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國企成功的關鍵是:謹慎的進入、充分的尊重、研究并讀懂原企業組織,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文化和流程上的再造
文/本刊記者 王喜軍
“目前,經過這幾個月的打造,我們認為,紅獅的接管,在企業購并里,是比較成功的以小博大的案例。”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祥恩難掩自己的喜悅,對《當代經理人》表示。其時,富思特以1億元收購老牌企業紅獅才過去半年多光景,這是國內涂料領域民族品牌之間迄今為止最大的并購。
現代企業購并實踐,一般的成功率在25%左右。一個完整的并購一般要分為三個階段:交易前的策略,交易的階段,并購后的整合。而近期吉林通鋼股權調整引發打人致死事件,更是顯示了民企并購和整合國企的艱難。“蛇把大象吞下之后,你能消化了,你就是一個蟒;消化不了,那么這個蛇就脹死了,你想吞也吞不下去。”那么,富思特是如何成功看準時機,拿下了紅獅這頭“大象”,然后又成功將其“消化”的?
果斷出手
“紅獅是國內涂料行業為數不多的民族品牌,經營不善,處于虧損。直到他們的員工到富思特來應聘,我們才知道它要賣了。”郭祥恩說。
作為已經在涂料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從業者,郭祥恩深知紅獅的背景和份量:北京紅獅漆業有限公司源于清朝御用油漆工坊,在其200余年的漫長歷史中,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并曾連續三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1999年5月,紅獅被長于資本運營的漢騏公司收購,2004年7月又被以房地產和資本運營為主業的摩爾集團收購,這兩次跨行業跨領域的資本運作層面的收購,未能對紅獅的發展起到助力,反而使其逐漸萎縮。
作為成立于1995年的民營涂料企業,富思特發展迅猛,位列行業3強,但并購紅獅這樣的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企業,顯然壓力不小。不過,紅獅悠久的歷史所沉淀下的品牌、對行業內精英們的影響力,以及其主打產品,都與富思特有很強的互補性,而且,紅獅的問題主要是文化和機制的問題。綜合考量,這是一個難得的良機。
郭祥恩是一個做事果決的人,在得到確切消息之后他立刻到紅獅廠區轉了一圈。跟其當年在交通部一怒之下退房子辭職的風格很一致,做完這個簡單的盡職調查,他便定下了并購紅獅的戰略決策。第二天,500萬定金到位。隨后,經過2個月的談判,富思特擊敗其它對手,在這場紅獅收購大戰中最終勝出。
謹慎進入
圓滿的收購一家公司,僅僅有資本是不夠的。
“紅獅由于近年來幾度易手,干部職工對前途、命運以及個人的切身利益都非常敏感,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沖突;同時,大家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感到前途渺茫,工作熱情一度低落、冷漠和失望。雖然紅獅不做大哥好多年,但仍有老大的派頭,你富思特能行嗎?能消化得了紅獅嗎?”這是剛剛完成并購的富思特所面臨的疑問和難題。
兵法有云:攻心為上。郭祥恩一再強調,“我們是紅獅的建設者,而不是占領者,更不是征服者。”在最初的三個月,富思特方面并沒有馬上去整合紅獅,只是派出了人事副總為組長的三人工作組進駐紅獅,甚至連財務都沒有派出一人,紅獅原有管理團隊、品牌形象、經銷商隊伍都基本不變。并且,對紅獅原有的管理者也非常尊重。有人問:“你們為什么不派自己的人呢?”郭祥恩反問:“誰是自己的人?我們用誰誰就是自己人!”
“以禮佛之心待人,人人終會成佛”,在尊重原來的文化的前提下,先研究紅獅,讀懂紅獅,然后再去改變,這是郭祥恩的整合思路。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和了解,富思特團隊得出了如下結論:紅獅人的忠誠度、質量意識、研發經驗和技術生產管理經驗、敬業精神以及骨子的驕傲和自豪,都是非常難得的財富。并且,紅獅久亂思治,紅獅人大都希望企業從此走向快速穩定發展的道路。
為了消除隔閡,增進了解,富思特還進行了一系列的互動活動,讓紅獅人了解富思特的文化、坦誠和胸懷。三個月后,在雙方建立了一定互信的基礎上,郭祥恩正式出場,開始了為期三天的集體課程。
三天五堂課
郭祥恩這三天的課程非常緊湊而有效。
他的第一堂課的主題確定為:新紅獅,新氣象。他認為用一個新概念與舊公司做區別是有必要的。而且,對于紅獅原有的一些先進的東西,要“該表揚就表揚,該鼓勵就鼓勵”。
第二堂課的主題是三個統一:包括價值觀的統一,行為模式的統一和語言環境的統一。價值觀念統一,就是將紅獅人的基礎價值觀統一到富思特的企業價值觀上;行為模式,就是在推動精細化管理,打造敬業化團隊方面的灌輸;語言環境的統一,被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因為又招聘了一些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并還從富思特調配過去一些管理人員,不要分紅獅還是富思特,從這個門進來了,我們都是紅獅人。而且消極的語言,要避免。”
第三堂課是三講,講績效,講文化,講正氣。“講績效,不創造價值就創造毀滅,因為公司的基本概念就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團體。每一個員工都要創造價值,要做發動機,不做螺絲釘——因為螺絲釘在一個崗位上能用,但是換一個崗位就是廢鐵了,而發動機,是為這個組織提供動力,提供能量的,這就是就講績效。”而講文化,就是將富思特的一些文化向紅獅人進行了灌輸,將兩種文化進行了融合;講正氣,是關于職業操守上的一些準則。
第四堂課,叫“三力一歸位”,內容是包含領導力、復制力,執行力和角色歸位。很多在紅獅大院里一呆就是二三十年的員工,在舊體制的熏陶下,對于領導干部的理解異化為權力,而不是責任,第四堂課的內容,就主要側重于對整個團隊的打造。“領導力,按照德魯克的解釋,就是部下愿意追隨你的能力,作為一個領導者,讓部下怎么來追隨你?首先你要做到公平公正,誠實正直,同時,在此基礎上,讓人家追隨你;復制力,包括領導力的復制、市場能力的復制和產品能力的復制,就是你的部下跟著你,能學到什么東西,你能給你的部下帶來什么進步;執行力,就是把一件事情精準化去完成的能力,結果提前,自我退后,速度第一,完美第二;角色歸位,指的是職責歸位和心態歸位。”
而第五堂課,則是帶有拓展性質的“崛起的風采”,安排在最后一天。
“這三天課一講完,整個紅獅都感覺到,一個新的老板過來了,我有能力將他們帶向強大,所以那些想走的甚至已經找好新工作要流失的員工,基本上都沉淀下來了。我們在接管紅獅的過程中,避免了一些新舊交替中所存在的懈怠,消極、浪費、破壞、抵制等情緒。”郭祥恩說。
點到面的擴張
對原有團隊坦誠而尊重,并且注入文化、制度和流程后,使得紅獅完全變了一個樣,公司上下斗志高昂。一位紅獅的員工在《今日紅獅》創刊詞征文中寫到:“難道紅獅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就這樣完結了?不!我們不答應,我們不愿意,我們也不服!這次產權變更使我們重回涂料經營的主業,更給我們帶來那久違的勇氣、豪情——再不要慢吞吞的蘇醒,我們要浴火后的重生!”
與此同時,這次并購對于富思特的戰略方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原來富思特的發展思路是“點的擴張”,即通過企業自己的積累做大做強,而對紅獅的成功并購和整合,讓郭祥恩看到了“面的復制”的優勢。“通過文化的整合和流程的注入,把紅獅改造過來,這是一個面的復制。由點的擴張,到面的復制,這種轉化是目前企業擴張的一個很好的路徑,也是富思特下一步的戰略方向。”郭祥恩說,“但像那種兩三天就開一個店的模式,那會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對于富思特來說,吃掉一個,收購了,消化了,才會再去吃下一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