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用Web2.0精神挖掘長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16:20 《北大商業評論》
楊勃 豆瓣網創始人兼CEO 編者按: 楊勃,加州大學圣迭哥分校博士,2000年第一次回國創業,2005年3月創辦豆瓣網——最初,這只是一個小眾的讀書網。他曾用“郎太樂”作為第一個用戶名,兩年之后,當“Long Tail”(長尾)理論盛行天下時,人們才發現“郎太樂”就是長尾的諧音。在“長尾”模式下,豆瓣網發動“大眾智慧”,將Web 2.0的交互性和共同建設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Web 2.0時代,統治一切的不僅是內容,還有尋找內容的方式。豆瓣網是“長尾”模式的踐行者,擁有大量的自生產者,通過低成本的數字商品儲存,建立聚合標準和信息過濾器,并通過搜索、社區關聯以及用戶口碑建立顧客關系,形成了我們的影響力。 創新商業模式 豆瓣網是第一個把“人”和“物”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網站,信奉“大眾是多樣的”,這就是Web 2.0的精神。 “人”與“物”的結合 在豆瓣成立之前,形形色色的網站通過兩種方式來組織信息:一是圍繞著“物”——產品或者服務,最典型的是 豆瓣成立之前,一些商務網站也有用戶評論,但用戶隱藏在評論后面,用戶之間也不能很好地互動;另外,商務網站要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所以設定了一些限制。在豆瓣,用戶之間有很多互動的可能,同時由于豆瓣是一個開放的社區,所以能做商務網站不能做的事。豆瓣的定位是一個社會化的網站、社會化的工具,它和電子商務網站緊密銜接,人們只需要一次點擊,就能夠將豆瓣和電子商務網站鏈接起來。比如,對于每本書,豆瓣都提供了該書在20多家電子商務網站的購買頁面和價格比較,直接點擊就可到達任何一家電子商務網站,這給電子商務網站帶來了可觀的銷售額。 雖然在豆瓣,“人”和“物”一直都很重要,但早期圍繞著“物”的因素考慮得多一些,發展起來后,逐漸地對“人”的因素考慮得更多。豆瓣早期,一個用戶需要通過書、電影、音樂做為作為入口,才能發現別的用戶,因此用戶之間的互動都是圍繞著一本書、一張唱片、一部電影而產生的。隨著用戶量的增加,豆瓣開始具有一些社會網絡的功能,如豆瓣“友鄰”;越來越多的用戶參加小組討論,話題各種各樣,并不一定是書、電影和音樂。總之,越來越多的用戶進入豆瓣是為了與其他用戶互動。一開始我們并不鼓勵這樣的應用,后來意識到,用戶一旦喜歡豆瓣,結識了一些新的朋友,就會和他們有很多互動的機會。所以我們逐漸增加了這方面的支持功能,如“豆郵”,即站內郵件;還有最近推出的“廣播”,使用戶可以實時看到友鄰的最新舉動。 相信大眾智慧 豆瓣始終沒有用任何符號或者行業標桿來定義自己,并沒有刻意地想成為Web 2.0,但是它的身上確實體現了Web 2.0的精神。中國的網站大多是拷貝模式,豆瓣是很少的幾個原創網站之一。豆瓣上有一個圍繞著書、電影、音樂等組織起來的社會網絡,豆瓣上的每一本書你都能看到他所有的讀者,即通過書你可以找到人;豆瓣上的每一個人你都能看到他在看什么書,即通過人你可以找到書。豆瓣成立之前世界上沒有一家這種模式的網站。豆瓣身上有些元素來自于傳統網站,但是另外一些元素如社會網絡和標簽則是Web 2.0網站所使用的。最重要的是,豆瓣實踐了Web 2.0的精神,即強調用戶的參與性。我們一直相信“大眾智慧”,并利用技術手段將它體現出來。豆瓣不僅內容來自于用戶,而且把包括篩選在內的所有事情都交給用戶去做。有些網站不敢讓用戶來篩選,不相信大眾的智慧比編輯們要強大。 關于大眾智慧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是否認為大眾是多樣的。我們認為有大眾,也有小眾,小眾群體的數目非常大,每個群體又都非常小,這就是“長尾”。如何服務這些長尾,挖掘它們的價值?這對于傳統網站來說非常困難,它們面對數量龐大的用戶,卻并不了解每個用戶是誰,只能把他們視為同樣的人;但豆瓣可以服務于每個不同的人,有效地促進了小眾文化的傳播。對象的差異又帶來了服務手段的不同。如果是門戶網站,我只能照顧到人群中最大的那個群體,因此網站首頁是稀缺資源;但是在豆瓣網,首頁是不重要的。 靠什么粘住用戶 豆瓣網在不過兩年半的時間里,通過口碑傳播,已擁有76萬注冊用戶,約500萬潛水用戶,在互聯網行業頗具影響力。原因在于我們尊重每一個用戶,設計和不斷改進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并以此粘住他們。 尊重用戶 很多人有一個錯覺,認為豆瓣是所謂“文藝青年聚集地”,因為文藝青年最愛寫東西。實際上豆瓣的用戶中,有文藝青年,也有技術人員,有年長者,也有孩子的媽媽。怎樣描述豆瓣的用戶呢?我認為,豆瓣有什么樣的用戶取決于我們的態度。豆瓣的一個核心理念是:用戶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的,讓他們自己決定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基于這種觀點,我們不能用編輯的方式進行內容篩選。豆瓣網上有很多小組,是不是可以設定一些我們認為有吸引力的話題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我們不能代替用戶進行判斷。所有的小組都是用戶開設的,網站不去偏好某類小組,這讓用戶感覺得到了尊重,因而成為豆瓣網的忠實用戶。一個人的判斷能力和他的教育程度是密切相關的,豆瓣網最大的用戶群是受過高等教育、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領階層,第二大用戶群是在校大學生。 產品取勝 我們非常清楚自己是一家技術型的公司,一開始就著眼于數據挖掘的“推薦技術”,在這個領域做得好的大企業并不多,因此我們有機會。“推薦技術”是我們的核心技術。比如根據你看過的書、喜歡的電影、聽過的音樂,從上百萬品種中,找到一些你可能還沒看過,但會感興趣的產品,給每個人推薦的東西都不一樣。我認為,這種過濾技術越來越重要,是搜索之后下一個最重要的技術。 豆瓣的另一項重要技術是聚類技術。我們有一個欄目叫“豆瓣九點”,通過用戶行為,每天從成千上萬的中文博客里找出最值得各類用戶閱讀的文章,分給他們。我們并非根據博客的內容,而是根據用戶的行為來劃分頻道。現有5個頻道: 2套是文化類讀者、3套是女性讀者、4套是科技人員讀者、5套是熱愛音樂及電影的讀者、6套是比較年輕的讀者。 我們一直是用產品推動其他方面的發展,雖然豆瓣的營銷能力并不突出,但是由于產品逐漸有了影響力,因此帶動了傳播、帶動了融資。 持續改進 豆瓣強調“用戶體驗”,不斷改進產品,使網站“更有效、更有用”。豆瓣早期的多數用戶,網絡經驗非常豐富,豆瓣的產品設計也一直是圍繞著他們來做,但這導致了一個問題:網絡經驗比較少的人使用豆瓣會有一定的障礙。從今年起,我們著力改進用戶體驗,更好地為網絡經驗不足的用戶服務,豆瓣的功能上又有很大的提升。 具體來說,希望我們的設計能讓用戶的使用更加便捷和有效。比如,不能讓用戶翻二三十頁才能找到一個東西,而是只需點擊三、五次;提升推薦功能,幫助用戶發現更有用的東西。對大量并不注冊的潛水用戶,也要讓他們快捷地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在技術上是更大的挑戰。 豆瓣的未來 我的理想是,很多人都通過豆瓣發現新鮮有趣的東西。到商店購物的時候,人人手上都拿著一張從豆瓣上打印下來的清單。 偉大之前,先有用 我當然希望豆瓣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但首先希望它是一個有用的平臺,能夠幫助用戶發現有用的東西。文化產品的品種非常之多,可以做成“長尾”的模式。只要對用戶有用,我們都愿意做,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拿到豆瓣的平臺上來做的。豆瓣服務項目的開發是非常有邏輯的:書、電影、音樂……今年我們開始涉足博客,雖然這不是有形的“產品”,但幫助用戶發現新博客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希望把現有產品做到極致,今年之內不會有新的產品類別出臺。 贏利之前,先創造價值 目前豆瓣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圖書和唱片的電子商務分成,還有部分廣告收入。我們沒有打算馬上贏利,只要我們正在創造價值,未來一定會有辦法找到合適的贏利模式。 現在只是專注于用戶體驗和規模的發展。在一定的規模下,我們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我們與風險投資方有一個共識:豆瓣的事業是一個長期的事業,我們的發展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一切取決于事情本身的進展。豆瓣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是獨立運作下去,還是需要一個更大的平臺,合并或者被收購,取決于于事情本身的發展而不是計劃。 創業感悟 找準核心能力 創業企業的核心 獨特的創業方式 Web 2.0公司和傳統創業公司有所不同。后者必須要有明晰的市場定位、發現市場機會、建立非常完整的團隊,還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Web 2.0公司的創業成本和門檻都非常低。它們一開始都是輕量級的公司,只有幾個人到十幾個人不等,技術平臺并不需要很大,也不需要很多的資金投入,甚至創業的最初一段時間自己夠吃飯就行了。之所以可以這樣,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你的內容來自于你的用戶,可以運用大眾智慧來共同構建內容,和用戶一起成長。 立足于中國國情 比較中、美兩國的互聯網產品,我們發現它們并沒有本質的區別,最大的不同還是兩國用戶的結構性差異。我們從三個方面考慮用戶結構:一是經濟收入,二是受教育程度,三是互聯網的使用經驗。美國是“中間大,兩頭小”的結構,多數人在中間,兩頭都是少數,這種結構非常穩定,所以在美國做各種各樣新的嘗試都相對容易,只要抓住中間這部分人就可以成功。中國卻是“金字塔型”結構,底部人最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定位,按照多數人的意見來主導產品設計,你就會自己的產品越來越向金字塔底端滑去。豆瓣一開始就服務于比較高端的用戶,但是在經營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我們的用戶是誰,盡管這會導致豆瓣的規模在短期內不會有爆炸式的增長。 (本文根據采訪錄音整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