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中國式管理批判二十四:孫大午的千年孤獨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9日 14:38 中國管理傳播網
張羿 揮之不去的中國文化情結阻礙了孫大午的創新。大午集團的“君主立憲”,表面上看來轟轟烈烈,實際上卻是一種不可復制的過渡模式。歷史的進步將使大午模式成為一道凝固的風景。 “君主立憲”:不可復制的過渡模式 孫大午“君主立憲制”的基本內容是:大午集團設立“三會”,即監事會、董事會和理事會。監事會主要由家族成員組成,對董事會、理事會進行監督,但是監事會無權決策,也沒有任免董事長、總經理的權力;董事會由企業內部人員選舉產生的董事組成,行使企業的投資等決策權,但是無權干涉經營;理事會由分公司一把手組成,執行董事會的決策,行使經營權。 按照孫大午的想法,大午集團的“三會”要共同制定一部企業內部“憲法”,實行三權分立,即決策權、經營權和監督權相分離。企業的產權歸他和妻子劉惠茹所有。 作為中國家族企業向非家族治理邁進的一種有益嘗試,孫大午的“君主立憲”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放到整個知識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變革的背景中,大午集團的實驗盡管具有自身的創新性與合理性,仍然是一種個別的不規則行為,并不能代表中國民企變革的整體趨勢,即民企變革的普遍規則與最佳模式。 為什么大午模式是不可復制的?因為它是大午集團獨特條件的產物,而這些條件并不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或在其他企業中具有普遍性的因素。 促使大午集團嘗試“君主立憲制”的獨特因素有以下幾點:一、2003年的“大午事件”使孫大午考慮萬一自己出事,大午集團如何掌控的問題;二、在孫大午的后人中,暫時還沒有人有能力領導大午集團;三、孫大午的家族成員在公司中太多,股份化很難平衡每一個親人的利益;四、大午集團地處河北徐水,很難吸引一流人才。如果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就等于把產權讓給平庸的人才,這是孫大午所無法接受的。 以上任何一個條件如果改變,都可能不會出現孫大午的改革。首先,孫大午如果不遭遇意外,就根本不會考慮企業繼承風險的問題。如果孫大午已經有合適的接班人,也不會考慮“君主立憲”。孫大午自己就承認,如果他的兒子現在具備足夠的能力,就用不著“君主立憲”。如果公司中沒有那么多的親屬,孫大午也不會顧忌親人相爭的問題,因此,就不會采取“君主立憲”的方式避免內部紛爭。最后,如果大午集團能夠聚集一流的知識型員工,這些員工自身的價值以及獨立的個體意識,也許會迫使孫大午考慮員工持股制度,而不是“君主立憲”。 因此,就大午集團的各種特殊條件而言,孫大午推行“君主立憲”制雖然是理性的,但未必是最科學的。而“君主立憲”盡管是國外、國內都未出現過的模式,也并非意味著它具有驚天動地的革命意義。實質上,這只是中國家族企業面臨繼承危機時,所選擇的一種改良行為。中國經濟界和媒體對此事的熱心,如果是出于對孫大午個人獨特人格的尊敬,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出于對“君主立憲”模式的推崇,則是不理性的。 作為一個優秀的和獨特的企業家,在孫大午身上雖然沒有那種對權力的迷戀,但仍然有濃厚的家族意識。因此,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鞏固自己家族的權力,并不是真正的家族企業社會化。不論是與李嘉誠還是與施振榮相比,孫大午的家族企業社會化都是十分表面的、不徹底的。 大午集團的所有資產都歸孫大午夫婦共同擁有。孫大午對內是所有人,對外是承擔無限責任的責任人。大午集團的董事會對外無法代表集團,對內不是實際控制人,董事長也不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大午集團實際的控制人,仍然是孫大午一人。 因此,孫大午的“君主立憲制”,是基于企業內部特定因素而設計的,也許只適合大午集團自己。它只是古典公司向現代公司過渡的狀態,是大午集團自身內部管理發展方向的一種嘗試,沒有任何法律意義。 孫大午的實驗可以說是典型的中國環境下的產物,但我們不能因此說大午集團采取的是“中國式管理”。因為,孫大午的改革不過是中國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變遷的一種特殊現象,并不具有廣泛復制的價值。當然,在大午集團的不規則變革中又透露著某種趨勢和規則,這就是家族企業治理非家族化的現代企業變革大勢及規則。而一旦大午集團的非家族治理向縱深變革,所謂的“中國式管理”色彩更將蕩然無存。 “君主立憲”與儒家文化 孫大午先生剛直不阿的性格,以及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主義精神,都是對儒家優良傳統的繼承,在當今中國十分可貴。但正是由于揮之不去的儒家情結,同時也導致了孫大午先生的局限。 孫大午對儒家文化的推崇帶有一種孤獨而執著的色彩。他信奉孔子“敬鬼神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把現世人生做好,信奉做好人難一定做好人,做好事難一定做好事,做好人好事有好報。他信奉“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應該說,孫大午先生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思想境界。 然而,孫大午先生獨尊儒家的傾向顯然有些過度了。從2005年開始,《孫大午行思錄》被印刷裝訂成冊,供大午集團職工內部傳閱。其中大部分是對儒家文化的宣揚。在大午學校,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每天的早讀都是讀經時間,教師帶領學生背誦《三字經》。 為了使儒家文化成為大午集團的精神支柱,孫大午甚至還在大午集團建了一座“惠儒亭”。孫大午的夫人叫劉惠茹,孫大午認為她為了自己的事業含辛茹苦,就建了一座小亭,但是把含辛茹苦的茹改成儒家的儒。孫大午的這種做法,顯然有讓儒家文化與大午精神合一的用意。 儒家文化確實有很多寶貴的內容。但在儒家文化“天下大同”崇高理想的背后,卻同時存在著阻礙這種崇高理想的“家文化”。事實上,“君主立憲”與孫大午先生的儒家文化情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孫大午先先生推行“君主立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其為民眾謀福利的崇高理想,然而根本上仍然在維護家族利益。難以割舍的家族情結,束縛了孫大午的創新精神,使得他的“變法”本質上只是一種改良。因此,儒家文化既成就了大午集團,也是大午集團今后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內在障礙。大午集團與儒家文化的關系表明,以純粹的中國文化很難構筑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的創新管理體系。儒家文化并不能使大午集團構筑出可以復制的中國式管理模式。 大午模式VS蒙德拉貢合作社模式 實行“君主立憲”并不是孫大午的最終夢想,而只是實現夢想的手段。孫大午的最終夢想之一,就是通過自己企業的努力建一座大午城,讓人們很祥和地生活在一起。按照他的構想,2008年的大午城應當是一座“就業人口3000到5000,居住人口達到1萬,年產值可以達到3至5個億”的小城鎮。現在,大午集團所在的“大午村”居住人口大約6000,其中三分之二是大午學校的學生和教職員工,集團的年產值約為1.5個億。 孫大午開始大力興辦教育是在1998年。在國有企業正忙著甩掉“企業辦社會”的包袱之際,作為民營企業的大午集團卻主動給自己戴上了“枷鎖”。大午集團不僅辦教育,還辦醫院,還要為職工解決住房問題。孫大午希望,可以讓大午村里的人都住得起房子、看得起病、孩子上得起學。 大午集團的理想不僅難能可貴,而且對探索市場經濟與社會公平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事實上,在西方市場經濟的環境中,早就有類似的模式存在。這就是位于西班牙北部巴斯克自治區一個山區小鎮的蒙德拉貢合作社。 蒙德拉貢合作社被國際合作聯盟譽為“當代合作運動的典范”,早在20多年前,就引起各國經濟學家的廣泛關注,紛紛對其進行考察、研究,很多國家和組織也都到蒙德拉貢學習、考察。 由耶穌會牧師唐?喬斯等人發起的蒙德拉貢合作社,成立于西班牙二戰后經濟恢復期的20世紀50年代。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蒙德拉貢已發展成為一個工業、金融、流通、教育、科研、社會福利為一體的綜合性合作制企業集團。公司下設工業、金融、銷售三大集團,有97個合作社,近3萬名社員。蒙德拉貢年銷售收入60億美元,資產超過100億美元,年利潤逾4億美元,整體實力居西班牙十大集團之一。而同樣以合作制建立的蒙得拉貢勞動人民銀行是西班牙五大銀行之一。 對比大午集團和蒙德拉貢合作社,先拋開文化因素不談,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蒙德拉貢的一整套機制遠比大午集團的“君主立憲”制科學和完善。蒙德拉貢合作社模式的成功及其優于大午模式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蒙得拉貢實現了合作制原則與市場經濟的統一,其合作制優于大午集團的“君主立憲”制。蒙德拉貢堅持合作制基本原則,又把人人參與企業管理和團結一致作為發展的基礎。具體原則包括:自由加入,遵守章程;民主管理,利益共享,決策遵循“一人一票”制;堅持勞動者主權;資本合作處于輔助從屬地位,資本積累與個人貢獻掛鉤等。如果說蒙德拉貢模式是一種后現代管理模式,則大午模式則是一種從古典管理到現代管理過渡的模式,兩者的差距是明顯的。 合作制使蒙德拉貢合作社社員既是勞動者,又是所有者。通過建立個人資本帳戶,使產權明晰化,社員必須交納股金,作為勞動合作的啟動資本。股金進入個人資本帳戶,記息不分紅,股息年息10%左右,比銀行利率高2-3個百分點。入股的標準是提供一個就業機會所需資金的10%,或者一年的人均工資,凡不能一次繳納的,可在兩年內補齊。早期合作社社員初始股本為1000美元,現在已超過10萬美元,最高的達到20萬美元。個人股本增加主要靠稅后利潤按勞分配后滾動增長,稅后利潤分給個人后不拿走,全部轉入個人資本帳戶。個人股本金歸社員所有,留企業使用,個人不能任意提取,只有到退休或調離時才退還本人。個別需要提取的,經過批準可提取不超過30%的個人資本。個人資本帳戶的建立,解決了“主人兩手空”的矛盾,使員工既是勞動者,又是所有者;既享有決策權,又享受收益權。 第二,蒙德拉貢的資本積累模式優于大午集團。蒙德拉貢也象大午集團一樣并不是靠吸引外部資金,而是靠自身滾動積累。但蒙德拉貢合作社的資本積累模式更加完善。蒙德拉貢按照團結合作、建立人人參與的利益共同體的合作思想,在提留公積金以后,實行凈利潤資本化,用于擴大再生產。稅后利潤的分配中,先提取20%的合作儲備基金(公積金),歸合作社統一占有和使用;再提取10%的教育基金,既用于合作社的培訓教育,又支持社會教育;其余70%主要用于擴大個人資本,按崗位分等級量化到個人資本帳戶。這樣,形成資本積累的三大渠道,一是社員入股的啟動資本,二是不可分割的公積金,三是量化到人按份所有的儲備金,所有權歸個人,占有使用權歸合作社。在蒙德拉貢合作社沒有百萬富翁,但是社員感到在這樣一個團結合作、共同致富的利益共同體中,很幸福很自豪。大午集團的目的也是共同致富,建立和諧社會,但在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機制上卻遠沒有蒙德拉貢成熟。 第三,蒙德拉貢在教育和培訓方面比大午集團更實際更科學,其結合企業實踐的教育培訓體制為世界各地所推崇。蒙德拉貢的教育主要是針對成人的。蒙德拉貢建立了教育和文化聯合會,成立了學生合作社,建立了成人教育中心和管理干部培訓中心,創辦了蒙德拉貢大學。蒙德拉貢還建立了三個技術研究中心,其中伊克蘭研究中心已成為西班牙最富盛名的應用研究中心。 第四,蒙德拉貢實現了生產合作、消費合作、信用合作的結合。1959年,蒙德拉貢獲得政府支持,建立了為合作企業服務的勞動人民銀行。這一點,大午集團在目前中國的體制下是無法與之相比的。蒙德拉貢銀行是由合作社結盟建立起來的二級合作社,投資者就是合作社及廣大社員,按股份投資組建,按合作制管理,實行成員大會制,成員包括:銀行職工,參加結盟的合作社以及合作社的社員代表。經過幾十年發展,蒙德拉貢合作銀行已成為西班牙五大銀行之一,資本已達到70億美元。合作銀行是合作企業的金融后盾,不僅實施創業的“促進、支持和工程服務”,還對困難企業,降低貸款利率,并幫助企業扭虧增盈。蒙德拉貢合作銀行目前已開始國際信貸業務。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可以看見,蒙德拉貢合作社與大午集團一樣,不僅辦企業,也辦教育、辦金融、辦社會福利。以合作制的聯合公司為依托,在一個偏僻的山區小鎮上,蒙德拉貢實現了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而這正是大午集團的終極夢想。 蒙德拉貢合作社模式的核心是勞動者所有制。這種明晰的產權模式與現代企業的產權模式是不同的,是私有制與公有制的統一,事實上則是一種新的公有制,屬于一種典型的后現代企業產權模式。蒙德拉貢的成功,是因為它不僅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環境,還在現代企業制度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因此,可以作為一種模式在世界各國探索復制的可能。而大午模式,由于受制于多種特殊的條件,在體制創新方面不具備真正的前瞻性,因此,即使在中國,也很難進行推廣,甚至能否延續下去都未可知。 大午城?巴別塔與孫大武的千年孤獨 從文化角度來看,蒙德拉貢合作社的成功與基督教背景不無關系。不僅蒙德拉貢的創始人是耶穌會牧師,合作社成員同樣大多具有共同的信仰。而大午集團的困境在于,孫大午試圖將自己的理想建立在純粹的道德之上。 孫大午先生是一個道德境界值得欽佩的企業家。在中國,孫大午如同一棵生命的種子,使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希望。儒家思想對孫大午影響深遠,實為難能可貴。而所謂的儒商在孫大午看來就是“道德經商”。 然而,由于秉持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等觀念,孫大午先生過于相信道德了。他深知“儒家文化是我的一種信念所在,而不是信仰所在。信仰是崇高的,需要奉獻。儒家文化不是崇高的,它是道德的。這個社會是由道德支撐的,因為人們生活在道德的基礎上才產生了信仰,沒有道德的社會是不會有信仰的。” 遺憾的是孫大午先生錯誤地判斷了道德與信仰的關系。實際上,不是道德產生信仰,而是信仰成就道德。在缺乏信仰的前提下,以道德去構筑美好的理想是終歸要失敗的。 《圣經》創世記十一章描述,大洪水之后,挪亞的后代來到示拿平原,用泥土燒制的磚建造巴別城和巴別塔。這是人類第一次用磚,并用磚代替了石頭。道德就是人造的磚,而石頭則是超越道德的真信仰的象征。 上帝看到人用泥土燒制的磚來造城和通天之塔,怕人類因此會依賴自己的文化和道德,而更加驕傲地背棄上帝,就變亂了人的語言,使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因此,不要過于相信自己的文化與道德,是《圣經》中非常重要的啟示之一。而孫大午以及無數中國優秀的企業家們,還沒有真正認清信仰與道德的關系。 孫大午說:“當我沒有傷害任何人而被無端毒打、暗殺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耶穌的故事,我原諒和寬容了所有加害于我的人,為周邊的鄉親就業、上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帶動許多人脫貧致富。” 不過,遺憾的是,目前孫大午先生并沒有真正領會耶穌“故事”的偉大意義。孫大午先生是一個令人敬佩的企業家,以某些人的觀點來看,他甚至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家,因為他不愿意茍且,不愿意賄賂別人。大午集團秉持儒家精神,主張仁愛、人性關懷、孝道,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員工在大午集團就待不下去。以孫大午先生的身價與地位,他的父親卻在企業撿垃圾。不是他不孝順父親,事實上他的家庭關系非常融洽。但是孫大午認為他父親撿垃圾掙來的錢也是光榮的。孫大午的思想境界在中國確實非同一般。 然而,孫大午先生固有的局限性,仍然是未能超越中國文化。曾經沸沸揚揚的“鞋套事件”就暴露了孫大午先生的局限性。孫大午先生喜歡接觸各種思想,并且也接觸過基督信仰,但還沒有真正領悟。如果有一天,孫大午先生真正了解了基督精神,就會明白自己之所以會在“鞋套事件”上耿耿與懷,是因為還缺少十字架的精神。十字架之路乃是借由基督超越的生命,殺死人類天然生命中的“己”,使人性在與神性的調和中得到拔高和超越。“己”就是“自我”,一個否認“自我”并被神性拔高的人,是不會有那么多的“刺”的。 而在中國文化中,道德不過是把人包裹起來,雖然外面的行為可能很高尚,但內心卻仍然被“罪”所轄制。這里的“罪”并不是指殺人放火,而是以自我中心為特征的“自尊”所導致的易怒、敏感、對立、嫉妒、恨惡等非理性情感。這限制了孫大午先生把企業做到更高的境界。 我相信,孫大午先生如果有一天能夠扣開信仰之門,也許會拋棄建造巴別塔的虛妄。那時,孫大午先生說不定會在大午集團發動一場超越“君主立憲”的全新的變革。大午城也將不會成為一個現代巴別城,而是一個可以和蒙德拉貢媲美的真正的和諧之城。 在對“君主立憲”的實踐與超越過程中,孫大午先生將不僅擺脫中國式管理的幽靈,也將歷經一個民族的千年孤獨與真正解放。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