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中國企業如何與狼共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03:15 第一財經日報

  編者按

  站在2007年的門檻上,中國“入世”五年過渡期已經結束。“狼”真的來了!那么狼被我們同化了,還是把我們同化了?中國企業大踏步走出去“與狼共舞”,機遇與挑戰在哪里?圍繞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公司的戰略選擇和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不久前,在2007北大光華新年論壇(深圳)上,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招商銀行董事長秦曉、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發表了許多真知灼見。本報擇要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盡管我們某一類收入的金額可能是個天文數字,但這跟跨國公司真正的全球市場效率的導向準則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投資者需要的不是低風險、低收益,而是經過風險過濾的股本回報率

  秦曉:理性對待“走出去”

  很高興與北大師生一起交流。我兼職很少,也比較低調。有一位美國金融學家講,如果一個企業的CEO經常出現在媒體封面和各種活動場合,就要盡快把他的股票賣掉。(笑)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走出去”,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問題。“走出去”有兩個主體:一個是政府,一個就是企業。

  首先,在政府方面,我覺得“走出去”定位到戰略高度是不太恰當的,它應該屬于政策層面。中國還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政府的主導作用很大,一旦把“走出去”當作政府戰略,大家就有一個響應不響應號召的問題。比如最近有一個兄弟企業,監事會主席總結工作時,說有一條你們做得不夠,沒有響應政府號召“走出去”,這就把企業的問題政治化了。

  當然,國家應該建立政策框架和服務機制。比如說外匯使用要增加便利,審批應該增加便利,做一些信息提供或者服務培訓,這是國家要做的事情。

  在企業層面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跨國企業的行為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原來的跨國企業主要是市場驅動,我在這里建廠投資,占有這個市場;現在變成資源配置效率的驅動,如果中國的土地、電力、勞動力比較便宜,我就把廠設在中國,可能原料不在中國,產品也不賣到中國。這就是全球資源配置效率導向。所以說,我們的企業從“走出去”,再到成為跨國企業,還有很漫長的路。盡管我們某一類收入的金額可能是個天文數字,但這跟跨國公司真正的全球市場效率的導向準則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我覺得,總體上應該鼓勵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模式,做商業決定。但是,第一,這個事情要和政府行為區別開。第二,企業也要做更多理性思考。

  馬蔚華:市值超匯豐,頭腦要清醒

  最近大家比較推崇《世界是平的》這本書。在全球信息很透明、全球資源統一配置的情況下,一個企業獲取全球資源比較簡單了。但全球經濟的變化,也使企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不可預測。一個企業獲得外部信息很簡單,獲得優勢也很簡單,但失去優勢也很容易。一個企業具有優勢的周期會越來越短。

  當初我們費了很大勁搞一網通、一卡通,都是領先的。但曾幾何時,我們用了5年,別人可能用5個月就趕上來,以往不可能發生、想不到的事情都會出現。

  我們和世界級銀行的差距在縮小,但現實的差距還很大。在資產收益率方面,我們國內的銀行僅為0.59%,遠低于去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平均0.9%的水平。所以,當我們國內上市銀行的市值超過匯豐和花旗的時候,頭腦一定要清醒。

  實際上,我們和境外這些大企業的差距還遠遠不只是在指標上。我覺得我們的差距首先是經營理念,過去的銀行是“速度情結,規模沖動”,小的都想干大的,大的都想干成巨大,而不考慮資本充足率。第二,體制。銀行雖然上市了,但制度改革還遠遠不是商業銀行本身應該有的制度。第三,風險。我們過去是控制風險,風險越低越好,但效益也比較差。實際上,投資者需要的不是低風險、低收益,而是經過風險過濾的股本回報率。所以,現在單純控制風險已經遠遠不夠了,主要要管理風險和經營風險。第四,人才激勵不到位。楊元慶的位置,外國人拿的錢比他多五倍,沒人說,他拿比別人少五分之一,有人還譴責他。第五,創新能力。我覺得比數字更重要的是這幾點。

  張育軍:透明,就不會有大的風險積累

  我是做證券市場、資本市場的。我有個基本觀點,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與創新,緊緊同資本市場聯系在一起。為什么通過資本市場能夠推動企業創新,推動技術創新?這里有7個機制在起作用。

  1.對企業的評價機制。企業是好的壞的,投資人用腳投票,給你一個合理的定價。比如走向國際化,對有的企業,投資者給予了積極的評價。但也有很多引起爭議的例子,從聯想到TCL。TCL當年發行股票的時候,市場比較差,是每股4.5元發行的,現在牛市,股價3元多。對于企業家來說,領導是很難監督的,群眾也很難監督,靠資本市場監督。CEO在企業里很難聽到特別真實的意見,但每天打開你的市場行情,看一下你的股票反映,基本上會判斷人們對你的行為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所以資本市場對企業家的評價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2.規范的發展機制。進入資本市場有一套規范,要求你必須規范,要達標。達誰的標?達《證券法》、《公司法》的標,達交易所上市規則的標。這樣,你就必須把企業轉變成現代企業制度。

  3.風險分擔的機制。投資肯定有風險,投資十個企業,不可能都成功,資本市場可以分擔風險。作為投資者不怕你有風險,關鍵是要有一個風險識別的機制。這塊不是聽企業家說,也不是聽管理團隊匯報,要看信息披露,要看專業人士的定價。

  4.產權保護。在亞洲文化當中,道德風險是很大的,經常把企業財產盤走了,資產的安全性沒有保證。資本市場提供一個產權保護機制,使得你的產權非常清晰,有多少錢,這個錢在每季是怎么變化的,它的來龍去脈非常清楚。

  5.激勵約束機制非常明顯,不管是董事長也好,總裁也好,他的年薪、他的報酬、他的社會地位緊緊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同上市公司的市值聯系在一起。

  6.示范作用。通過資本市場的廣泛示范,誰做得好,誰做得壞,一目了然。哪些企業好,市場會排隊。有多少股票漲幅兩倍?有多少股票漲幅一倍?有多少股票還下跌了?在資源配置當中,通過示范作用,將好的與壞的、初等生和優等生區別開來。

  7.資本的定價。如果是不上市的時候很難定價,上市以后,企業按市盈率定價、按內涵價值定價,它的價值會完全不同。過去我們企業定價按凈資產,按成本投入,現在改為按市場定價,不管有多少凈資產,不賺錢,凈資產的價值為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不管凈資產有多少,不管凈資產少得多么可憐,只要給投資者帶來回報,這是硬的。

  從我們建立的已有資本市場來看,應該說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現在看還不夠,在中國的經濟轉型與發展當中,還要大發展。需要建立多種資本市場體系。傳統金融下發展的經濟,不管是日本還是歐洲國家都面臨很大的困難。而靠直接金融支持的國家,經濟發展都生機勃勃。張維迎老師講過很多話,我記住了一句,他講“一個透明的社會和一個透明的企業,本質上是不會有大的風險積累的”,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通過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來建立一個透明、公正、風險分擔的經濟發展體。我們資本市場的市值占GDP的比重還不到50%,而美國資本市場的市值占GDP的比重為130%~150%,所以我們今后發展的空間是巨大的。 [支持:2007北大光華新年論壇(深圳);文字整理:《第一財經日報》深圳記者站]插圖/蘇益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