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消費資本化的理論原理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8:17 新浪財經
應光榮 消費價值論 政治經濟學從商品價值開始討論問題。而我們還要進一步,結合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來討論商品價值問題;并把生產與消費的結合,作為研究商品價值問題的前提。 從以人為本的觀點看,商品價值的根據,在于人的價值。而人的根本價值在于,人是目的。對于人的目的來說,生產與消費二者是手段與目的關系。而消費作為有目的的行為,對于指導生產,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生產與消費之不可分離,猶陰與陽不可分離,這是由人目的的統一性決定的。 工業革命,造成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歷史性分離。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的生產力,再一次把消費者拉回到生產者面前,讓生產者近距離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從而在實踐中推近了以人為本的復歸。相應地,經濟學回到需求本身進行研究,也就不再只是需求經濟學的任務,而是整個經濟學本身現代化的要求,是人的復歸的要求。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才能理解提出消費價值這個問題的意義。 消費價值,是價值 (生產價值)的反向概念。 消費是指消費者通過獲得產品、服務和體驗而得到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的滿足的過程。消費價值是指消費本身創造的價值,包括直接動機滿足的價值、消費者的社會必要消費時間消耗,以及消費對于實現生產目的的貢獻。消費價值與效用概念的區別在于,效用強調欲望的滿足,而消費價值強調目的的滿足。消費價值強調以下三個層面的價值滿足: 第一個層面,是直接動機也就是欲望的滿足。欲望的滿足,較多表現為物質追求和產品消費,也就是生存目的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更多屬于勞動者自我復制的簡單再生產。 第二個層面,是社會需求,也就是對于需求增長本身的滿足。直接的需求,不僅可以滿足自身,而且可以帶來需求價值的增長。消費價值可以象利潤那樣獲得增值,是消費資本化理論的理論特點;而消費價值的社會性,是其價值基礎,這是消費價值不同于效用的主要特點。 第三個層面,是自主需求。也就是與自主勞動對應的個性化需求。自主需求價值,是需求價值從抽象回到具體的表現。自主需求更多通過體驗需求得到滿足。它的測定,既不是根據基數效用方法,也不是根據序數效用方法,而是根據將社會必要消費價值與個性化消費價值相互錨定的方法確定。 但是在價值論中,需求價值的社會性質和自主性質,還只是潛在的存在,還隱伏在需求價值的最一般的規定之中。 在供求平衡的均衡價格中,消費價值與生產價值,在量值上是相等的;但消費價值與生產價值的方向相反。 消費價值不是獨立于生產價值的另一種價值:消費價值不過是生產價值的倒影;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生產價值不過是消費價值的倒影。生產的價值在于創造合目的性的對象;消費的價值在于耗盡(consumation)合目的性的對象以實現目的,或者說達到目的的滿足。 價值,就其自然含義來說,無非是系統有序程度。系統的有序程度,一般用熵來衡量,生產的價值在于增加負熵,而需求(消費)的價值在于增加熵。供求平衡,就是發生在經濟活動中的熵減與熵增之間的平衡。 當然,熵增與熵減,要以人的目的為根據。人的目的是太極,熵的增減是兩儀。熵減超過人的目的的限度,就會造成生產危機,即生產過剩的危機;熵增超過人的目的的限度,就會造成過度消費。對人類經濟活動來說,社會系統的熵增與熵減狀態,只有達到與環境的可持續、可循環的匹配時,人的目的才是充分合理的目的。否則,人類的主觀目的,就會與自然歷史的客觀目的發生矛盾。 正如(生產)價值與使用價值,是人與對象物之間關系的抽象。對消費來說,消費價值,與其對象物--使用價值也存在同樣的關系。具體消費通過使用價值表現,抽象消費通過消費價值表現。 具體消費價值,是勞動者直接的具體個人動機的滿足,它們彼此之間,存在種種不可通約的差異,但也存在種種共通之處。抽象消費價值,是這種共通性的價值抽象,是由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確定的價值,這一點非常重要。 正是抽象消費這個概念的提出,使具體消費的社會意義得以浮現;并且使消費與消費之間,可以產生交換關系,從而為消費增值提供社會化的價值基礎,這是傳統經濟學的理論盲區。抽象消費概念的提出,進而為消費資本化提供了理論基礎,而且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當商家局限于自己的商場對商品打折時,他不自覺地依據的,是具體消費概念;但當商家進行跨商場的打折時,他必須具有抽象消費的概念,并且通過一定的中介形式表現出來,以便在不同商場的不同使用價值間,進行消費貢獻的社會化比較。 需求價值,從本質上來說,不僅僅表現需求與需求之間的個別的相對關系,而且表現為全社會范圍內需求的相對關系,這就是需求的社會化關系。生產價值與消費價值,可以通過“轉形”,完成彼此之間的相互轉化。 通過使用價值的交換表現的社會價值,是交換價值。它既可以表現為生產價值,也可以表現為交換價值。在均衡狀態下,生產價值與消費價值是相等的。但在非均衡狀態下,二者之間存在量的矛盾。價格是交換價值在中介形式上的量的表現。 人們通常用貨幣這種中介來表現生產價值,通過以貨幣單位表現的價格,來顯示交換價值的實際價值量。中介作為調節手段,也可以圍繞社會生產目的,對實體經濟本身發揮調節作用。 但是,我們不能單純地指望貨幣和金融系統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還應允許或鼓勵其它信用方式的中介,特別是能表現消費增值制度安排的中介方式,介入消費價值的表現。 消費的一般等價物,是“消費貨幣”或“信息貨幣”。這里說的貨幣,并不是真實的貨幣,而是一種影子貨幣,它對應的是一些部分充當貨幣功能的信用形式,包括消費中介,或消費交換的一般等價物。 以消費價值表現的國民收入,稱為消費國民收入。它的公式是Y=MV。消費國民收入等于消費貨幣價值量與消費貨幣價格水平之積。消費量是存量,消費價格是比率,共同合成消費收入這個流量。 消費資本化 消費增值,是消費的擴大再生產新創造的價值,是消費以一定倍數擴大消費創造價值的過程。消費增值的價值所在,是對于社會生產目的的社會化實現。并非任何消費的倍數增長,都是具有價值的。只有以總供求相等為轉移,消費的擴大才具有實質意義。消費擴大的倍數,就是消費系數。它是消費的“利率”或“存款準備金比率”。 新古典經濟學對于消費的理解,只是一種利己的占有。而且這種利己還不具有增值性。消費者要獲得增值,只能把消費轉化為儲蓄,即要靠否定消費本身來實現。消費不可能通過自身,獲得超越自身簡單再生產的價值。 以人的本質為基礎的消費社會性表現在,經濟發展是擴大再生產與擴大再消費的統一。沒有消費的擴大再生產,就沒有生產的擴大再生產。 等價交換只是消費的簡單再生產。其中的消費不是投資行為,而只是有效消費價值(購買力)與使用價值之間的等價交換。打折只是原有價值的再分配,屬于消費等價交換范疇。消費增值是消費的擴大再生產。消費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是消費資本化。即把消費作為投資,獲得消費資本剩余價值回報。只有對于商品打折行為,加以消費資本貨幣利率的調節,才能進入消費增值和消費資本化領域。 消費資本化的根據,首先是消費者主權。消費者與生產者一樣,擁有對擴大的再生產和再消費的剩余的索取權。其次,只有消費者與生產者在資本層面取得平等地位,才能在生產目的上保持穩定均衡。第三,消費就是投資,消費的投資價值表現在,消費的倍增,可以對生產的倍增,起到價值實現意義上的平衡作用,從而使生產價值的增值,得到更充分的實現。 “消費者剩余”是由馬歇爾首先提出的。當然,馬歇爾所說的消費剩余,還只是交換中的剩余,而不是由擴大再生產帶來的消費剩余。真正的消費增值,是從消費的擴大再生產中獲得的。 消費增值,就是消費的擴大再生產中增進的價值。擴大再生產不可能是無目的的擴大再生產,一定是有社會生產目的根據的生產。這種根據,就存在于消費的社會性發展,消費層次的提高,消費的增值之中。 消費的擴大再生產,在宏觀上通過消費乘數得以加強。消費乘數,是指消費增加一單位引起國民收入增長多少單位。消費乘數,表現了消費增值對于國民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其乘數就是增值的宏觀倍數。 在主流經濟學中,只有生產方面的資本投入,可以獲得剩余;消費只具有交換意義,不具有投資意義。在消費資本化理論中,消費與生產具有平等地位,既可以作為交換行為,也可以作為投資行為。消費資本與生產資本一樣,可以帶來剩余。 以信用形式發生的消費增值,是以實體經濟中的消費增值為基礎的。而貨幣形態、中介形式或其它虛擬符號形態的虛擬經濟,為消費增值提供了現實的實現條件。貨幣形態的消費增值,既可以通過真正的貨幣形態實現,也可以通過與消費內在相關的信用形式實現。 在現實中,并不存在一種真正的消費貨幣銀行,來發行真正的消費貨幣。但是,這不等于說,不存在與消費貨幣的實際功能相當的影子消費貨幣。在流通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已經出現了充當影子消費貨幣功能的信用中介服務形式,以及充當影子消費貨幣銀行的信息中介平臺。 我們首先定義消費貨幣收入為消費貨幣數量M與消費貨幣價格水平N之積。再將消費貨幣區分為非增值與增值兩類。 非增值消費貨幣M1,相當于消費的現金,主要功能是交換中介,起一般等價物作用;增值消費貨幣M2相當于消費的存款,主要功能是增值,起消費資本貨幣作用。 非增值消費貨幣價格N1,相當于消費的現金價格水平,主要功能是調節交換中介的流通速度,相當于存款準備金比率的作用;增值消費貨幣價格N2相當于消費的利率,主要功能是調節消費資本化增值的比率,相當于資本貨幣利率作用。 目前,在現實中還沒有一種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真空的消費貨幣。因此這里說的消費貨幣,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說,相當于影子消費貨幣。消費貨幣的特征,是它可以承擔貨幣的兩個影子功能。 第一個功能,是交換媒介的功能,即消費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功能。在現實商業運行中,商業企業提供的消費中介服務,在某種意義上,正在創造這種意義上的消費貨幣。 第二個功能,價值尺度的功能,即消費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利用自身的數量調節和價格調節手段,進行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之間,商品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價值轉換的功能。 消費現金貨幣,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但不具有增值性,不享有消費利息。消費儲蓄貨幣,流動性受到限制,但具有增值性,可以享有消費利息。二者的區別在于是否能夠帶來剩余。是否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消費者可以在流動性偏好和增值之間,選擇對消費貨幣的利用形式。 消費資本貨幣價格N,不是指消費產品的貨幣價格,也不是指貨幣價格水平,而是指消費資本貨幣的流通速度,即消費資本的價格水平。消費資本貨幣價格水平(N),是一種影子貨幣價格水平。 首先,消費貨幣資本價格水平N的經驗意義,在于決定用戶抽象消費價值作為消費投資,即忠誠于某一商品產品的消費,可以得到多少返利回報。 其次,消費貨幣資本價格水平N由“信息銀行”或“消費銀行”(實際由企業中介承擔)決定,它相當于利率或存款準備金比率的作用。 第三,消費貨幣資本價格水平,可以用來從消費的角度調節總供求。當供大于求時,提高(消費貨幣)價格水平,可以膨脹消費;當供不應求時,降低價格水平,可以收縮消費。 在不存在消費利息的條件下,消費貨幣資本與消費貨幣現金沒有區別。消費處于等價交換之中,不產生剩余。或者說,消費只是簡單再生產和自我循環。當總供給大于總需求時,應提高消費“利率”,放大需求倍數;當總需求接近總供給時,應降低消費“利率”,縮小需求放大倍數。這與用利率調節生產資本的道理是一樣的。 (稿件來源:品牌對話)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