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剛:回歸“生意”的本質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22:49 《商務周刊》雜志
要界定李志剛的身份是件困難的事。他現任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理事長、光華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同時是香港政府監獄事務顧問、全球最大的監獄組織“國際監獄團體(prison fellowship international)”的唯一中國人董事;他擁有自己的公司,并在國內建立了多個推動司法改革的研究院;他還是香港2002年“十大杰出青年”之一,曾任多家上市和跨國公司的香港、國內和亞太區業務總監,專業工作涉足能源、環保、化工、氣體、金融投資等多個行業。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工作經驗“跨行業、跨文化和跨地區”。 但數十年中,李志剛對監獄事務卻始終情有獨鐘,這源于他18歲那年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此后20多年里,他待在監獄的時間要超過很多刑事犯。多年的監獄志愿者活動使他從中獲得了許多日常工作中無法體會的感悟。在接受本刊采訪后的第二天,他又將趕赴四川的一家監獄,對那里的犯人和獄警進行創業培訓。 兩年前,為實踐他的“社會企業”夢想,李志剛加盟光華控股。這個夢想也是光華控股創辦人、董事長邵明路先生的價值觀:以商業經營為手段,慈善公益為目的,以“社會企業”的興起促成一個平等、互助、健康的社會。 李志剛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生意”二字的獨特理解:生意就是生命的意義,所以生意的基礎要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大學學的專業是機械工程,畢業于英國華威大學工程管理碩士,是英國機電工程師學會會員。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師,我從基層的維修管理做起,逐步做到廠長、項目總監、銷售和業務發展總監,然后是總經理。我十幾年前從香港來大陸,建過工廠,做過營銷,在跨國公司做亞太區業務拓展,那時候過的是一年坐100多趟飛機的“飛人生活”。我從香港企業跳到跨國企業,再自己創業,然后再來光華。這是我多變的職業生涯,但我始終沒變的,是對非營利事業的長期堅持。 來光華兩年,完全是因為它的價值觀和模式打動了我。我非常尊敬光華的創辦人邵明路先生,以營利為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是我們企業的核心理念,作為集團總裁,我要保持公司使命的延伸。彼得·德魯克先生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個人,他的學說無可替代,把他的思想和理念推廣開來是我們光榮的責任。我們是帶有歷史任務和時代使命的,光華想建立一種新的體系和模式,來進行“另類的”慈善行為,使得慈善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光華集團下設三大戰略分支:一是營利業務,旗下有地產、金融、服務行業的一系列企業;二是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致力于在企業家群體和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中推廣德魯克先生的理念;第三是慈善基金會,我們給弱勢群體提供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后兩個是非營利機構,其資金支持都是由光華集團自己提供的。 光華跟其他企業不同,我們是一家“社會企業”,非營利事業的發展是我們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我們企業獲取利潤的目的,是用自身的造血能力來保持兩個非營利事業的運轉,我們管理團隊的大部分精力也是放在非營利事業上。 光華進入大陸市場十幾年了,已經有一定經營能力,我們的愿望是,通過我們的努力來創造慈善供應的新方法:通過盈利產生源源不斷的資源,讓資源不成為瓶頸,同時建立很專業的團隊來實現我們的非營利目的。這是我們獨有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觀,我以前在不同的跨國公司做過不少的策略管理,但可以把教育、慈善以及營利結合在一起的,光華還是第一個。 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建設一個更堅實、更有效、更有前瞻性的社會企業,帶給社會一個可操作的范例,讓更多對社會責任有敏感的企業家,用這種方式改變未來的社會。 我們的口號是“從問題變成機會,從機會變成行動”。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培訓的學生至今已有2.3萬人了,其中包括6000名CEO。我們還在幫助中國解決一些基礎問題,比如研究農村循環經濟,尋找一些大型基礎建設項目,希望社會企業貼近農村經濟的價值鏈,以技術介入和農戶之間的資源重組,來改善基層農民面臨的困難。 彼得·德魯克非常看重企業家精神,其實社會精神應包含在創業精神和企業家精神之中。現在很多學者都講社會企業是一個第四部門。第一部門是政府,第二部門是企業,很多年前,西方國家產生非政府組織(NGO)這個第三部門,而還有一種賺取利潤但不分紅的非營利組織(NPO),則可以把一些弱勢的、被隔斷的群體重新納入主流社會,是穩定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慈善如果跟經濟掛鉤,其實是更可持續的。這些年的“雙線”發展中,我的確看見很多公益組織所提供的產品更利于社會和諧安定,但這個機構主要靠募捐來維持運轉,其覆蓋半徑和有效性很有限。而“社會企業”這種非營利組織不單單提供資源來解決問題,更是提供機會,通過企業的運作培養專業技能,使需要幫助的弱勢人群通過個人努力產出生產力。 每個人都需要找一個工作以外的情感寄托,你在做志愿者過程中學到的東西是工作中完全學不到的。24年前,我開始在監獄里做志愿者工作,當時還在大學讀書。很多人問我為什么選擇去監獄做志愿者,其實完全不是我選它,而是它選我。 我第一次去的是一個少年監獄,我比那里的犯人大不了多少,開始我也有點好奇和害怕。我帶他們唱歌,發現他們很活躍,我在臺上把節目做完以后跟他們聊天,感覺他們就像伙伴一樣。第一次讓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一點東西,于是有動力再去別的監獄,一次又一次,我就長期來做這件事了。 有一件事可以代表監獄工作的意義。一年之后我再去第一次去的那家監獄,一出現有人就很大聲的叫出來: 李志剛!他們不僅還認得我,而且還記得我一年前跟他們唱過什么歌,講過什么事情。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沖擊,我意識到我不僅僅是在做好事,而是感覺到,只要你向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敞開一點心扉,他們很愿意把他們的心完全打開給你。平常他們沒有機會表達,但是當他們遇到一個可相信的人時,會非常真誠真心的對待你。所以不要講現在的年輕人不聽話,其實他們是有選擇的。 20年來,我采訪過很多死囚,很多都已經成為好朋友了。人們不了解他們,只把他們看作犯罪者,但我看到的不一樣,其實他們很多人過去是受害者。他們在受害的過程中沒有得到適當的醫治,或者很多外界環境的因素使他們走上犯罪這條路。當然的確有天生害人狂,但我接觸的比例中不到5%,絕大部分是受害者。 為什么有的人被判終身監禁,仍然很努力的活著?為什么有的人在社會上一輩子都沒可能讀到學士和碩士,但在監獄里他可以重新找到他生命的意義?這些是我無論在多少管理工作中都無法體驗到的知識、人性、人的價值和人的生存能力。 最近我學到一個詞——“生意”的新含義:“生命的意義”。生意的基礎要能體現生命的價值,如果你的生意僅僅體現利潤最大化,那不是生意的本質。刑滿釋放人員重犯率很高,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沒人雇他們工作。所以我們非營利機構成立了一家裝修公司,我是這個非營利機構的主席。3年以來,這個機構是收支平衡的,不用補貼就可以養活十幾個有犯罪背景的人,并讓他們重建家庭。 所以社會企業是實施慈善工作的一個新型工具,德魯克認為,企業家根本上就應該具有社會性。我相信社會企業的發展將會成為中國新興的一個社會現象和產業,我們現在大力推動社會企業,就是回歸生意的本質——通過經營的手段,體會生命的意義。(記者/馮禹丁) 《商務周刊》:您最崇拜或者樹為榜樣的人是誰?為什么? 李志剛:彼得·德魯克,因為他驚人的洞察力、遠見和責任感。 《商務周刊》:從您的經歷出發,您認為中國重新崛起,最大的優勢和最大的障礙是什么? 李志剛:最大的優勢是中國人的堅毅和冒險精神,最大的障礙是個人對權力的欲望和對財富的癡迷,以及陶醉于突然的成功。如果過于陶醉,危機就會來臨,歷史會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個結果,要清醒。 《商務周刊》:激勵您日復一日打拼的或者您最欣賞的一句話是什么? 李志剛:我每天都放在心里的一句話是:逆境不再,強者永在(Tough time never lost, but tough people do.)。 《商務周刊》:請您向《商務周刊》的讀者推薦幾本書。 李志剛:我想推薦5本書: 美國肖律柏博士的《強者》;彼得·德魯克先生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鮑伯·班福德的《人生下半場》;戴維·伯恩斯坦的《如何改變世界》;《圣經》。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