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活力企業
喜歡百度的100個理由
只要你做出成果,在百度就會被承認。你不會為應付復雜的人際關系倦怠,值得。
本刊記者 鄧羊格
“有問題,百度下。”這句名言在天涯BBS上高居十大流行語第四位。2005年,“百度”正式由一個名詞轉變成了一個動詞。
在中國,百度受人追捧,因為,它一夜間創造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300位百萬富翁。
在美國,百度受人尊敬,因為,在美國,Google幾乎就是搜索引擎行業中不可戰勝的代名詞。
到百度采訪過程中,《中外管理》雜志記者多次被提醒:不要問有關百度員工財富的問題。顯然,百度人更希望自己被尊敬,而不是艷羨。
百度的員工有活力嗎?
被央視評為“2005年度最佳雇主”的百度現有員工1400多人,平均年齡27歲,有著充沛的體力和智力。而互聯網行業又日新月異、變化萬千、充滿了機會和挑戰,百度人的工作就是一個搜尋寶藏、創造奇跡的過程。
環境的確能使人產生變化,40多歲的百度人力資源總監魯靈敏,雖然在百度被稱為“老魯”,但他卻放棄了“老”者應該有的持重,和周圍人談起自己在百度的工作總是眉飛色舞。
原在聯想漢普做咨詢的魯靈敏最初見百度COO時,是想看看是否有人力資源方面的咨詢機會,不想卻被百度人從上至下的激情而感染、為搜索行業的盈利模式和發展空間而眼前一亮,最后決定應聘百度已“搜索”很長時間的人力資源總監職位。
事實上,百度已聚攏了中國搜索引擎行業里90%的優秀人才。誰都知道,這是為什么。因為,百度走的是一條共同致富的路,百度所在行業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但是,只有這兩點,能持久凝聚人心嗎?能讓人始終保有激情嗎?百度的回答是:不能。
目標導向vs.簡單管理
“找×××嗎?噢,你最好九點半以后再打,通常他會這個時間過來。”你電話百度找人,通常百度前臺會這樣告訴你。
“你是否希望由自己來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你是否希望當自己想玩游戲或上BBS時,不必小心翼翼地躲開老板?你是否希望可以隨時找公司的任何成員,包括總裁來討論任何問題?”這是百度的招聘廣告詞。
百度是目標結果導向的考核文化,員工實行的是彈性工作制,百度不希望員工把時間耽誤在路上,今天你上班晚了,也許是因為你前一天晚上通宵達旦地工作。魯靈敏說:這個行業需要敏銳的創新性,不需要太多禁忌。而且,百度人有任何想法和創意,均不會受時間、空間及人員級別的限制,有時可以在網上,也可以在辦公室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討論自己的想法。
有一位工程師說:“在百度,累,這是真的。因為這個行業每一天每一刻都在變化,想獲得認同,就必須付出很多努力。但是,只要你做出成果,在百度就會被承認。你不會為應付復雜的人際關系倦怠,值得。”
成長空間vs.主動貢獻
為什么大家愿意聚在一起為一個和自己的利益不相關的話題,主動貢獻智慧呢?魯靈敏說:百度發展非常迅猛,對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招聘到優秀的搜索行業人才,還是很難,畢竟行業太新,所以百度一直希望在內部找到一些優秀的人。如果一個人只對眼前的工作盡力,很難給別人帶來增值,這個人也就會漸漸被人遺忘。通過參與別人的機會,使自己獲得不同的知識面,使自己對很多問題理解更深,具備各種能力,個人才能在百度快速地發展起來。
2005年11月3日晚舉行的北大百度校園宣講會上,百度CEO李彥宏發表了一席極具誘惑力的話:百度剛成立時,除了技術副總裁劉建國是北大副教授外,其他工程師基本上都是實習生,尚未畢業。而正是憑借他們在國內學到的專業知識功底和對搜索引擎的熱愛,這批人已經成長為百度的技術骨干。 李彥宏甚至舉例說:“7月1日,對于大部分大學生來說可能仍然沒有畢業,但是在百度,一名實習生已經被提升為高級產品經理,負責整個貼吧產品,管理60多人的團隊。因為這名大學生在大三實習期間,即表現出了良好的潛力和能力。”
自我發現vs.內在驅動
并不是所有的年輕人到一個新興行業,就一定會興奮起來。在招聘時,百度人力資源部和相關業務部門會幫助應聘者分析:你是不是一個愿意接受挑戰、有很強應變能力的人。你是否具備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因為我們的工作沒有經驗可循,我們是行業的主導者,更需要去引領市場。
百度一直認為:一個員工的活力不僅要靠外力施與的壓力,更重要的是靠內在驅動力。內在驅動力,使一個人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保住飯碗,更重要的是使自己更加出類拔萃。
領導魅力vs.坦誠溝通
據說,在百度,李彥宏經常被員工挑戰。李彥宏卻說:這是他很向往的一種公司文化。因為他原來在美國做工程師的時候,也很喜歡這種文化。只有這樣的文化和環境,才能充分發揮大家的創造性。他始終覺得一個人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所以當有人來挑戰他的時候,他并不覺得對他是一種不尊重,相反他認為這個員工很敬業。因為李彥宏是一個能接受說真話、接受挑戰的領導,所以其他高管被別人挑戰時也會想:李彥宏都不在乎的話,我們也沒有什么好在乎的。
在百度,沒有一個人在任何場合稱呼李彥宏董事長或總裁,而是直呼其英文名“Robin”。許多進入百度的員工,對公司最為滿意的,是公司的寬松氣氛。對任何人都只需直呼其名。在工作時,與上司均是平等的,不需要任何誠惶誠恐,可以對上司“仗義執言”,甚至可以對李彥宏面紅耳赤——但相反,李彥宏從來不會直接持相反意見,而只是提問。當把問題搞清了,結果也就有了。
人文關懷vs.壓力管理
生活環境、競爭壓力等因素,使越來越多的白領精英陷在亞健康的狀態中,不能自拔。
百度在盡力幫助自己的員工遠離這種狀態。
2005年,百度以10萬年薪加期權的優厚條件為員工招聘“健康輔導師”,幫助員工治療“硅谷綜合癥” 。“硅谷綜合癥”流行于從事互聯網工作的IT人群,發病原因是長期在電腦屏幕前工作,工作壓力大,長期腦力支出過度,缺少鍛煉等。主要癥狀是:經常腰酸背痛,手指、腕等關節疼痛;記憶力明顯衰退;脾氣暴躁、焦慮、窘迫癥、緊張等。
最終成功應聘的是一位30多歲的軍醫,他是某醫院高干病房的主任醫師。他的主要職責是保障百度員工能身心健康地工作,告訴員工正確的健康知識。小到幫助你調節坐姿、幫助你購買藥品、熬制中藥、監督你適時爬山,充當員工的“家庭醫生”;大到要適時進行心理方面的輔導,緩解員工的焦慮。
百度還為應屆畢業生解決進京戶口,并承擔所有的費用;從學生與公司簽訂三方協議開始,他的所有事宜均有專人負責辦理,并隨時解答學生在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疑惑:從介紹公司的各種工作流程,到如何租到合適的住房等,都會提供“一攬子服務”。
每天清晨公司為員工準備了可口的早餐,中午為大家提供豐盛的自助午餐,冰箱中總是放滿了為夜晚加班員工充饑的食物。百度明亮寬敞的辦公區中飄散著咖啡的幽香。
百度極其重視團隊合作,在每個月為每一個員工都設有team building預算。此項預算專門用于部門活動,作為員工會餐、郊游、卡拉OK等活動之用,使團隊成員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增進相互了解,在工作中更加默契、在生活中相互關照。公司每個季度都組織野外拓展、旅游、度假村休閑、年會等大型活動。
物質保障vs.成就感
百度在全面薪酬管理上做得也很細致。
比如:為解決應屆畢業生的后顧之憂,入職的當月公司就為其購買補充商業醫療保險;公司還提供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補貼及帶薪假、培訓、股票期權。商業醫療解決了員工日常門診治療的費用,各項社會保險給員工提供了長期的保障,員工工作滿一年后就可享受公司的帶薪假期,每個正式員工都會得到一定數量的公司期權股票。
公司為了表彰表現優秀的員工,設立了“最佳百度人”、“極度之星”、“杰出貢獻獎”、“最佳協同獎”、“百度創新獎”等獎項。獲獎的榮譽員工將會得到旅游、期權、現金等的獎勵。
有相當一部分的百度員工即使現在就此不再工作,也將衣食無虞,但是百度人并沒有因為富有而放棄追求。按馬斯洛的人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們會更加專注于追求精神層次上的需求,比如成就感。
還有100個理由
年輕人總是過于貪心。百度人以為:一個人喜歡一份工作、一家公司,要能說得出100種理由。在百度內刊《簡單》上,就精選了百度100位員工喜歡百度的100個理由。
這里簡要地摘錄幾條,對你是否有啟發呢?
“總裁夠帥,項目夠棒,技術夠新,思路夠活,團隊夠鬧,BUILDING夠多。”
“穿拖鞋上班、上QQ聊天,和一幫牛人共同創造歷史,還有什么能比這更讓人心動?”
“出門在外,聽說你是百度的,羨慕眼光像舞臺上的追光燈聚焦在你身上,整個人都飄了。”
“和Google、微軟等偉大公司賽跑,過癮。”
“可以不為工作而工作,手上的點滴工作每天都讓幾千萬人受益,幸甚至哉!”
“我喜歡簡單,所以我喜歡百度。”
……
喜歡百度的理由,就是這個公司竟然有100個讓人喜歡的理由!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