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絡與企業的特質性資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7日 21:12 新浪財經 | |||||||||
劉竹青 摘要:企業網絡是競爭的產物。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資源的有限性迫使單個企業開始尋求各種合作伙伴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本文從企業網絡的本質談起,論述了企業網絡的特點及企業網絡與企業特質性資源之間的互動作用,目的是使企業管理者正確認識企業網絡與企業特質性資源的作用,更好的推動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 企業網絡 特質性資源 互動 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間的合作也日益頻繁,各種形式、內容的企業網絡遍布經濟社會的各個角落,究其原因是企業網絡可以帶給企業超過自身實力的額外收益。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利潤,只要對企業發展有利的資源都會被企業所利用,企業網絡作為企業獲利的一種工具,當然也不會例外。但是企業網絡的運用,以企業所擁有的特質性資源為基礎,它在使企業獲得額外收益的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的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甚至使企業走到破產的境地。因此,深入理解企業網絡的內涵和特點,是正確運用企業網絡的關鍵。 一、 企業網絡概述 企業網絡是市場競爭加劇的結果,是企業增加收益的有效工具。它是指所研究的企業通過各種聯系與其它行為主體(包括組織和個人)之間形成的相互作用系統,是企業聯系的綜合,其目的是縮短企業現狀與環境要求之間的差距,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具體說來,產業中常見的網絡,由行動者(企業)、活動和資源三個要素所構成。以這種方式構成的企業網絡,人際關系、工作環境、技術知識與資本,都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工作。 企業網絡本質上是工具性的,是依賴、控制與權利的復合體,獲利是企業網絡開展的前提,網絡則是為實現這一特定目標而產生的結果。任何企業都以贏利為目標,這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首要前提,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企業網絡的運用,都是為了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網絡中的企業擁有自己的資源,同時對其它企業的資源有著很強的依賴性,根據企業在產業中的位置、企業所擁有的特質性資源及現實的社會環境,企業之間形成了特定的權利關系,也即形式、內容不一的企業網絡。在這些網絡中,有些企業處于網絡的支配地位,保持著對其它企業的控制,是核心企業,也有許多非關鍵性企業,它們為核心企業服務,并受到核心企業的控制,處于網絡的邊緣。 企業網絡的形成以不同企業所擁有的特質性資源為基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外部環境影響很大,競爭對手從各個方面來制約企業的發展,為了能夠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及生產過程中不同分工的企業間形成了穩定的企業網絡,我們稱之為生產網絡。為了能夠使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有些企業還與競爭對手進行聯合,以增強自己在產業中的地位,減少競爭的威脅,同時,企業也可能與一些掌握生產過程中關鍵技術、資本及人力資源的組織或者個人建立聯盟,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形成企業間的戰略網絡。由于在市場經濟中,交換是一切經濟活動的表現形式,企業在得到其它企業幫助與支持的同時,也需要提供本企業的特質性資源,這是企業間合作的前提。企業所擁有的特質性資源可以是有形的,如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性技術等,無論如何,特質性資源是企業網絡建立的基礎。 企業網絡,是企業間因合作而形成的關系網。在這個網絡中,企業間的經濟交易行為是工具取向的,是有得有失的交換過程。行動的利益及這一過程中產生的衍生成本是任何一個企業加入某一特定網絡首先需要衡量的問題。也就是說,企業網絡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也增加了企業行動的風險。對管理者而言,決策考慮的因素越明確,越容易下決定、做選擇,反之,不確定的狀況越多,需要考慮的時間就越長,風險評估也就越困難。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企業傾向于在可能的范圍內,盡量保持自己的自主性,非絕對的必要,企業會盡可能避免和其它組織或個人維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即企業網絡。它或者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取得所需要的資源,或者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權衡二者的關鍵是企業獲得這種資源所需付出的成本。 二、 企業網絡的特點 盡管企業網絡的應用,可以增加企業行動的風險與成本,但它所帶來的機會與收益卻吸引許多企業走上聯合之路。依據企業間關系的不同,企業網絡有多種表現形式,從最初的合資企業到近年來蓬勃興起的戰略聯盟、虛擬企業,企業網絡的形式日漸豐富,日趨靈活。實踐表明,這些聯合的企業有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有許多企業走上了破產之路。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企業未能對聯合的風險與收益進行合理的評估,而要合理評估企業加入網絡的收益與風險,就必須首先了解企業網絡的特點。 1. 企業網絡具有動態性。企業網絡中的組織有著或松或緊,或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它們之間因為利益的一致性走到一起,形成了形式、內容、時間各異的企業網絡。這些網絡有些是上、下游企業間的生產網絡,也有的是研發合作伙伴的戰略網絡,結合的直接原因在于這些企業之間存在著特定的交集。但是,企業網絡形成之后,并非一成不變,隨著外部條件及企業自身情況的改變,企業網絡具有一定的動態性。首先,從某個特定的企業網絡整體來看,網絡的形成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目標一旦實現或者無法完成,企業網絡就會解散。例如,幾個企業共同開發一個新產品,一個企業提供開發產品的資金,另一個企業提供開發產品的人力資源,還有的企業負責科研的前期準備工作及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后續工作。經過一段時期的研究,會出現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不論怎樣,在結果出現后,企業網絡就會自動解散,因為合作的標的物已經消失。而且許多企業之所以參加某一個網絡完全是出于學習的需要,由于企業某種知識的缺乏,使得企業的獲利少于在企業網絡中的獲利,通過加入企業網絡,企業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還可以在網絡中學到它所需要的知識,可謂兩全其美。當然,學成之后,企業就會退出網絡,尋求自己新的發展,畢竟在企業網絡中有著較大的風險性,而且企業行動也不完全自主。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網絡具有動態性。其次,企業網絡中的成員——單個企業也具有動態性。一個企業可以成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網絡中的成員,隨著企業戰略意圖的改變,企業決定進入或者退出某一特定的企業網絡。當然這些行動有些是主動的,有些則是被動的。通過合理的運用企業網絡,大的企業可以更加強大,小的企業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質性資源達到以小制大的目的。 2. 網絡內的企業具有一定的不平等性。任何企業網絡中都有一個核心企業,掌握著企業網絡的發展方向,是企業網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還有一些可有可無的企業,處于網絡的邊緣。這些位置分化現象的出現,與企業的規模、在生產過程中的位置、掌握關鍵資源的能力有關,當然也受到企業所處的制度環境等宏觀因素的影響。網絡中的企業擁有的地位和權利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某些企業策略性的擁有其它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必需的重要資源,從而使其它企業不得不服務于它、受制于它,這一點表現在網絡結構力上,就是企業的關系向這一特定組織集中,進而使這一企業的地位較高,權利也較大。在企業實踐中,擁有豐富資源、高新技術或者是關鍵資源的企業,往往比其它企業更可能成為爭相合作交往的對象,因此在企業網絡中占有較為優越的談判地位。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大型企業操縱網絡的能力要優于中小企業,由于大企業不僅規模大,而且實力雄厚,信譽較高,即使企業活動的靈活性受到一定限制,也比中小企業更易于在網絡中占據較為重要的位置,換句話說,網絡形成的根本,還是規模較大組織的游戲。網絡中地位的不同,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與獲利,導致馬太效應的產生,即核心企業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多,而邊緣企業卻受到核心企業的剝削,逐漸喪失自己的特質性資源。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業在網絡中都處于劣勢,許多中小企業很好的利用了自己所掌握的特質性資源,占據了網絡的核心地位,產生了以小制大的效果。但無論怎樣,只要存在企業網絡,就會有核心企業與邊緣企業的差別,這種不平等現象存在于每一個企業網絡中,由于企業合作的目的是維持企業的健康成長或是獲取更多的收益,因此,最大限度的謀求企業的自身利益也就不足為奇。 3. 網絡中企業的經濟活動并非具有完全理性。企業間形成網絡的最終目的是獲取更多的收益,但企業網絡中存在的不平等性,使得某些企業并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以至產生了經濟活動的非完全理性。這種非完全理性不只存在于邊緣企業,由于受到宏觀政治經濟條件的影響,許多核心企業也會被迫產生非理性的經濟活動。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企業網絡在為企業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風險與限制。具體說來,對于邊緣企業而言,盡管加入網絡的最初動機是增加企業的贏利,但由于企業的經營活動以核心企業為依托,受到核心企業的控制,沒有行動的自主權,為了維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在許多情況下,它們不得不犧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來滿足整個企業網絡的需要,這種犧牲從單個企業的角度看,并不符合理性人的假設,表現在組織中就是企業經濟活動的非完全理性。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核心企業,雖然核心企業可以控制它所在的整個企業網絡,但它可能同時也是其它企業網絡中的邊緣企業,況且,在經濟社會中還存在著許多與它競爭的、比它所在網絡更加強大的其它網絡,因此,在錯綜復雜的經濟關系中,許多核心企業也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命運,加之變化莫測的外部政治條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活動,更是增加了企業活動的非理性。這可能也是許多企業網絡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業網絡與企業資源的互動作用 企業網絡與企業的特質性資源之間相輔相成,相互制約。企業網絡的成功運用可以使企業獲得額外的資源優勢,提高企業的競爭地位,而企業資源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又是決定企業在網絡中地位的關鍵因素。同時,只有以資源為基礎來研究企業,才能將企業的內部分析與產業和競爭環境的外部分析結合起來,綜合而完整的分析企業的競爭戰略。 企業網絡的研究表明,企業之間資源的流通是在網絡中的企業各自擁有一定資源又相互依賴的情況下,基于共同的經營目的、相關的經營活動或是重疊性的市場而形成的生產價值鏈的上下游關系,是一種策略性的共生關系。構成網絡的企業間的互動關系是組織權利和沖突的表現,是競爭資源的結果。企業網絡的形式和內容取決于企業所各自擁有的特質性資源、活動鏈的相互關系和企業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因此可以說,企業行動受到資源結構的限制,而資源結構又是企業行動的契機。 企業網絡是在企業所擁有的各種特質性資源的基礎上形成的,通過企業間資源的互補性達到增強企業實力,提高競爭地位,進而增加企業收入的目的,從這個角度說,資源的特質性是企業網絡形成的基礎。但另一方面,企業網絡本身就是企業所擁有的一種特質性資源,同時也是企業彌補資源劣勢的一種方法,它可以使企業有別于競爭對手,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因此在實踐中,企業不僅要善于以自己所擁有的特質性資源去爭取在網絡中的地位,而且也要學會通過網絡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只有這樣企業網絡才能發揮它應有的優勢,達到企業合作的最終目的。否則,企業網絡就可能成為導致企業破產的直接原因,因為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收益的增加,必然導致企業風險的提高,企業在加入某一特定網絡時,一定要權衡收益與風險,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出最佳選擇。 總之,企業網絡的成功運用,可以使網絡中的企業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產生正的協同效應,共同將市場做大,達到鞏固市場地位,減少競爭損失,獲取更多收益的目的。當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從來就不存在完全的合作,有的只是競爭中的合作,合作中的競爭。企業網絡在為企業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與限制。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該充分認識企業網絡的實質與特點,合理運用企業網絡與特質性資源的互動作用,爭取以最小的風險獲得最大的收益。 (供稿:北大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