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阿吉里斯的行動科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 17:18 《管理學家》
作者:成垠 劉文瑞 通過對組織的研究,在發現了人性的發展成熟與正式組織的特性之間的矛盾后,阿吉里斯開始考慮怎樣克服反對和抗拒組織變革的問題。任何管理思想都是環境的產物,阿吉里斯的研究也受到了當時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在歷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20年經濟繁榮之后,美國商界開始感到“疼痛”:石油恐慌、國際貨幣協定的終結,還有進口貨物的貿易逆差,尤其是對日貿易,開始讓他們感到了挑戰和危機。咨詢家以及其他觀察家開始呼吁對美國商界的組織和運作模式進行徹底的變革。在1982年,結合20世紀70年代在麥肯錫公司的經驗,以及對美國商界沉浮現象的觀察,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和羅伯特•沃特曼(Robert Wateman)發表了關于管理根本變革的著作《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引發了新的管理時尚。不管對這本書如何評價(學界已經有不少人指出該書的問題,包括其虛構案例),這種“時尚”反映出來的變革思想還是具有時代性意義的。也許,《追求卓越》的成名,不是來自于作者的“卓越”,而是來自于時代的“焦慮”。強烈的變革呼聲,促使阿吉里斯在思考:怎樣打破組織中的“防衛程序”?如何使變革管理本身成為組織的一個完整組成部分? 這樣的思考,首先引起了阿吉里斯自己關于研究方法的一場變革。此前,他還像其他社會科學家一樣,通過觀察個人和群體的行為來進行相關研究。在這種科學研究的標準模式下,中立的觀察者對個人和群體進行客觀的觀察,以此來取得資料、發現問題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盡管有各種力求保持研究者中立的相應措施,但這種研究模式還是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偏差。究其原因,偏差往往來自于研究者的“介入”或“干預”,而這種“介入”,正是以往研究者要竭力避免的。正如“霍桑實驗”中所發現的那樣,接受研究的群體之所以表現更好,其原因只是“他們正在接受研究”,即研究者的存在以及他們對工人工作的關注使得實驗群體中的工人有一種更強烈的自我價值感,進而激勵他們做得更好。因此,阿吉里斯認為,社會研究的方法要有一個根本性的變革。 阿吉里斯提出,社會科學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觀察和描述的層面上,而應該透過人們的行為本身,將注意力放在探索和研究躲在行為背后的動機上:是什么使組織和個人這樣做?找到了原因才能實際解決問題。為了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意識到有必要摒棄以前科學研究的那種標準模式。阿吉里斯與舍恩認識到,是該讓社會科學研究走下象牙塔,進入組織并自成體系的時候了。他們二人在共同發展管理咨詢和訓練實務的工作中,合作提出了“行動科學”(Action Science)理論,并詳細論述了該理論在市場環境下的應用。可以說,這項理論的提出,是阿吉里斯相對于其他行為科學家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個巨大超越,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科學研究理念和方式。 “行動科學”這一概念的出現,是阿吉里斯試圖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標志。所謂行動科學,是一個符合科學的介入式研究分析過程,即不斷地把研究所得到的知識和結果應用到研究過程本身,而不像普通科學那樣試圖始終保持研究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阿吉里斯提倡,這種方法應該由組織中的管理人員和員工自己進行,它建立在“循環連續”的基礎上。對行為的研究產生知識,而在知識產生的同步又要使該知識反作用于行為,由知識改變過的行為又產生新的知識,新的知識又同步反作用于新的行為。這種循環并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在循環中實現知識的更新積累和行為的改善發展。行動科學研究的目的在于創造“行動的知識”、“人們可以用來改變世界的知識”,而不是與日常應用毫無瓜葛的、不考慮實際應用效果的知識。在阿吉里斯的理想世界里,組織活動是不需要外部的專家來觀察的,也不需要他們的建議,組織中的人員在工作中可以自己進行科學研究,隨著研究的進行,知識的收集和應用就成為組織員工的一項日常工作,而組織的發展變革也就成為一種自然狀態,組織防衛的程度會減輕,組織員工不會再以不積極或不支持的心態面對變革,組織也不再需要耗費巨大的資源去推行變革。 阿吉里斯和舍恩認為,人們總是在設計自己的行動,在任何相互作用中,無論是作為一個領導者、追隨者還是觀察者,人們的頭腦中都會形成如何有效行動的計劃。他們把人們的這些計劃稱作為行動理論。實際上,這些行動理論就是如何有效行動的因果理論。因果推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和非常重要的一種推理方法,朔含(Y. Shoham)曾經指出:“如果在科學推理中普遍使用因果推理,那么這種方法就會完全支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判斷力。”人們會預測估計自己的行動所達成的結果及其意義,并依此來理解外在環境,而這些又會回過頭來引導他們的行動。當上述行動發生時,人們一邊檢視自己行動的有效性,一邊同時檢視自己對環境的理解是否恰當。 阿吉里斯和舍恩指出,既然人們不可能在每種情況下都重新設計他們的行動,那么,個人必須掌握一種能在任何情況都有效的行動理論。他們二人認為,人們的行動理論存在兩種:第一種是名義理論(espoused theory),即人們宣稱自己的行為所遵循的支撐理論,這種理論通常是以一種固定的信仰和價值觀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甚至自己也信以為然的理論;第二種是應用理論(theory in-use),即人們實際運用的行動理論,這種行動理論只有通過觀察人們的實際行動才能夠推斷出來。例如,一個領導,當他向員工宣布“我承諾尊重員工的自主性”時,他的名義理論是保障員工自主權的自治觀,但是,他的這種承諾行為所能夠推斷出來的行動理論,恰恰是與自治對立的他治觀。自主性本來是內在的,而外在的承諾和保證所增強的,正是與自主性背道而馳的依賴性。那么,員工聽了這個領導的承諾,他們也可能會躍躍欲試表現出某種“自主”,卻下意識會增強對領導承諾的依賴。阿吉里斯和舍恩發現,雖然人們的名義理論是千差萬別的,但大多數被研究者卻具有相同的應用理論。因此,名義理論與應用理論之間并不是一致的,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但人們一般很難意識到這種差距的存在。因為這種無意識也是被設計的,這種不一致同樣也是被設計的。例如,我們要批評某個人時,為了保持對方的面子,就要以委婉的方式掩飾這種批評;為了使對方不太難堪,又要使對方感覺不到這種掩飾(掩飾的掩飾);還要為了使批評者自己心理平衡,再把這種掩飾變得無意識化。人們因為使用這樣不自覺的習以為常的應用理論而在組織中產生了很多矛盾和難題,如果能把這些應用理論顯性化,就能解釋、預測這些矛盾和難題,也就有了改變它們的基礎。 以學術語言描述行動理論,往往會使其過于抽象。為此,阿吉里斯采用了大量實例來說明。限于篇幅,讀者如果有興趣深入了解,可參考阿吉里斯的《組織學習》第二版(張莉、李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阿吉里斯和舍恩發現,個體按照自己的行為方式行動,是因為他們從孩提時就一直接受著這樣的訓練,經過長久的社會化過程,已經將這樣做視為理所當然。人們從事某些行動其實并不是特別留意的。他們做許多事情是因為在孩提時代被訓練做它們,因為其他人也以同樣的方式行為,而且在他們的環境中這么做是常規性的。人們學習而形成習慣,進而逐漸發展出自動反應。但是應該注意,在通常情況下一個行動自發完成這個事實并不意味著它不是出于有意識的動機,人們的任何行動都是經過設計的。 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要想改變人們的習慣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大部分人很少會去思考自己的應用理論是什么,所以,當要求人們去想一想自己的應用理論時,不僅不合乎常理,也有違人們一直以來所熟悉的行為模式。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人們從不曾思考過自己與他人的應用理論,自然也就缺乏改善和發展它們的能力;同時,人們過去所學到的東西可能還會阻礙這些能力的發展。阿吉里斯與舍恩之所以重視建構應用理論模式的必要性,主要是因為這樣的模式可以幫助組織中的成員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以何種推理為基礎來行動的,使員工之間的互動溝通更有效率,提高組織的成效。 阿吉里斯提出的應用理論的模式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主導價值觀(governing values),是行動者必須滿足的價值觀,我們可將它們視為具有彈性的而且人們可以接受的一個范圍(acceptable range);行動者為了滿足主導價值觀,會采取一系列的動作(sequences of moves),即行動策略(action strategies),他們相信自己所采用的行動策略將會導致所期望的(intended)結果;但如果事實上結果偏出了原先人們所能接受的范圍,行動者就必然會針對這些并非其所期望(unintended)的結果給予主導價值觀及行動策略的反饋,重新設計并采取修正后的行動策略,直到將結果拉到令人滿意的范圍內為止。 在這個過程中,行動的結果不論是否是行動者所預期的,都是由行動者設計而來的,因為行動策略不只依賴行動者本身的應用理論,同時也仰仗行動者對行動接受者的應用理論所做的預設而來。 阿吉里斯在70年代,概括出應用理論的模式Ⅰ(Theory-In-Use ModelⅠ)。這個模式有四個主導的價值觀:①實現預期的目標;②收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③抑制消極的感受;④按照自己認為理性的方式行動。 從上述主導價值觀中,可以得出一套最普遍的行動策略:①在不鼓勵質疑的情況下提出自己的觀點;②評估他人的想法和行動以及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單方面保留自己的面子和他人的面子;③為自己正在試圖理解的任何事物尋找原因。可見,模式I的行動策略主要在于提倡、評價和歸因三個方面。不鼓勵質疑,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和權威;評估他人和自己的想法和行動,是為了行動的可行性;尋找原因,是為了滿足理性化的要求。這種應用理論模式,表現出的效果,是抑制、排斥人們對行動的質疑和檢驗,模式I應用理論下,人們的行動要求當事人進行防衛性推理,就是使用隱含狀態的不對他人公開的前提和推論進行因果推理,并且由這些前提和推論不斷檢驗他們的自利和自我封閉的論斷。用事例能說得更通俗一點,假如某個領導要指出員工的績效問題,他在表達時肯定先要假定這個員工對他的談話是否抗拒,而這個假定又是不能對員工公開的,不管員工的反應符合或不符合這位領導的假定,領導都要選擇最有利于自己的行為。該領導的這種行為,就是阿吉里斯所說的防衛性。而員工對領導的批評,也會用自己的理解來進行因果推理,這種推理同樣是不對該領導公開的,該員工的行為同樣是防衛性的。 當人們處于一個具有潛在威脅或困窘的環境時,很容易產生應用理論模式Ⅰ所表示的特征,即傾向于采取控制他人、保護自己的行動策略,并且將錯誤的責任都歸因到他人或環境的緣故,而非自己的緣故。采取這種行動策略可能會表現出這種防衛性,如隱藏自己對他人的真實評價,做出各種保留雙方面子的行為,盡可能避免造成使人困窘的情形,蓄意隱瞞事實,故意顧左右而言他,以及用一種不鼓勵別人探究的口氣等。這種行動策略的結果就是增加了組織中的誤解和不信任產生的可能性。另外,防衛性推理的應用還會抑制對防衛性推理本身的質疑,而此時,恰恰是個體與組織都需要有效溝通、公開檢驗和不斷改進的時候,不斷采用應用理論模式Ⅰ的行動策略,很可能會造成防衛性的人際關系與團體關系,造成彼此之間不信任,甚至發展為惡性競爭的工作環境。并且因為抑制了對防衛性推理本身的質疑,問題得不到糾正,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這樣的狀況必然會嚴重影響組織及個人的發展與進步。 為了幫助人們認識到應用理論模式Ⅰ中存在的缺陷和導致的嚴重問題,阿吉里斯針對“介入研究者”(組織內部的干預型研究者而非組織外部的中立型研究者),提出了另一種模式。即應用理論模式Ⅱ(Theory-In-Use ModelⅡ)。模式Ⅱ以人們的名義理論為開端,通過介入研究者的作用,使組織中的員工學習一系列新的技能和一系列新的主導價值觀,幫助員工把他們的名義理論轉換成實際的應用理論。其實,許多經理都程度不同地信奉模式Ⅱ的價值觀和技能,這一模式對他們來說并不是完全陌生的。阿吉里斯的貢獻在于通過模式Ⅱ提出了融合名義理論和應用理論的途徑。他指出,人們并不排斥他們的名義理論所確立的價值觀,但到目前為止,經驗表明,很少有人會不折不扣地按照他們的名義價值觀和技能來進行日常活動,即名義理論并不真正支配應用理論,而且人們通常也意識不到這種局限性的存在。 應用理論模式Ⅱ的主導價值觀是:①保證信息的有效性;②具有抉擇的自主權和自由度;③對自己的抉擇具有內在承諾,即為了檢錯與糾錯而對選擇的貫徹執行時刻保持監控。 從上述主導價值觀中,可以得出對應的行動策略。這種行動策略的核心是對名義理論和應用理論的吻合程度進行不斷驗證和糾偏,這就要求所有參與者可以共同分享設計與執行的權力,鼓勵彼此暴露出與對方相沖突的觀點,并在公開的場合中提出可被直接觀察到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說法、彼此互相驗證。 在模式Ⅱ中,要求人們進行創造性推理,這意味著推理的前提假定是明確的而不是隱含的,由這些前提得出的推論也是明確的而不是模糊的,最后結論的得出也是以獨立于行動者本身所使用的邏輯方式來進行檢驗的。這與防衛性推理截然不同,這里用的邏輯不是自己設定并自我遵守的,而是公諸于眾的。傳遞的信息不是混合的,而是清晰的。這樣的行動策略能夠公開解釋行動者如何做出評價或歸因,并表現出他們如何鼓勵其他人進行質疑和檢驗。因此,這樣做所產生的結果將有助于降低組織內防衛性的人際關系和團隊關系,并且賦予組織成員高度自由的選擇權,培育他們的創新性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模式Ⅱ會形成組織的漸進式改善,組織的改變是具有成效并與時俱增的。 阿吉里斯認為,雖然人們的防衛性推理是習慣性的,很難改變,但應用理論模式Ⅱ可以通過介入研究者的工作,幫助組織成員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推理過程和行為方式,發現其中的問題,并進一步學習如何在實踐中進行改變,即應用自己的名義理論,達到改變防衛性推理產生的矛盾狀態,實現名義理論和應用理論的一致性。也就是說,應用理論模式Ⅱ可以有效解決組織中存在的大量問題。 把應用理論分為兩種模式,僅僅是為介入研究者提供了一個相應的理論框架,如何進行研究設計,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并遵循由這些前提所確定的規則。①發現組織的應用理論與模式Ⅰ相一致的程度;②發現組織在處理阻礙性或威脅性問題時應用防衛性推理的程度;③發現組織的名義理論與應用理論的差距;④發現組織怎樣設計自己沒有遵守卻以為自己一直在遵守的行動規則,而且當事人沒有意識到行動規則不被遵守的事實,反倒以一種阻止發現這種差距和無意識的方式在做事。 要想與學者式的中立研究不同,就得另辟蹊徑。阿吉里斯和舍恩發明了一種行為科學的新型介入研究方法—“左右欄案例法”。在這個方法中,要求每個進行介入研究的員工設計一個案例,即用一段話描述一個主要的組織問題,并假定自己可以和組織中的任何人進行談話以解決這一問題,員工根據自己以往在組織中的工作經驗和人際交往經驗,想象出相應的話語來描述這次談話的內容以及自己所準備使用的行動策略,進而對防衛性加以檢驗。具體做法是:將一張紙分成左右兩部分,在右欄寫上自己準備怎樣開始談話,準備實際說些什么,接著寫上自己認為別人會有怎樣的反應,會說些什么;另外,在左欄寫上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觀點,以及由于各種原因而沒有說出的觀點和感受。兩相對照,立即就可以看出哪些是被隱藏起來的想法,而這種隱藏會產生什么樣的防衛效應,會與名義理論導致多么大的背離程度。這種方法的使用,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產生直觀的資料,表述出人們的真實想法和實際行動。它實際上是將人們的隱性推理方式公開出來,可以幫助人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推理和行動的。由此,可以為后續的改變和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這種對組織中應用理論的研究和改變,并非只有介入研究者來進行,被研究者也不僅僅是參與者,相反,他們應該是研究的主體力量,而介入研究者只是為組織及其成員提供一種理念上和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和鼓勵他們檢驗自己的推理過程和行動過程,創造機會引導他們將自己的名義理論轉化成應用理論,以解決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這種理念和方法最終會被組織及其成員完全接受和掌握。在以后的發展中,組織及其成員就可以自己進行這種“研究工作”,檢視組織中的問題,促進組織的發展,而不需要別人的幫助。這也是“行動科學”理論最為寶貴和最具魅力的地方,是阿吉里斯這位管理學大師對管理學發展的一項偉大貢獻。 阿吉里斯的“行動科學”理論,實際上蘊涵著這樣一種新的管理理念:人是具有自主能動性的,他們完全可以進行并勝任自我管理。所以,理解阿吉里斯的理論,首先需要明確,組織外部的咨詢者及研究者,甚至于組織內部的管理者,都不是管理的主體,對于組織成員來說,學者和經理的角色和任務,就是引導和激發員工自身作用的發揮,而非控制。其次需要明確,組織成員應自覺意識到他們自己在組織管理與發展中的主體性,設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并掌握實現途徑的自主權,可喚醒他們的積極性。正是這樣一種思路,把個人與組織的關系融合起來,也為阿吉里斯自己提出組織學習理論奠定了基礎。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