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決策能力的高下,深刻影響著企業的成敗。正確的選擇越多,企業就能走得越遠,而一旦在重大抉擇面前行差踏錯,企業就可能從此走上一條不歸路。
文/彼得·德魯克
管理者的任務繁多,決策只是其中一項。管理者在決策時通常并不需要花很多時間,
但決策卻是身為管理者特有的任務。所以決策問題值得做特別的討論。決策有五個要素:
1、 要確實了解問題的性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解決。
2、 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換言之,應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
3、 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么,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后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
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5、 在執行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了解問題的性質
有效的決策人首先需要辨明問題的性質:是一再發生的經常性問題呢,還是偶然的例外?換言之,某一問題是否為另一個一再發生的問題的原因?或是否確屬特殊事件,需以特殊方法解決?倘若是經常性的老毛病,就應該建立原理原則來根治;而偶然發生的例外,則應該按情況做個別的處置。
按問題的發生情況來說,細究起來,不只有“經常”和“例外”兩類,一般可以分成四類:
第一類,是真正經常性的問題。發生的個別問題,只是一種表面現象。
第二類問題雖然是在某一特殊情況下偶然發生,但在實質上仍然是一項經常性問題。
第三類問題,才是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
真正偶然性的例外事件實在少之又少。但是,一旦發生時,我們必須自問:這究竟是一次“真正的偶發事件”,還是另一種“經常事件”的首次出現?這也就是我們要介紹的第四類問題:首次出現的“經常事件”。
除了上述第三類“真正偶發的特殊事件”之外,其余三類均需要一種“經常性的解決方法”。換言之,需要制訂一種規則、一種政策或一種原則。一旦有了正確的原則,一切類似問題的解決就將易如反掌。換句話說,問題再度發生時,即可根據原則去處理了。只有第三類“真正偶發的特殊事件”才必須個別對付,沒有原理原則可循。
有效的決策人常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來確定問題的屬性。如果類別錯了,其決策必為錯誤的決策。
我們常犯的錯誤,便是誤將“經常問題”視為一連串的“偶發問題”。換言之,沒有了解問題癥結所在的基礎,其結果自然是失敗與無效。
另一種常犯的錯誤,是誤將真正的新問題視為舊病復發,因而仍舊應用舊原則。
第三種常見的錯誤,是對某些根本性問題的界定似是而非。
最后一種錯誤,是只看到問題的部分,而沒有看清全貌。
一位有效的決策者碰到問題,總是先假定該問題為“經常性質”。他總是先假定該問題是一種表面現象,另有根本性的問題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問題,不會只滿足于解決表面現象這類的問題。
即使問題確實是偶發性的,有經驗的決策者也會先懷疑這是不是另一項新的經常問題的首次出現。
所以,一位有效的決策者,第一步總是先從最高層次的觀念方面去尋求解決方法。如果公司資金不足,他不會馬上想到發行最容易售出的債券。如果他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有賴資金市場的協助,他會創造一類新的投資人,設計一種也許目前根本還不存在的大眾資本市場的新證券。如果公司的各部門主管都非常干練,但是不肯聽命,他也不會馬上想到殺雞懲猴,而會從更根本的立場建立一種大組織的觀念。
考慮邊界條件
決策的第二個要素,在于確實了解決策應遵循的規范。決策的目標是什么?換言之,最低限度應該達成什么目的?應該滿足什么條件?用科學的術語來說,這就是所謂“邊界條件”。一項有效的決策必須符合邊界條件,必須足以達成目的。
邊界條件說明得越清楚和越精細,則據此做出的決策越有效,越能解決需解決的問題。反過來說,邊界條件不夠明確,則所做的決策不論看起來如何了不起,都肯定是一項無效的決策。
有效的管理者明白,一項不符合邊界條件的決策,肯定是無效和不適當的決策。不符合邊界條件的決策,有時比一項符合“錯誤的邊界條件”的決策更加誤事。當然,不符合邊界條件,與符合錯誤的邊界條件,兩者都是錯誤的決策。不過,邊界條件錯了,還可能有修正的余地,仍可能成為有效的決策。如果根本與規范相反,那就往往難于補救了。
事實上,我們對邊界條件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這能提醒我們一項決策什么時候應該拋棄。
在各種不同的可能決策中要識別出哪項決策最危險(所謂最危險的決策,就是勉強可行的決策,惟有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才可能達成的決策),也必須了解邊界條件。幾乎每一項決策都有其意義,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探究必須滿足的規范時,便可能發現各項規范有互相沖突的情況。這樣的決策縱然不能說是不可能成功的,最多也只是大致可能成功而已。若成功需寄望于奇跡,則問題不是奇跡出現的機會太小,而是我們不能依賴奇跡。
不過,對重要的決策而言,要確定邊界條件和提出規范,光靠“事實”是不夠的,還要看我們如何理解問題,這是一種充滿風險的判斷。
任何人都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事實上任何人也確實會做出錯誤的決策。但是,任何人做決策,都不能不顧及邊界條件。
研究“正確”的決策是什么
決策的第三個要素,是研究“正確”的決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為人接受”的決策是什么。人總有采取折中辦法的傾向,如果我們不知道符合規范及邊界條件的“正確”決策是什么,就無法辨別正確的折中和錯誤的折中之間的區別,最終不免走到錯誤的折中的方向去。
那是在1944年,我第一次承接一件最大的管理咨詢項目時得到的教訓。
當時我負責研究通用汽車公司的管理結構和管理政策,斯隆先生是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開始工作的第一天,斯隆先生便請我到他的辦公室,對我說:“我不知道我們要你研究什么,要你寫什么,也不知道該得到什么結果,這些都應該是你的任務。我惟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將你認為正確的部分寫下來。你不必顧慮我們的反應,也不必怕我們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為了使你的建議容易為我們接受而想到折中。在我們公司里,談到折中,人人都會,不必勞你駕來指出。你當然可以折中,不過你必須先告訴我們什么是‘正確的’,我們才能有‘正確的折中’。”
斯隆先生的這段話,我認為可以作為每一位管理者做決策時的座右銘。
關于決策是否容易被他人接受的問題,如果老是要考慮如何才能被他人接受,又怕他人會反對,那就完全是浪費時間,不會有任何結果。世界上的事,你所擔心的往往永不出現;而你從來沒有擔心的,卻可能忽然間變成極大的阻礙。這就是說,如果你一開頭就問:“這樣做恐怕別人不肯接受吧!”那你永遠不會有結果。因為在你這樣考慮時,通常總是不敢提出最重要的結論,所以你也得不到有效和正確的答案。
化決策為行動
決策的第四個要素,是化決策為行動。考慮邊界條件,是決策過程中最難的一步;化決策為行動,則是最費時的一步。然而打從決策開始,我們就應該將行動的承諾納入決策中,否則便是紙上談兵。
事實上,一項決策如果沒有列舉一條一條的行動步驟,并指派為某某人的工作和責任,那便不能算是一項決策,最多只是一種意愿而已。
若要化決策為行動,首先必須明確無誤地回答下面幾個問題:誰應該了解這項決策?應該采取什么行動?誰采取行動?行動應如何進行,才能使執行的人有所遵循?特別是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問題,通常最容易被人忽略,以至于即使有了結果,也是災難性的。
決策行動還必須與執行人員的工作能力相適應。
建立一項信息反饋制度
決策的最后一個要素,是應在決策中建立一項信息反饋制度,以便經常對決策所預期的成果做實際的印證。
決策是人做的,人難免會犯錯誤。再了不起的決策,也不可能永遠正確;即使是最有效的決策,總有一天也是會被淘汰的。
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總統時,他的前任杜魯門總統曾說:“可憐的艾克,他是軍人,下達命令后必有人執行;現在他要坐在這間大辦公室里了,只怕他發布命令之后,一件事也做不成。”
為什么美國總統發布的命令不能貫徹,這不是因為軍事將領比總統的權力更大,其實是因為軍事組織早就知道僅僅發布命令是沒有用的,必須同時建立反饋制度,可以檢討命令的執行。而最可靠的反饋,卻在于親自視察。然而當了總統,通常只能批閱報告。批閱報告有什么用呢?在軍隊里,長官發了命令,總得親自檢查命令的執行,至少也得派遣代表去檢查,而不會坐在總部等候報告。這不是說軍人不信任下屬,而是經驗告訴他們,“報告或溝通”不一定靠得住。
這就是為什么營長常到食堂去親自品嘗菜肴的道理。照理說,他只要看看菜單,指示一番就可以了。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總是要自己到食堂去,看看他的官兵究竟吃些什么。
自從電腦問世以來,這個問題更加重要了。因為有了電腦,決策者和執行者之間的關系可能更加疏遠。所以,如果管理者老坐在辦公室,不到工作現場,他和實際情形必將越來越脫節。電腦處理的只是抽象資料,抽象資料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之后才是可靠的。否則,電腦必將引人走入歧路。
若想了解賴以做出決策的前提是否仍然有效,或者是否已經過時,只有親自檢查才最為可靠。而且,這種前提遲早是要過時的,因為現實絕不會一成不變。
我們看到許多早該修改的措施始終沒有修改,其原因主要就是管理者不肯親自去了解情況。企業的決策如此,政府的政策也是如此。
我們需要組織化的信息作為反饋。我們需要數字,也需要報告。可是如果反饋不能反映實際情況,我們又不肯親自察看,那么我們缺乏有效性也就不該怨誰了。
以上所述,就是決策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