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模的詛咒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4:27 中國經營報
作者:謝揚林 不能說海爾的SBU已經成熟,事實上,這個計劃用5年時間在海爾推廣的管理方式,到運行7年之后還在摸索之中。雖然有些崗位已經能很清晰地作為“小公司”進行核算,但在另一些崗位,投入產出的計算還處于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 從起因來說,SBU緣于將外部市場競爭壓力轉化到內部競爭上去。那時,張瑞敏“每天最常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避免大型企業的弊病”,他希望海爾不要像那些大企業那樣直到問題變得不可收拾時,才注意到問題的存在。 “我不希望海爾成為鐵達尼號,由船長一人獨撐大局。”張瑞敏希望每個人都能分擔船長的責任,在他的設想中,SBU也許能讓市場壓力成為海爾的發展驅動力。 “沃頓商學院的馬歇爾教授說,如果海爾能夠做到全員SBU,海爾在全世界將是獨一無二的。”這種公關式的美譽說法的另一面是,海爾真能做到全員SBU嗎? 很少有人知道SBU的真實有效成分,近年來,關于海爾的營運與財務,幾乎成為商界最大的神秘之一。 從經濟學的普遍規律來看,內部成本低于外部交易成本,于是有了組織存在的必要。組織的內部生產初期有一個規模效應,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理論上說,規模效應有一個峰值,過了峰值,成本就不降反升了。 從管理學的普遍規律來看,企業大了,難免會產生官僚與滯慢的大企業病,有人提流程再造,有人提層級扁平化,這都是開出的診方。 SBU能讓海爾不陷入大企業病嗎?這種刻意混淆內部組織與外部交易之間關系的做法,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中國企業中,會遇到怎樣意想不到的困難? 雖然已經執行7年了,SBU為外界所熟知的程度還遠遠比不上“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海爾OEC。海爾的員工如今一方面還在繼續理解著什么叫SBU,另一方面,被提及最多口號,已經變成“人單合一,速決速勝”。 23年中,海爾從青島的一家小企業成長到了中國的大企業,經歷了40多次組織結構調整。海爾精神、作風也是在不斷的變化,但是,最讓大家記憶的符號,還是許多年前海爾的OEC。 “人人都是小海爾”,與其說SBU是一種管理工具,不如說SBU是一種企業文化。在這種文化的商業思維中,寄托的是恐龍級企業對創業精神的追求——創新與速度。 到目前為止,SBU這種創新與速度的文化還沒有完全成為海爾的文化基因,對海爾這家千億級企業來說,“大企業病”將會繼續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成為海爾可怕的“內部敵人”。誰也無法預測,“內部敵人”與“SBU文化”,誰會成為對方的致命武器。 10年前,一名外商問了張瑞敏一個問題,“10年后海爾能否還有當年的活力?”那時,海爾是該外商在中國見到的最有活力的公司,外商當時相告“那些日本公司10年前個個充滿活力,但是如今風光不再”。當時,張瑞敏并沒有將這個問題當回事,直到兩年前,才真正明白這個問題背后的含義。 規模的詛咒。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