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尹明善造車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 05:45 中國證券報
去年底,重慶最大的民營企業———力帆集團公布了去年營收突破100億的消息。這家以摩托車起家的民企并非上市公司,它本沒有向公眾公布財報的義務,但它還是樂于向社會宣布,它歷時多年的造汽車計劃并沒有拖垮企業。 69歲的尹明善是這家企業的主人。大部分重慶人都熟知他的發家故事———在1990年初,他通過從建設摩托這家國有企業購買摩托車發動機配件,自己組裝摩托車發動機而賺得第一桶金,并最終打敗了建設摩托。 也許正是有著這樣的成功冒險的嘗試,尹明善在三年前萌發了進軍汽車業的想法。 在尹明善決定造車時,力帆集團當年的盈利僅有6000萬元,而他選擇的自己投入、自己申請牌照的迥異于其他民企的方式,也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除了摩托,還能做什么 在2002年的時候,尹明善不得不考慮這樣的問題———除了摩托,還能做什么? 在做過多次不成功的多元化嘗試之后,尹明善決定走進汽車這個政策限制嚴格,技術、資本高度密集的行業。 2003年5月,在重慶北部新區,力帆汽車廠廠區建設正式開始。但當一家日本公司對開發力帆汽車模具開價幾億后,尹明善才真正明白,以力帆的實力,不僅一線供應商和設計公司請不起,甚至國內二線公司也不行,力帆只能選擇三線供應商進行合作。 經過多方接觸后,力帆只能選擇1999年才成立、同濟大學下屬的民營汽車設計公司———同濟同捷合作整車開發。同濟同捷公司雖然此前從未開發過轎車整車,但它的報價足夠低,力帆可以承受。 汽車模具的開發,在與一汽、二汽、天汽洽談未果后,尹明善也只好選擇上海一家同樣從未開發過整套汽車模具的民營小廠———千緣公司合作。 2004年,力帆已經大致完成微轎項目的技術研發,但造不造微車卻在力帆內部成了激烈爭論的焦點。關鍵時刻,尹明善最終拍板讓微轎項目下了馬。 但最為艱難的時刻,正在向尹明善走來。 “生死”劫 2004年8月,在同濟同捷的幫助下,力帆在上海生產出第一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轎車。 但此時,國家發改委新出臺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帶來了預期不到的影響。按照這個政策,像力帆這樣的轎車項目,屬于“現有汽車生產企業跨產品類別生產其他類別汽車整車產品”,必須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核準。按照發改委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要求,力帆在三年內不僅僅要實現投資20億以上的累計投資,還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研究機構和5億以上的研發投入。 這一政策使力帆試圖獲取轎車準生證的目的落空。乍聞此信,尹明善非常沮喪,力帆上下也一片焦慮。 力帆轎車廠廠房建設這時已基本完工,設備安裝調試也基本完成,力帆甚至還計劃9月份就正式投產,年底量產。2004年年底,力帆520第一輛車在力帆車間正式下線。 按照尹明善的說法,他在汽車上的投入大致為9億元。但讓他苦惱的是,造車每天產生的成本要30多萬元,一個月就是1000萬,一年就是1億多。 與此同時,外界的質疑聲越來越強烈。2005年之后,尹明善不得不疲于應付媒體的質疑,他一次次信誓旦旦地表示,沒有把握他就不敢投9個億,過幾個月就能拿到批文。 這一年中,由于各城市紛紛禁摩、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揚、歐Ⅱ排放標準實施等問題,力帆集團陷于空前的資金鏈危機之中———應付賬款比年初增長一倍多,應收賬款也增長超過50%。 各家銀行在對力帆進行調研后,開始調整政策。按照尹明善的說法,銀行人私下跟尹說,你這個汽車的投入還有頭嗎?于是,銀行對力帆開始只收不貸———累計回收的貸款有三四億之多。 配套商和經銷商也陷入觀望狀態。雖然此時配套商還給力帆送配件,但是這些配件都是手工挫出來的,模具并沒有開;零部件配套商同樣擔心自己對力帆的投入可能血本無歸;而重慶最大的汽車貿易商重慶商社和西南汽車等也對力帆失去了興趣。 甚至連力帆高層也開始動搖了!傲Ψ嚥荒茉僮鱿氯チ,這是死路!彼麄儗σ魃普f。 就在尹明善焦頭爛額難以支撐的關鍵時刻,2005年9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召開。五中全會對于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視,讓一貫以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來爭取資源和關注的尹明善,獲得了新的機會。12月底,力帆汽車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轎車生產目錄的批文。 “豪賭”還要繼續努力 尹明善曾經以為力帆只要獲得牌照就一馬平川,但2006年的開局很不順利。 在尹明善的“一意孤行”下,以中檔車定位配置、定價77777元的力帆520產銷量一直徘徊在每月一二百輛以下的水平。直到12月份降價8000元后,銷量才開始好轉。 力帆另一款1.3排量的小型車也在2006年10月上市。這款新車僅換上了力帆自造發動機,汽車外觀與1.6升完全相同,可以與前款車共用模具和零配件,開發成本僅是發動機設計成本,但價格只有5萬多,動力和外觀比同檔車型有明顯優勢。 在這款車的拉動下,力帆轎車的銷售開始好轉。據力帆汽車辦公室提供的數據,去年11月,力帆轎車產銷達到1900輛,12月達到2200輛,今年1月計劃達到2600輛。 這讓尹明善重新反思當年的微轎之爭。他在2007年準備推出三款新車,其中就包括當年被他放棄的微轎。 但力帆汽車目前還沒有量產,更沒有盈利。力帆要維持目前的現狀也許不困難,可是要啟動新車型研發,并進一步擴產降低單位成本,包括滿足發改委三年20億投資的要求,力帆最近兩三年將產生10億元以上的融資要求。 無論如何,尹明善畢竟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他不僅成功地獲得了生產牌照,還在陸續占有市場。在數次多元化嘗試失敗之后,看來他終于把握住了這個造車的機會。(文/韋黎兵)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