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管理的包容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6日 20:05 《培訓》雜志 | |||||||||
文/曾仕強 包容性不是含含糊糊的鄉愿,也不是清清楚楚的莽夫。含含糊糊人人厭惡,清清楚楚卻人人害怕。 中國式管理的標準,眾所周知,就是“合理”。我們所贊成的,是合理的部分,所反
西方人說“是”即是“是”,說“非”即為“不是”。中國人說“是”的時候,含有“不是”的成分,而且范疇可能變成“不是”。 這種包容性和變動性,西方人很難理解,更不容易接受。用數學公式來表示,即為:合理的“是”=合理的“不是”,把等號兩邊的“合理的”去除,便成為:“是”=“不是”。同理可以類推:“要”=“不要”,“參加”=“不參加”,“反對”=“不反對”……我反對,只不過表示“我反對應該反對的部分,至于那些不應該反對的部分,我還是不反對”。只有這樣,才叫做合理。同樣的情況,我不反對,也是在表達“我不反對不應該反對的部分,那些應該反對的部分,我也是反對的”態度。由于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合理或者百分之百不合理,所以我們既不贊成也不反對,其實已經充分表達了我們“贊成應該贊成的部分,反對應該反對的部分”,也就是合理的審慎態度。 孔子主張“孰可孰不可”,便是依據下列的公式: “可”=“不可” 換句話說,任何道理都應該配合時空的條件,才能夠判斷其為“可”或者“不可”。不應該脫離時空,就來下定判斷。目前的情境為“可”,不久,時過境遷或者人事有所變動,很可能變成“不可”。 我們還原本來的面目,應該是: 合理的“可”=合理的“不可” 意思是:合理的部分可=不合理的部分不可。 我們是把每一樣事理,安排在妥當的層次。比如,“說實在話”,在基層員工,意即有什么說什么,不要隱瞞,更不能欺騙。說得難聽一些,就成為“既然沒有說得妥當的本事,那就有話實說,讓大家去判斷好了”。基層員工,為什么有話不愿意公開說,不就是害怕萬一說得不妥當,后遺癥十分嚴重!一句“不會說話,閉嘴就好了。不說話沒人會把你當啞巴”,如果說不好,便吃不了兜著走了。基層員工的習慣,是有事情偷偷地向直屬主管報告,至于要不要說,要怎么說,悉由主管做決定,一方面表示忠誠,不與主管搶功勞,一方面則是自己的本事不可靠,不如交由上級去處理,以求安全。 可是到了中層主管,已經不是單純的有話直說,而是要求“同一樣事情,必須說得妥當一些”,也就是“說得大家都聽得進去,不致惱羞成怒而橫生枝節”。有很多事情,原本很容易商量辦理,就是因為“他為什么要這樣講”而憤怒,甚至衍生怨恨,反而造成很難克服的障礙。同樣一句話,說得委婉一點,保留一些,客氣加上謙虛,往往有意料不到的收獲。 到了高階層,往往自己不說,卻要中層主管去說。說得好自己有功勞,說得不好趁機加以教訓。看不懂的人,會大罵其為陰險,奸詐。其實是表示能用人,不與部屬爭功,并且在職場上培訓人才,看看部屬能不能在溝通方面有所精進。當我們自己如此這般的時候,我們會往好處想,認為自己有容乃大,允許部屬表現。當別人這樣處置時,我們卻往壞處想,這也是另一種包容性,警惕自己這樣對待部屬,不應該心存不良,才合理。 由此可見,無論說與不說,或者采取什么樣的說法,都是可行的途徑。這種眾多選擇的包容性,使我們必須多方學習,時刻警惕,勤動腦筋,以求權宜應變。 包容性的意思,是將所有想得到的代案(彼此可以互相代替的方案),全都列舉出來,安排在妥當的層次,而不加以排除。我們還要時常提醒自己,最好的方案往往就是自己所沒有想到的那一個。因此經常保持謙虛的態度,多聽、多看、多看、多問,排除成見和歧見,不要先入為主,以期包容各種不同的意見。尋找出此時此地真正合理的那一個,才算是克盡己責,問心無愧。 管理者的謙虛,表現在多問問題,多提疑難,而少表示意見。因為管理者一旦有所表示,就非常不容易聽見不相同的意見。那些在上司面前坦白說出相反意見的勇者,我們應該特別加以注意,姑不論其動機為何,至少在溝通藝術方面,缺乏修養。主管真心要聽部屬的意見,只要不提意見,卻能夠把自己的意見隱藏起來,變成合適的問題,便可放心地讓部屬先說。。接下去看他們怎樣說,用不著鼓勵大家有話直說,而且要明說,以免弄得自己承受不了,反而惱羞成怒,造成僵局。 既然具有廣大的包容性,希望聽取不同的意見,為什么不嘗試打開大門,讓大家暢所欲言呢?這種問題,顯然是深度不夠,經不起推敲。因為言論自由的結果,勢必造成賢士袖手旁觀,劣幫反而驅逐良幫,受害最嚴重的,還是管理者。我們經常看見所知不多的人,喜歡侃侃而談,說出許多似是而非的言論。知道得愈多,必然由于愈小心而顯得不敢多言,其實是不敢亂言的表現。若是管理者表示支持,那些侃侃而言的勇者,心中不服,如果不識相而力爭,又將如何?主管為了表示雅量和氣度,采取開放的方式,讓部屬自由競爭,那就更加難以判斷。因為賢士大多深明禮讓、和諧、不爭的道理,如果加上不忍心使年輕人下不了臺,實際上也是居于自己會老,總有一天年輕人會成熟,所以說到差不多便不再堅持。除非主管支持,通常不方便再據理力爭。 敬老尊賢的倫理,便是居于這種實際情況和可能演變,多求防患,才提出來的要求。若非如此,老者或賢士,大多寧愿袖手旁觀,并不急于和大家一爭長短。 包容性并不是現代所常論的多元化,它不能違反宇宙定于一的自然規律。現代的多元化,意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然各有見地,而且彼此必須互相尊重,不能否定對方,請問還有什么公義真理可言?多元化變成混雜化的美化名詞,實際是雜亂無章,理不出一個頭緒。再怎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時此地,必然要有一個合理點,否則怎么做出決定?當局者迷,所以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決策者必須突破盲點,以旁觀者清的態度,做出合理的抉擇,務求定于一,大家才有辦法步調一致,產生堅強的執行力,而奮勇向前。 多元化是必須的,因為多元是宇宙生長的動力。有多元才有矛盾,有矛盾才能產生變化,有變化才能夠生生不息,持續發展。多元是制造矛盾的動力,然而種種矛盾,不能夠對立、沖突,以免造成毀滅。最好是互相包容,和諧協調,因時空的變化而隨時出現合理點,以維持動態的平衡,也就是定于一的合理表現。 包容性不是含含糊糊的鄉愿,也不是清清楚楚的莽夫。含含糊糊人人厭惡,清清楚楚卻人人害怕。我們比較推崇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心中有數,口下留情。我們常說不要造口孽,要積口德,便是指此而言。 說到大家明白的地步,就不要再說,再說下去并不會有好結果,不是惹得聽者惱羞成怒,便是逼使聽的人全力反擊,當然沒有好處。現代所倡導的公開化、透明化,實際上都應該適可而止,不應該過分以免造成反效果。公開到差不多,透明得差不多,效果往往最好。 包容性的功能,主要在尊重所有的人,給大家面子。因此受尊重、有面子的人,必須格外愛惜自己的面子,既不能亂說,也不應該多說。凡事視當時的情況,說到差不多就好了,停下來看看對方的表情,再決定下一步要怎么走。有往有來,才能夠產生往來頻繁的順暢溝通,否則大家都不說,只聽某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說,危險性很大,必須提高警覺,趕快打住,以免釀成大禍。 受尊重、有面子,最好的方式便是自律和守份。自己約束言行,絕對不能逾越分寸。致使原來尊重我們的人,忽然翻臉無情,來個傾盆大雨,讓我們不知所措,那才是自討苦吃。 多元化是免不了的現象,如何在多元當中,做出此時此地的一元選擇,這才是包容性的必要條件。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見,自己卻能夠負責任地做出決定,抱定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才是真正的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