒人住,老客房又住不下,不但營業額下降,還徒增了一筆資產折舊。試想,這一過程中,如果老板在決策前認真聽取和研究酒店經營團隊的建議,也許就可以避免這一投資決策失誤。
所以,如果老板能夠自己明晰,并讓團隊明晰項目的贏利模式,根據市場人力資源供求狀況量體裁衣式地制定目標,同時在決策形式上兼顧內外部的各方建議,其決策的正確性和客觀性將大大提高,而在正確的目標引領下,團隊成功、資產增值的可能性當然會越來越大。
報 酬
良好的報酬兌現方式是人才表現自我的動力:能做事的,報酬自然豐厚;平庸的,微薄的收入可以逼他走。
企業的經營是人的經營,非人力資本必須和人力資本結合才能創造資本所有者所期待的價值。忠誠是最好的品質,工作要講求奉獻,人才最好是物美價廉,但資本需要尋找報酬,人才作為資本也一樣。當報酬不足以購買人才所能體現的價值時,你如何期望別人忠誠?
不知道多少企業還沿用這個公司的方法:引進人才后,確定一個固定的薪資標準,再許以年終有多少獎金,多少分紅,之后因為各樣原因彼此失望,獎金、分紅都成了泡影。
改變固定薪酬,根據表現兌現年終獎勵,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將所謂獎金和分紅按年兌現,但問題是:以年度為業績評估周期總是不足或過長,無法體現經營者的真實能力,因此,這樣的報酬分配很可能不適用,老板的賴帳不可取,不問好壞地給予更不可取。
另一種是把經營單位“項目化”,通過一個項目的運營周期,來衡量其所得報酬的多少。在合理條件下,給經營者充分的時間來運籌、整合和表現。由于是以項目為周期,雙方都能夠做到事前統一認識,事后也可以按照一致的標準來衡量業績,使有真本事的經營者能夠從容地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只能忽悠幾板斧的,則會知難而退。
可以根據經營業績預計,為經營者設計出其報酬的實現計劃。如果企業處于人才競爭序列的末端,就有提高分配比率的必要,否則只需保持一個合理的市場水平。公司向有能力的經營者傳達的唯一信息就是:你能夠提升這個經營單位的業績到何種程度,便能夠獲得何種水平的報酬。
所謂“責、權、利”,本來就是句本末倒置的話:沒有“利”,誰愿意為你“賣命”?沒人來為你賣命,又何來的“責”與“權”?所以,雇傭、使用人才,都是“利”字為先。都是資本,憑什么非人力資本必須獲得報酬,人力資本的報酬你就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