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 > 正文
 

美國企業何以取得成功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04:30 第一財經日報

  報紙帶給我們沒完沒了的有關美國企業的負面新聞。安然事件昭示的是謊言和掠奪,而通用汽車的重組則彰顯了美國傳統制造業的消亡。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的評論家們都一致認為,充斥著美國經濟領域的腐敗,從會計服務到非應急醫療服務,終有一天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然而,美國公司內部發生的一切卻勢頭良好。盡管人們對通用汽車當年主宰全球汽車工業的時代還充滿了懷戀,然而事實上美國公司的全盛時期卻很可能正在當下。

  追溯起來,這一全盛時期最早始于1995年。而之前20年間,美國工人生產率的增長速度遠低于那些來自日本和歐洲的競爭者,之后10年間,美國勞動力生產率的增長則已超出了這些國外對手。標準普爾公司提供的資料數據顯示,美國公司的資本回報率已將日本、法國和德國的公司拋在了身后。

  其他衡量標準也給出了同樣的答案。直到上世紀90年代,管理類書籍還充斥著日本的流行語,而早期的克林頓政府對德國的“學徒制度”也敬畏有加。現如今,從星巴克到寶潔,從

蘋果到思科,大部分公司典范都來自美國。2004年及2005年,《金融時報》發布的年度最受尊敬公司排行榜上,進入前15名的美國公司都不下12個。

  我們還可以看看斯坦福大學的尼克·布魯姆(NickBloom)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約翰·范·雷南(JohnVanReenen)建立的有關管理質量的數據庫。他們對732家中等規模的美國和歐洲公司進行了調查,以最佳的管理行為為標準,衡量了這些公司的管理流程。結果是:美國公司,包括那些在歐洲擁有分支機構的公司,在管理上都比歐洲公司更勝一籌。事實上,美歐公司之間生產率上的差距,將近一半緣于美國公司更為優秀的管理。

  這種優秀從何而來呢?首先,美國公司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相對來說,美國幾乎沒有能讓公司藏身其后的貿易和管制壁壘,因此運作不良的公司要么趕快自我調整,要么很快破產。拿

零售業來說,沃爾瑪和Target這樣的公司能夠毫無阻礙地在全美范圍內拓展自己極為高效的物流體系——至少在最近一股反常的反沃爾瑪運動興起之前,情況確是如此。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歐洲和日本有一張覆蓋很廣的分區法規(zoninglaws)網,死死纏住了那些高效的零售商的手腳,卻保護了那些向顧客超額收費的、效率低下的公司。

  美國公司更為優秀的第二個原因是對家族企業長子的合理冷淡。布魯姆和雷南說,在法國和英國,父親將家族企業傳給長子的可能性比美國要高出五倍。這種反精英的做法并不總會催生好的經理就不足為奇了。所以,盡管最好的歐洲公司在管理上與最好的美國公司不相上下,但歐洲二流公司卻有著沉重的包袱,而美國公司則根本沒有這樣的問題。

  然而,競爭和精英之說還不足以解釋美國公司的優秀。美國經濟一貫有這些優勢,但并不是總能擊敗外國對手。說美國人比歐洲人工作更努力也不足以解釋這一點,因為生產率數據表明,美國人的每小時產出量依然在不斷提高。以美國更具“活力”和“創造力”來解釋美國的優秀,不過是給我們試圖解開的謎團重新貼了標簽罷了——換句話說,并沒有真正回答我們的問題。

  最好的解釋可能是美國的企業文化尤為適應當前的挑戰。美國企業并不特別擅長勸服工人提高生產率——這一點對全盛時期的德國和日本來說至關重要,但美國企業很擅長管理服務工作者和知識工作者:用科技裝備他們,授予他們高度的獨立性,根據工作業績計酬。因此,當前這種去中心化的“網絡”企業時代也正是美國的時代。

  此外,美國的商業文化與全球化完全契合。美國的管理人員和MBA課程學習中有很多有才干的移民,因此美國的經理們認為在多元文化的公司中工作非常正常。而移民又與自己的祖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美國人在建立全球

供應鏈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亞洲與拉美的精英相互競爭以進入美國的大學,回到自己的國家后,他們更愿意進入當地的美國公司而不是德國或日本公司工作。

  因此,從制造業到服務業的轉移、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弱化了公司等級的信息科技的興起,等等所有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當前這個“美國時刻”。當然,如果你沒有看到這一點也值得原諒,因為其他一些糟糕的因素破壞了本該值得美國人慶祝的東西——所謂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是也。

  而在美國企業獲得成功的同時,對美國總統布什的仇恨也導致了新一輪反美情緒的高漲。同時,在美國繁榮的時候,與日俱增的不平等也使得美國普通工人無法分享到美國公司的成功。

  (Latwp授權刊登呂蕓蕓編譯)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