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想實施長板凳計劃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06:51 《商學院》
文/王小瑛 北京圣吉企管創始人、總裁林正大指出,IBM的“長板凳”計劃并非每個企業都適用,在實施之前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坐板凳”還是“坐飛機”? 在人才需求旺盛、人才不必為某一個職位等待很久的情況下,企業才有必要考慮“長板凳”計劃,而滿足這一條件的往往是處于快速增長期的企業,衰退期或穩定期的企業并不適合。 對于那些已經進入穩定發展期的企業而言,如果戰略轉型帶來了新的快速發展期,那么“長板凳”計劃在這個新的快速發展期也適用。 基于崗位還是能力? 快速發展期的企業要想推行“長板凳”計劃,在用人上應該抓住兩點:一是“高兩格”,二是10%~20%的富余率。 “高兩格”就是說,招聘時企業應該考慮長遠些,招聘進來的人得有被提拔兩級的潛力,否則就會給企業帶來尷尬。假設某家公司現在有5個銷售大區,相應地配備有5位大區經理和以銷售員的標準招聘來的100名銷售員。3年后該公司發展為10個大區,這意味著該企業需要從現有的100名銷售員中選拔出5位新的大區經理。可是當初招聘時這100人都只是按照銷售人員的評估標準進行的遴選,是否具備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并沒有被考量過,如果這時他們恰恰都不具備擔當大區經理的能力,那么這家公司就要轉而對外再招聘。而這樣做帶來的后果往往是引發內部銷售隊伍的不滿,讓自己陷入一種尷尬。 “企業如果只是按崗位找人,就不適合實施長板凳計劃,否則彼得原理便會在企業里顯現,即不勝任的人總是被送上‘長板凳’,但即使這樣坐上去了,他們最終也還是會掉下來。” 棒球場上,“長板凳”有人坐就意味著賽場上的一線球員充足。同理,企業推行“長板凳”計劃也必須是在人員充裕的情況下。否則就不是‘長板凳’而是‘坐飛機’了。在林正大看來,用人上應該預留出10%~20%的富余率。如果所有人員都在第一線頂得一個都不剩,企業也就根本不可能有充足的資源去培養接班人。具體應該留多少?要考慮公司的發展速度和對應崗位的成才率。比如,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是每年新開店400家,即需要400位店長。如果每年店長的成才率是50%,那么第二年年底需要的400位新店長就得在前一年年初開始培育。 接班還是跳板? 如果企業在自身吸引力不夠高的情況下就推行“長板凳”計劃,往往就會變成員工提升自己的跳板。企業吸引力高低的評判,一個關鍵指標就是配套體系能否配套。 能力,還是經驗 一家美國的大企業買下了它在日本的一個主要競爭對手,需要派一個人去做總裁。該美國公司在日本已經有一個小規模的分公司,因此,最簡單的決定就是讓日本分公司的負責人出任新收購企業的總裁。該負責人是一位來自美國的經理人,他成功地開創了日本分公司并在過去的四年里一直保持增長。日本分公司大概有250名員工,主要從事銷售和服務。而新收購的企業有大約5000名員工,主要從事制造業。 盡管原有經驗證明這位新總裁是市場行家、卓越的營銷戰略家,而且熟知企業的技術、產品和客戶,但是幾個月之后,事實說明公司選擇他做總裁是個錯誤的決定。企業的生產力急劇下降,員工士氣低落,甚至連一向引以為豪的日本高質量也消失不見了。 最初的任命很迅速,因為人選顯而易見。嘗到苦頭之后,公司決定找一個更合適的人選來替換他,這一次的任命則經過了深思熟慮。公司考慮到,這個職位要求的任職能力包括:“適應性”、“變革領導力”、“富有影響力的溝通”、“委托授權”、“跨文化的人際溝通”、“傳播愿景”、“有效利用資源”、“敏銳的全球意識”等。公司在兩個組織中搜尋選擇了許多候選人,然后通過加速發展中心對他們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適合這個職位。最終被確定的人選是一位來自被收購企業的員工,他曾經在美國為一個美國公司工作了10年,然后在日本成為一位經理人。 一開始那位失敗的經理人雖然展示出了優秀的領導技能,但是他為母公司在日本創建的分公司是一個典型的美國企業。他從未學過日語,所有的制度和流程都只是簡單地轉換成日語本版本而已。而新任經理人則確實能夠溝通兩種文化,在9個月之后,就讓新收購的公司回到正軌,興旺成長。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