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組織學習大師彼得·圣吉
本刊記者 李 源
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一書,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過去二十年來五本最有影響的管理書籍之一,他本人也被稱為繼彼
得·杜拉克之后,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大師。
2004年11月,彼得·圣吉曾在北京接受過本刊專訪,時隔一年,這位管理大師在學習型組織上的觀點有何發展?在對中國企業有了更多的觀察之后,他如何看待中國企業在建立學習型組織上的優勢和劣勢?帶著這些問題,本刊再一次將彼得·圣吉請到讀者面前。
每個組織都是學習型組織
《中外管理》:作為學習型組織理念的創始人,您如何定義一個學習型組織最顯著的特點?
彼得·圣吉:請記住,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組織都是學習型組織,真正的區別就在于學習型組織程度的深淺和快慢。一個學習型組織的特點是:(1)專注,(2)熱情和能量,(3)關系的質量,(4)思想的質量。
1.專注:一個學習型組織會有一個有深遠意義的愿景,這個愿景觸及到每個層面、每個員工的能力。比如:如果這個組織是商業組織,它希望僅僅是收回投資獲得利潤,那么這個愿望只是他們的績效指標,而不是愿景。愿景最終要問這樣一些問題:我們為誰服務?我們為誰存在?如果我們離開這個世界,誰將懷念我們?
2.熱情和能量:熱情一定跟員工的感覺和投入到工作中激情有關。對愿景有深刻理解的員工,會感覺到工作是跟他個人息息相關的,而不只是停留在組織層面。
3.關系的質量:一個學習型組織會創造一種環境,在這里,員工相互信任,懂得為人之道。他們能自覺地幫助別人,是因為在他們的腦子里有“相互”這個概念。
4.思想的質量:在很多方面,思想的質量是學習型組織最微妙的一個層面。在這樣一個組織里,員工不僅僅對問題的表象做出反應,而是“修復”問題。他們追尋問題的起因,他們充滿好奇,敢于提出質疑,不論做任何工作他們都會持續地提問,而只有這樣才能有持續的利益,否則只能是簡單地解決問題,而留下深層的隱患。
《中外管理》:那么學習型組織將怎樣幫助企業成長?
彼得·圣吉:在某種程度上,團隊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因為工作永遠是團隊機能的結果。團隊可以是正式的團隊,也可以不是。對團隊最簡單的定義是:“一群互相幫助去完成一項工作的人。”在這個意義上,團隊永遠是一起工作,而最終,組織的成長必然來自團隊工作的成長能力。
《中外管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在哪里?
彼得·圣吉:在我的專著里提到了很多關鍵點,在此不加贅述。我想強調的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依賴于每個層面的領導都勇于承擔義務,去發展他們自己和他們所在團隊的能力。“學習能力”的3個核心為發展學習型組織提供了目標和框架:它們是發展熱情,深入的交流和反應質量,以及對復雜事件的理解。(參見《斯隆管理評論》1990年的文章《領導的新工作》)
有一顆“贊賞”和“質疑”的心
《中外管理》:您曾多次訪問中國的企業,在您的中國之行中,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您認為在建立學習型組織上,中國企業有那些優勢和弱點?
彼得·圣吉:我相信在中國文化里有濃厚的學習熱情。我相信一個一生都在學習的人的內心,一定充滿了感激之情。當然這不僅僅指在學校期間。我也相信在中國文化中對“關系”有很強的傾向性。人們對相互關系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而且他們認為工作產生的生產力和快樂同等重要。這都是中國文化中的優勢。
同時,人們要善于找到“贊賞”和“質疑”間的平衡,這對于一個員工在一個學習型組織里是否能發表意見相當重要,它能讓人坦白和誠實。
我經常注意到中國人對此有些抗拒,但他們也明白坦白的重要性,并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是,只是表達觀點還不夠。你必須不斷學習如何表達你的想法的方式,能讓別人對你的假設提出質疑。這要有一顆“贊賞”和“質疑”的心。開誠布公,同時希望別人也能如此,去挑戰我們自身和別人的思想。這對于全人類的文化都是難點,中國人也不例外。
同時,中國近代史,包括但不只是近50年給中國人帶來了一些影響,讓中國文化中有了過度謙恭的傾向。在某些程度上,這些傾向扭曲了傳統,混淆了道德。傳統中國文化中的謙虛是指放低自己的想法,但并不畏懼權威。但是這些誤解導致了人們對權威的絕對崇拜,而非誠懇地承認自己思想的局限性。這又回到了如何在“贊賞”和“質疑”間尋找平衡。
這種對權威的絕對崇拜形成于中國“文革”時期,人們對自己的言行非常謹慎。現在無論中國人學習什么,都要盡可能找到個人和集體之間的平衡,就像要找到強烈個人意志和對他人的尊重的平衡,而不管他們身處何等位置。
困難將永遠存在
《中外管理》:我們想知道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難點在哪里?當一個組織發展他們的學習能力時,通常會遇到哪些困難?您有什么建議?
彼得·圣吉:建立學習型組織有很多挑戰,即便取得進步它們仍然存在。這些挑戰發生在各種層面,對個人的,人與人之間的,或者對組織的。對于個人,我們必須鼓起勇氣,并對兩點做好思想準備:1.我們到底在乎什么?2.我們并不知道所有的答案。這兩個挑戰會體現在對個人能力和工作態度的考核當中。
同時,這些挑戰也會出現在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這時候,組織中的人就要彼此建立信任,但是在此之前他們還要建立坦誠和公開的環境。“最初的挑戰”包括目標的清晰化,以及對那些提升組織技能的人的幫助。同時也需要領導對于那些勇于改變自我的人提出及時的表揚。
一旦開始建設學習型組織,更大的困難也會隨之而來,那就是更多組織內的人發現他們也需要反思和更加開放,而非只是領導人。這也將成為考核系統的問題,通常考核系統不能表現出提高學習帶來的效益,而只是反映學習的成本。
最后,某些員工對學習過分的熱情,會讓他們被孤立起來,造成“信徒和非信徒”的問題。這些都是一個學習型組織要面對的挑戰,也許還有更多更細小的問題會在組織進步的同時不斷地浮現出來。
總之,要發展一個組織的學習能力,組織要檢視自身的戰略發展、評估和業務結果的基本進程,定義他們支持學習的真正意圖,而非只是驅動領導者的直接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