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不點兒拿什么打動你的投資者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15:40 《中外管理》
文/本刊記者 紀 亮 名不見經傳的安世亞太,出人意料地獲得了美國國際集團(AIG)的青睞。1500萬美元,不僅為企業打通了未來之路,同時也給出了創業企業獲得投資的模范管理方式。 盡管已經從僅有3人的袖珍代理公司發展成為占據超過50%市場份額的CAE行業龍頭,銷售收入也連續數年超過100%,但安世亞太總裁張國明很清楚:這一切不過是打動苛刻的投資者的籌碼。 “我們需要足夠的資金來實現企業的跳躍式發展。”就在張國明猶豫要不要像其他創業者一樣,夾著裝滿了策劃書的公文包四處拜訪VC(風險投資)的時候,美元卻自己送上了門。 今年6月,在經過一年的觀察之后,美國國際集團(AIG)宣布與安世亞太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投資1500萬美元用于安世亞太的產品研發與管理改革。一夜之間安世亞太成了許多人的研究對象,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打動了AIG這樣苛刻的投資者。 十年磨一劍 在汽車、飛機、醫療設備、橋梁、消費類電子等復雜產品的設計制造中,企業可以通過仿真模擬計算機技術(簡稱CAE)縮短產品的面世時間并節約成本、提升產品性能。簡單來說,企業在產品出廠前測試一部手機的外殼是否足夠堅硬,并不需要真的用幾百部手機去扔到地上,這一切,都可以通過CAE虛擬在電腦上完成。而安世亞太在中國是CAE領域的龍頭。 最初,安世亞太可沒有現在這樣風光。1996年,當時研究生畢業沒多久的張國明看準了中國CAE市場的空白,為世界最先進的CAE技術提供商美國的ANSYS公司的產品進行代理。而一年之后,市場毫無起色,張國明面臨的是市場占有率為零的尷尬。 “我們遇到了創業肯定會遇到的問題:規模小、沒有知名度,國內很多企業根本不知道CAE是什么東西,那是我們最艱難的時候。我們根本不是在賣產品,而是當‘播種機’,四處普及CAE領域的知識,讓國內的制造業企業接受。”張對《中外管理》說道。 然而時過境遷,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伴隨著中國制造業的飛速發展,2004年,生而逢時的安世亞太公司占據了中國CAE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 在張國明身上看不到許多創業者的游擊習氣,工學碩士出身的他對企業的未來有著縝密的規劃。在他看來,一個有影響力的企業不會單純滿足于市場占有率的擴大,有自主研發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才是企業生存的根本。這一年,安世亞太果然開始著手進行CAE產品整合平臺PERA的研發,新的問題又來了。 “我們從賣產品起步。2004年企業進入第二階段,開始做產品。這時就必須選擇一個明確的研發方向,這決定著企業的未來。”張國明向《中外管理》坦承,這個時期融資是他的最高目標,“我們必須有充足的財力來保證研發,支撐企業運營,讓我們沒有后顧之憂。” 融資對于大多數創業者而言,是個痛苦的話題。許多人尋訪上百家VC無功而返,許多企業因為資金短缺而夭折;同樣也有一些發展勢頭很好的企業,因為選擇投資人不慎,而蒙受巨大損失。對此,安世亞太的投融資與企業發展副總裁侯學理向《中外管理》解釋了其融資策略:“在企業運營狀態很好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資金來錦上添花,而不需要雪中送炭,這樣我們就有足夠的主動性對投資者進行篩選,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安世亞太終于接受了AIG拋來的橄欖枝,1500萬美元的注入,為企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小行業的老大 所在行業在國內僅有3億美元的市場規模、10年左右的發展史、國外同類企業技術更加成熟……這些難道就是AIG看中安世亞太的地方?按照國際投資公司的慣有手法,這樣的企業通常會被VC直接過濾。畢竟相對于其他企業,CAE領域太過于專業化,更何況國際市場上同類企業強手如林。 然而AIG卻毫不猶豫地將1500萬美元的真金白銀投向了安世亞太,并且宣稱要幫助其成長為國際化的大企業。 據《中外管理》調查了解:美國國際集團將自己定位為成長型投資基金,投資時看中的是企業成熟的商業模式,這與傳統認識上的VC有明顯的不同。“VC像拿霰彈槍在打鳥,一次打了100發,只要中了一發,99發都落空了,也是賺錢的。但是對我們而言,是拿加農炮打仗,要確保每一發都命中目標。” 美國國際集團(亞洲)投資有限公司直接投資副總裁湯柔解釋道,“所以我們已經認準了安世亞太一定會成功。” “安世亞太到底是哪些地方吸引我們?很簡單:第一,他的創業團隊。其實所有的投資到最后成功與否,99.9%都是人的因素,安世亞太的團隊值得信任;第二,這個企業所在的行業。我們覺得在中國未來的幾年,CAE一定會進入一個非常高成長的階段,盡管現在市場規模很小,但是前景廣闊。”湯柔向《中外管理》給出了AIG投資的標準。作為最大的受益人,張國明的理解是:“也許與IBM或者海爾這樣的企業比較,我們永遠是一個小企業,但是在CAE行業內,我們已經有了非常完善的管理構架和商業模式,我們是這個行業的老大,這是我們獲得投資者青睞的關鍵。” 小企業的心態 在采訪中,《中外管理》發現:安世亞太的管理層保持了驚人的穩定性,過去的五年間,除了新鮮血液的補充,居然沒有一名高管離職。這也正是AIG選擇安世亞太的根本。 “經過一年的調查,張的領導力和整個管理層對他的認同讓我們很震驚,10年間與他一起創業的人基本都留在了企業,并且整個團隊非常具有活力,年齡構架很合理。”湯柔如是說。 在軟件行業,人才是最重要的財富。一個能留住人的企業,同時也就留住了企業發展的希望。但是對于創業企業而言,留住人才卻是最難做的功課。許多企業因為高管或者核心技術人才的離開而迅速消亡。張國明的用人之道,究竟有什么秘密? “我們是小企業。”張國明將安世亞太穩定的人才管理歸功于小企業的心態,“小企業在管理上有許多自己的優勢,團隊中每個人都會為了共同的目標去奮斗,這種效果是任何激勵措施都達不到的。” 尋找一個好的行業更多地依靠眼光與運氣,但是構架一個完善的管理團隊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綜合企業文化、行業特征甚至創業者的人格魅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打動投資者,也許還需要很多東西,完美無缺的商業計劃書、高額的回報預期或者良好的信譽。但安世亞太與AIG合作的背后,卻給出了創業企業獲取投資者青睞的根本——構建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