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蟄伏8年 姜偉還是那個姜偉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04:42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張志勇 記者日前得知,多年前曾經跟隨姜偉一直做市場的大區經理們將要再次聚集在飛龍集團旗下,隨他一同推廣“人性殿堂”,以此產品挑戰百度和阿里巴巴。姜偉說:我要給世人一個新飛龍,做一個與現代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網上產品 姜偉的“總裁自省二十大失誤”,有著中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成為中國企業的一面鏡子。在中國民營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姜偉所思考和奉獻的“自省二十大失誤”,對整個民營企業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正如所評價的:姜偉留給中國企業的二十大失誤,比他所貢獻的保健品“延生護寶液”的幾十億財富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隨著鄭筱萸事件的塵埃落定,一直沉寂的姜偉再次成為媒體和業內人士追逐的焦點,這一切都緣于姜偉與鄭筱萸的較量和對抗。 然而,這種較量和對抗一拖就是8年。今年1月鄭筱萸東窗事發之后,姜偉以他自己獨有的方式把“鄭筱萸”3字給注冊成了滅鼠藥商標。當記者采訪姜偉是如何想到把鄭筱萸注冊成商標時,姜偉說:“我就是想讓世人知道什么是知識產權。”此前,在醫藥界幾乎無人不曉,姜偉視鄭筱萸為中醫制藥企業的罪人,曾就“偉哥”開泰膠囊事件狀告鄭筱萸,此事件用姜偉的話來說,不僅僅使“飛龍”少掙了10個億,更重要的是使飛龍丟掉了龐大的市場。此后,雖然姜偉的官司贏了,但沈陽飛龍集團卻始終處于艱難跋涉階段。 也就是在當時,一些記者采訪他談到目前的沈陽飛龍集團現狀時,姜偉透露,沈陽飛龍集團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領域,正在傾力研發打造網絡計劃———“人性殿堂”。此間他揚言要打造一個網絡文化的帝國,創造一個全新的文化產業商品和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一個服務于現代人網上生活并對互聯網具有革命性的產品。他給媒體描述的“產品”幾乎讓所有的人都感到有些“云山霧罩”,有人說幾年不見的姜偉多少有些“癲狂”。 日前,記者在北京參加了一個由科技部搞的論壇上見到了沈陽飛龍集團董事長姜偉,論壇后他將飛往上海和深圳,說是見他10年前的老部下。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多年前曾經跟隨姜偉一直做市場的大區經理們將要再次聚集在飛龍集團旗下,隨他一同推廣“人性殿堂”,以此產品挑戰百度和阿里巴巴,將用3到5年的時間撼動goog le的霸主地位。姜偉說:“我要給世人一個新飛龍,做一個與現代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網上產品。” 飛龍集團北京分公司的岳經理對記者說:只要姜總有好的產品、有好的市場前景,他大旗一揮,飛龍做市場的本領是無往不勝。 “臥薪嘗膽”再戰江湖 自1999年4月14日沈陽飛龍集團“偉哥”開泰膠囊事件之后,姜偉是有意遠離媒體的追蹤,曾經叱咤風云的姜偉幾乎把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與藥監局的官司中。他曾風趣地說:我寧可做秋菊,就是要討個說法,要不我無法面對任何人。而2002年后,用姜偉自己的話說:官司贏了,但姜偉沒了。 蟄伏8年的姜偉顯然是在“臥薪嘗膽”。 10月12日,姜偉在北京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他見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已是市場中的老戰士了。”很顯然,這位在中國市場中馳騁還不到20年的民營企業家,卻有著很多民營企業不曾有過的滄桑,而姜偉作為上世紀90年代初成長起來的民營科技企業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史中所留下的歷史“刻度”,可以說是中國民營企業很多問題中都繞不過去的“人物”。 正是上世紀90年代初沈陽飛龍的產品,開創了中國保健品市場,使得這個市場成為當時最活躍的市場,之后才有了巨人、三株等保健品企業,可以說中國有一批民營企業是從保健品市場中獲得原始資本積累的。因為當時很多民營企業是沒有辦法進入制藥領域的,而作為研究中醫中藥的科技人員姜偉,當年下海,正是看到這其中廣闊的市場空間。當年沈陽飛龍的產品在中國保健品市場中可稱得上是獨領風騷。姜偉一時成為中國保健品市場“叱咤風云”的人物。 也是在上世紀90年中期,剛剛40歲的姜偉,是民營科技企業中覺悟最早的一批人,跑到香港資本市場中尋求上市,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出身的民營企業家,他要實現的是把飛龍集團轉變成一家公眾公司,從而實現做大企業的理想。然而他在香港資本市場中不但無功而返,還損失了上千萬元,但在姜偉看來他得到的是如何重新對現代企業的再認識,先把企業改造成一個現代化的企業才是根本。 之后,充滿著理想主義色彩的姜偉,要實現企業再造。在飛龍他搞全面的整頓和學習,他親自上陣,寫反思文章,對自己的企業進行批判式的改造。而把企業停下來整改,這在中國民營企業中是不多見的。也正是在這其間,姜偉在飛龍集團的所作所為,被《中國企業家》雜志挖掘為“總裁自省二十大失誤”。與此同時,巨人集團史玉柱潰敗珠海,據說,當時的史玉柱是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里好多天不出來。而姜偉和他的高管層沒白天沒黑夜的在開會,把企業存在的問題揭的是“體無完膚”。 《中國企業家》雜志正是抓住了當時中國保健品市場中這兩顆最耀眼的民營科技企業———飛龍和巨人的軟肋———進行深入地剖析,從而在中國那一時期“制造”了研究企業失敗的熱潮。而飛龍和巨人一時成為企業研究失敗的“經典案例”。但他曾在企業中有句名言:“不再造,毋寧死。”所以姜偉全然不把社會上對飛龍和他本人怎么看有多么重要,他要的是能走向未來的企業。 而正是姜偉的“總裁自省二十大失誤”,有著中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成為中國企業的一面鏡子。在中國民營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姜偉所思考和奉獻的“自省二十大失誤”,對整個民營企業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正如所評價的:姜偉留給中國企業的二十大失誤,比他所貢獻的保健品“延生護寶液”的幾十億財富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尋求企業再造的姜偉,始終希望飛龍貢獻給市場的產品是一個能影響世界的產品,是一個能使中國中醫藥走向世界的產品。正是在這樣一個希望之中,飛龍集團不斷地在新產品開發上做文章,也就是在此時,一個美國產的藍色藥片,把中國的醫藥市場搞得“沸沸揚揚”。而善于捕捉市場機遇的姜偉深知產品營銷其關鍵是對市場的把握和判斷。由此,他把研制多年的“偉哥”開泰膠囊投放市場。他深知這一產品將會給企業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市場,但同時也有著很多的不確定性,但這個不確定性是什么?會怎樣?他 自己也有些在“云里霧里”。但市場逼著他必須先搶占市場,這就有了在“偉哥”開泰膠囊投放市場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遭到藥監局最嚴厲的制裁。記者在采訪姜偉時,姜偉透露,當時姜偉已找到鄭筱萸,雖然姜偉早就在醫藥界對鄭筱萸有所耳聞,“此人在藥監局很霸道”,但姜偉當時一心想的是,必須要和藥監局的領導把一些情況說清楚,而姜偉見到鄭筱萸后,鄭筱萸說:小偉你早不找我呢,事情都鬧到這種地步才來找我。當時的姜偉只能苦笑面對,但他已感到,自己的說明將是無濟于事。事后,業內很多人都說姜偉太知識分子了,像這樣的工作應該早做,而姜偉仍是堅持“我是做藥的,搞研發的,我沒事找他鄭筱萸干什么,更何況人家和我沒關系也不會理我呀。” 正是這樣,為了討說法的姜偉,狀告了藥監局,他寧愿把自己逼到絕路上。可以說是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一家民營制藥企業告國家藥監局的官司竟然贏了。法院最后判定:把“偉哥”開泰膠囊定為劣藥是錯誤的。強加于飛龍產品的“劣藥”帽子被摘掉了,可一年多始終處于煎熬和痛苦中的姜偉能向誰去訴說呢?姜偉說:“當時法院宣判結果出來后,我真想大哭一場,可我沒有哭的對象,只是那天晚上和幾個飛龍的朋友在北京的一家小酒館里痛痛快快地大喝了一次,那天我真的喝多了。我要的就是一個說法。” 經過“偉哥”開泰膠囊事件的這場折騰,姜偉一度想退出江湖,飛龍企業內部的事他幾乎不管了,他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足不出戶,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除了看書就是睡覺,他把多年翻看的毛選和易經進行深入的研究,用姜偉自己的話:我這學中醫的人可能就是有尋根的毛病。尤其是對周易的研究,打通了他多年對中醫與人、企業與社會、經濟與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文明等等方面的思考。他閉門3個月讀書,然后帶上所看的書去各地找一些與他生意毫不相干的人去交流,而且交流的話題主要是哲學和文化、中醫和人的關系等等。他一度處于“癲狂”狀態,使得很多人不解。企業的事他不管了,生意上的事仿佛和他無關,企業的產品和市場的變化他都全權交代給副手,他游離飛龍之外,仿佛逍遙起來。 有的好朋友勸他:你姜偉不是讓藥監局打傻了吧?誰都從市場中大把大把地撈錢,你竟搞些沒邊的什么文化上去了,那能給你帶來什么效益? 姜偉只憨笑。還有人勸他,把飛龍的名字改了吧,學學史玉柱,不再用巨人集團的名稱,使企業重新翻身。姜偉說:飛龍就是飛龍,史玉柱能咸魚翻身,但飛龍的姜偉從來就沒趴下,只是在水深和水淺處而已。 不能不碰的另一根神經 在中國的保健品行業,一個是被行業內稱為“姜老大”的姜偉,另一個就是史玉柱,兩人都譜寫過中國保健品產業的輝煌,又都面臨著各自不同的冬天。 姜偉從香港上市無功而返,史玉柱巨人“倒塌”,這兩個當時被稱為中國保健品市場的“兩個倒霉蛋”,尋求東山再起的時間都差不多。史玉柱所要靠的翻盤籌碼是“腦白金”,史玉柱計劃用5年的時間重新回到市場的霸主地位,然而史玉柱只用了3年,并在2001年還還清了債務。 現在來仔細地分析姜偉和史玉柱在上世紀末力求東山再起時的所作所為,確實很值得玩味。史玉柱實行“腦白金”計劃是在1998年前后,而姜偉在馬不停蹄地推“開泰膠囊”進入市場的時間也是在1998年。有一點應該說兩人相同的,那就是兩人都應該說是市場營銷策劃和廣告戰略布局高手。也就在姜偉整夜與他的營銷團隊苦于沒有可刺激的方案時,“偉哥”概念在熱炒。同等功效的產品,一個是即將進入中國市場的洋貨,一個是中國中醫藥支撐的保健品,姜偉就是想與洋藥PK。應該說“偉哥”開泰膠囊在尋求進入市場前的一切準備工作是非常完備的,而且對可能發生的一切不利因素都有預案,同時擔心有可能引發的國際產權爭議和官司,姜偉還和管理層事先搞了“模擬法庭”,以應對“偉哥”開泰膠囊進入市場后的麻煩。 一切事情仿佛真是應驗了那句老話:計劃沒有變化快。國家藥監局對沈陽飛龍關于“偉哥”開泰膠囊的處罰,使剛剛進入市場還不到一個月的“偉哥”開泰膠囊徹底地退出市場。姜偉一度夢想挽回這個市場,雖然此后有十幾名老中醫和科學家聯名證明“偉哥”開泰膠囊的“功效”,姜偉也曾想換一產品名稱重新進入市場,但“偉哥”開泰膠囊的影響力已使他無任何回天之力。用姜偉的話,一個年銷售可以達幾十億的保健產品,使沈陽飛龍不僅僅是丟掉了幾億的收入,更關鍵的是沈陽飛龍的市場將全部喪失。 2000年,正是“腦白金”使史玉柱揚眉吐氣。而對姜偉來說,正是“偉哥”開泰膠囊給他和沈陽飛龍集團帶來幾乎是災難性的打擊。 命運之神會像關愛史玉柱一樣來關愛姜偉嗎? 關于這個問題,姜偉不愿回答。但他說,機會隨時都在,市場青睞那些有所創造的人。曾經紅極一時的姜偉,自“偉哥”開泰膠囊之后,他就一直進入他自己的世界里去了。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幾乎無人能與他分享,但他曾與他最要好的朋友們說:我要在有生之年創造一個勝過飛龍十幾年的產品,這個產品的價值是無限的,是不能僅用市值來計算的。 2006年初,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出版、姜偉著的《變易·中國和諧文化的思考》一書。這本《變易》的出版,幾乎把很多人搞糊涂了,一個商人,一個學中醫的人,一個搞科研的人,一個搞制藥的人,怎么突然玩起了文化。“醫易同源。中醫科學與‘周易’文化是不可以分別對待的。否定‘周易’,就如同釜底抽薪,將變相的丟失了中醫的生命活力。” 姜偉顯然是在探尋中醫的根。 給國家辦了兩件“正經”事 姜偉用8年時間,把周易的研究和中醫的研究相結合,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文化產業結合在一起,他其中到底賣的什么藥呢? 姜偉畢竟是一位商人。他憑借20年商海生涯的歷練,棄學術榮譽而不顧,“見利勇為”。今年十一前,沈陽飛龍在互聯網上突然推出“人性殿堂”,據了解,該網站的軟件開發是在今年年初與一家上市公司達成戰略聯盟共同開發的。在無聲無息中姜偉就開通了一個叫中國文化振興網人性殿堂的網站。登錄人性殿堂網站,一條醒目的流動標語反復出現:“熱烈祝賀世界首家以傳播中國先進文化為宗旨的智能化心理測試網站開通。” 如何來解釋這樣一個互聯網上的新產品。姜偉是不是也要走和史玉柱同樣的路徑進入IT業。面對記者這樣的提問,姜偉不去做正面的應接,只是不停地說他自己要表達的理念。 姜偉說:中國傳統“周易”的蓍草數術也確實為“周易”披上一層神秘的外衣,使“周易”常常與迷信結緣,無法清晰干凈地剝離而展現自己遠古哲學思辨的本質。 姜偉創造的心理測試與調適應歸屬于文化創意產業。姜偉用數學的象量與目標函量和心理科學的問卷量表,取代了古老神秘的蓍草算法,還“周易”于科學和哲學的本來面目,創造了科學的“周易”體系,終使“周易”能夠徹底擺脫迷信算命的糾纏,使古老的“周易”再現新時代的無限生命活力。把周易應用到現實,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姜偉說這是他給國家辦了一件“正經”的事。 在采訪中,姜偉給記者看了幾十個由國家專利局初審通過的文件,在發明人一欄里只有姜偉一人。 “人要長記性。當老板的要知道什么東西是你的,什么東西不是你的。真是你創造的當仁不讓,不是你創造的白給不要。” 2000年1月,姜偉好像進入了中國道家所謂的“閉谷”狀態。夜夜無法入睡的姜偉陷入了眼前的壓力和未來的迷茫之中。“要進入互聯網產業”。“中醫、搞網絡中醫”。 必須申報發明專利。但中國專利法明文規定:“醫療方法不授予專利權。”那么,能不能申請美國專利呢? 姜偉自己親自動手起草美國專利。美國的專利審查員不懂得中醫,必須用現代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發明。經過長時間的冥思苦想之后,姜偉把一項網絡中醫發明專利起名為,“一種將已確診疾病再分型的網絡醫院方法”。一種嶄新的中醫科學的表述方式在美國發明專利界誕生了。 姜偉將自己寫的網絡中醫發明專利,送到遼寧省科委翻譯中心譯成英文,再飛美國,未通過專利律師,直接填表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4項中國中醫發明專利。6個月過去了,美國專利局通知,4項中醫發明專利全部初審合格。兩年過去了美國專利局再通知,4項中醫發明專利全部通過實審,給予公告號,予以專利公告。 姜偉把在美國申報中醫專利的過程,說成給國家辦了一件正經的大事。 姜偉攜人性殿堂網站再戰江湖,未來的開發和推廣是否能成功。顯然是拭目以待,但姜偉在美國的中醫發明專利探索確確實實給了人們許多許多有益的啟示。 命運之神能否再次關照姜偉,姜偉能否也同史玉柱一樣,制造出新的商業神話。進入IT業的姜偉會怎樣?姜偉自己說:我是不會安分的,飛龍集團就決定了我們這樣一個民營高科技企業要在市場中存在,就要不斷的創造、創新,我相信市場會證明一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