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陳銀兒:我的崛起無秘密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 14:18 《商界名家》
編者按: 2006年8月,《商界名家》推出《一個“頂級”農民企業家的風雨沉浮》的報道后,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許多讀者來信來電,對陳銀兒的再次崛起給以了高度評價。有人稱,這是中國農民企業家創業史上的又一“奇跡”。 奇跡的背后促使我們不斷地扣問:一個在天命之年選擇重頭再來的人,為什么能在短短5年間迅速崛起?一個靠借來的5萬元白手起家的人,又憑什么推開了那些常人難以推開的財富大門?且看本刊記者發回的追蹤報道—— 陳銀兒終于坐下來,與記者席面而談。 陳銀兒真的太忙。上午接待外省來的合作客戶,下午主持召開公司相關會議。即便晚上與記者“面對面”的幾個小時內,催他談事的電話也一再響起。他笑著說,“實在不好意思。金美亞剛好組建成集團公司,機會千載難逢,事情也千頭萬緒。” 但他一旦坐下,卻氣色閑定,言語緩和,仿佛一切匆忙早如蛛絲被他給輕輕抹去。咖啡廳暗淡的燈光下,他飽滿的面龐色澤柔和,嘴角略帶微笑,若一尊慈祥的佛。他的助理竺慶軍告訴記者,自經歷過那場風波之后,他對人生的功名利祿似乎已經看淡。現在的陳銀兒平和而淡定,不但信佛,氣色里,也開始慢慢有了佛的感覺。 于是,我們的對話從談佛開始。那里,有著陳銀兒跌倒后能夠重新爬起來的智慧源泉,也有著陳銀兒對事業孜孜以求的心靈歸宿和皈依…… 你見過我種的鐵樹每年都開花嗎 《商界名家》:下午從你辦公室出來時,看到旁邊有個佛堂,據說你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去佛堂靜拜幾分鐘? 陳銀兒:是的,我信佛。佛告訴我們要有虔誠的信念以及高尚的人格,所以我認為信佛最重要的是能不斷提升思想的境界。比如,佛講究修心養性,講究自我反省,講究心靈上的自律,等等。 《商界名家》:之前的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陳銀兒:當然不是!這是每個人在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所領悟出來的。當年 “出事”時,我也一樣地悲憤、怨恨、委屈……甚至感覺到崩潰了。即便我后來被無罪釋放后,走在街上,我也覺得我是不是就這樣完了。那個時候我會認為是別人對我不公,而不是自己有什么過錯。 《商界名家》:事實證明,你的“出事”也確實是別人對你的不公呀! 陳銀兒:是呀!但我又能怎樣呢?我總不能在抱怨中過日子吧!后來我就想,為什么別人對你不公呢,你自己身上總有些什么是別人不喜歡的吧,自己總之也有原因吧?!然后,在一些佛的書籍上,我發現也在說人凡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懂得反省。我就覺得佛家的有些道理很有用,只是我們平時沒怎么去參透這些道理。 《商界名家》:那你從自己身上找到原因了嗎? 陳銀兒:不僅是找,而且是從根子上徹底地反省了一回。 《商界名家》:有用嗎? 陳銀兒:當然。比如以前的我有點以自我為中心的味道,謀事粗枝大葉,考慮不細等等,現在呢,我告訴你,我不會了。我喜歡安靜,更喜歡思考。 《商界名家》:說到思考的問題,那你“出來”之后,選擇從園林做起也是經過很縝密的思考嗎? 陳銀兒:我出來的時候沒有本錢,只能從小本生意做起。當時我發現城市建設熱火朝天,而且各個地方對環境也很重視,綠化工程必定有很大的空間。而做園林恰好不需要大投入,潛力大,收效快,這很符合我的創業條件。 《商界名家》:事實證明,你的判斷是對的! 陳銀兒:光判斷對是不夠的,你還得付出,還得比別人吃更多的苦。公司創建之初,我們一沒有資質,只能花錢借別人的資質招標拿工程;二沒有資金建苗木基地,只能買別人的苗木;三沒有品牌,只能低價接單,并想盡辦法做到最好,以求口口相傳。我們的第一個單是給一個臺灣老板投資的寺廟做綠化,工程共6萬塊錢。我和那臺灣老板起初不熟,但我們硬是一鍬一土把他的綠化做得非常好。等工程結束,我和那老板也成了朋友,他不但很滿意,還給我們介紹了不少新業務。前不久他還打來電話說,“你種的鐵樹每年都開花,人家都是幾年開一次花,你這個每年都開”。 《商界名家》:鐵樹開花?有意思。也許是你的誠心感動了鐵樹吧。 陳銀兒:也許是吧!我相信心誠則靈。把一件事情做到位,就得有讓鐵樹開花的膽略和精神。 《商界名家》:類似的事情多嗎? 陳銀兒:給你舉幾個例子吧!2003年夏天,我們拿下了寧波鄞州區政府的單。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我們能做——因為區政府要趕在9月底前搬進去,而這一年,寧波少有的干旱,從夏天一直連續高溫到10月。當時寧波市園林辦的人都認為在這樣的高溫下把大樹種活根本不可能。 我們對夏天種樹和冬天種樹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后,然后采取了三招:一是樹挖出和種下的時間要短,幾乎是達到挖出就馬上種下;二是挖樹時樹兜留的特別大,保持樹根的生命力不輕易被破壞;三是及時灌水,并灌足灌好。結果,兩個月的時間里,我們硬是把3000多棵大樹全部種活了。 《商界名家》:回頭來看,你能把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陳銀兒:我認為還是在做事的態度上。世界上沒有絕對解決不了的問題,缺的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及勇氣。 當然,不僅要有思路,還得要有執行,我也就恰好把兩者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想想看,40度的高溫下,我帶著員工挖土松土、抬樹種樹、澆水、搭帳蓬……其間的艱辛現在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好幾次我幾乎累倒在工地上,但硬是咬牙撐著。好的是,這個世界還是公平的,你做得好,別人始終還是會承認你的。一位曾因為我的“出事”而特意與我保持距離的官員最終感動了,他特意跑到工地來握著我的手說:“老陳,就沖你這態度,我們今后所有工程都找你來做。” 《商界名家》:現在創業我感覺早已不如10年前容易,幾乎什么生意都有人做。你在一沒資金二沒技術三沒資源的情況下,能選擇從園林切入并迅速做起,還真需要不凡內力的。 陳銀兒:當年我在邱二村做村支書的時候干的一些很轟動的事情,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看的長遠,做的扎實。做企業確實是需要內力的。比如,浙江紹興有一個老板有100畝苗木基地,但他一直疏于管理,苗木園里荒草叢生。2003年,我和他接觸后,就花11萬元把他的苗木園買了過來(土地另外算錢的)。買過來后,我重新進行了規劃管理,怎么施肥,怎么剪枝,怎么操作,等等,做得一絲不茍,非常嚴密和細致。到2005年,園里的苗木已一片茂盛,人進去看到不人頭了。當年的那個老板看了后很是后悔,并要拿150萬給我把這個基地重新買回去。所以同樣的東西,有人可以把它做死,有人可以把他做活,關鍵是看什么人做,怎么做。現在很多人看到別人成功,總說那是機會好啊外在條件好啊等等,其實我覺得最主要是還是內因,還是看你自己怎么做。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什么時候都能找到機會,在哪里都能發現黃金。 這的確是一個異于常人的老板,他不僅有著他人所不能企及的超遠眼力與決斷力,更有著能夠橫刀立馬力挽狂瀾的上好身手。接下來,陳銀兒一舉殺入了連他自己都很陌生的鋼管行業,在外人都懷疑他的冒險和不可理喻時,他卻只用1年多時間就將一個奄奄一息的鋼管廠弄得風生水起…… 別人的爛攤子,我的好企業 《商界名家》:你在園林里面做得好好的,為什么后來要收購美亞鋼管殺入一個陌生的行業呢? 陳銀兒:其實我和美亞鋼管還是很有機緣的。1993年我做邱二村支書時,引進的外商合資企業就是美亞。當時是村、寧波市政府、菲律賓外商共同持股,總投資1200萬美元,是華東地區最早的大型鋼管企業。后來我“出事”了,離開了這家公司,公司股權幾經變換,成了外商獨資企業。 也因為這種機緣,我對美亞充滿了感情,和美亞的老板也經常有聯系。我做世紀園林的時候,美亞的老板不相信我能做成,就提出邀我去做他們的總經理。不過后來因為他們公司內的矛盾,這事沒成。到2004年,美亞的老板來到我的園林公司時,問我這公司利潤如何,我告訴他投資5萬元,2003年利潤是500萬,2005年可以搞到1000萬。后來我反問他利潤多少,他說也就500萬。他于是感慨自己這幾年沒有發展,公司不好做。我當時只當順便聊天,但沒過多久,他又來找我了,而且一本正經地提出要把美亞賣給我。 《商界名家》:這么一次閑聊就決定了嗎? 陳銀兒:是的,而且速度非常快。至于價格,也沒去算資產、負債、清算呀什么的,也是一口價,他說了一個數字。我說我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錢啊,他說可以分3年給。我說行,就按你說的辦。2005年1月26號上午我們談好,下午就簽了合同。這場收購我沒做任何還價,一律照單全收。 《商界名家》:那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很“沖動”?反過來,你有后悔嗎? 陳銀兒:不會。因為我有自己的判斷,我有能力把它做好。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破攤子,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燙手山芋,我卻認為這是一個好企業。 《商界名家》:何以見得呢? 陳銀兒:比如,我很清楚它做不好的原因,能找到癥結。一是在管理上,一塌糊涂,房子是漏水的,玻璃是破的,里面還有小偷,經常發生材料丟棄事件,后我們查明是門衛和外面的人聯手搞的;其次文化上有問題,這個菲律賓的老板曾經把他的兒子叫過來管了2年,因為“文化”不通,根本管不好,他也已經70多歲,年事已高,無心再做下去了。 《商界名家》:這明明是個爛攤子,怎么能說它是個好企業呀? 陳銀兒:我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我認為,鋼管行業和園林一樣,在現代化的建設中,有很大的空間和需求,所以行業本身沒什么問題。至于沒做好,是它經營上可能存在問題,但不能否定這個企業以及項目。要是它真的做得很好了,也就不會賣給我。評判一個企業的好壞,就像一輛車,一輛法拉利擺在那里,因為很多人駕駛技術不好,或者對車況不熟悉,所以沒跑起來。但你不能說,車本身有問題吧! 《商界名家》:也就是說,你有更好的駕駛技術。但同時,是不是意味著你會承擔更大的風險? 陳銀兒:對于風險,我是這樣理解的。風險意味著你有了失敗的可能,但更有了成功的機會。對于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我覺得有一種思維非常重要,那就是你要在別人只看到風險的時候看到機會。然后,你勇于承擔這樣的風險和把握機會。你要相信一句話,付出與獲取是對等的。最危險的地方也最安全,關鍵是能不能做到很安全! 《商界名家》:據我們了解,美亞現在變化翻天覆地。能說說你是怎樣做到安全的嗎? 陳銀兒:(笑)我想,美亞的現在不僅僅是安全,而且健康。其實我們的思路很簡單,市場需要我們怎樣做我們怎樣做就行了。把一件件小的事情做好了,整個問題也就解決了。做企業就像解繩子,你只要有耐心,同時順著繩子的規律,一團亂麻理清后,不知不覺地你也就成功了。 《商界名家》:你的觀點很有意思! 陳銀兒:當然,我只是用一個通俗的道理來說明問題,其實做企業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復雜。關鍵是你得找準門道,摸清規律。很多企業做不好,有時候就在于沒有想透這些道理。 比如,我接手美亞后,首先對廠房環境進行了一番全面的綠化和改造,新建了廠房,改進了設備。當初我做這些的時候,那個菲律賓的老板勸我不要在這上面花錢,說得不償失。而我認為,對于一個中國的鋼管企業來說,工廠形象和產品質量一樣重要。我們的客戶多是一些政府部門,那些官員頭兒們來你公司考察,如果廠房破爛環境很差,他敢相信你的產品一定是好產品嗎? 光是形象改造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在我看來,一個公司最內在的東西,就是人才和管理。我們進來之前,公司的管理人員幾乎都是老板的親戚。辦企業畢竟不是請客送禮,我的原則是唯才是舉,量才是用。我的弟弟說要過來幫我,我沒有同意,不是因為不喜歡他,而是因為他做不了!對于人才,我會給他們更高的工資。因為真正的人才賺的不是老板的錢,而是市場的錢,你老板怕什么?老板和員工的利益應該是“雙贏”,而不是“零和”。 《商界名家》:在金美亞我聽到了很多人在表達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來了之后就不想走了。 陳銀兒:也許他們還認同公司吧。對人才寬容的同時,反過來,我們在管理上也是很嚴格的。比如我們明確責任,并且盡量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辦事效率。以前的銷售部門就幾個人,所有的銷售人員的業績提成都由一個分管副總所得,下面的員工怎么會有積極性?我們現在就不這樣,業績跟收益掛鉤,你有沒有本事,到市場上去檢驗。 心態決定形態!陳銀兒告訴記者,做企業與做人其實是一樣的道理。比如,他現在走在街上,即便有人認出他來時,驚訝的、稱道的、贊嘆的,他都順其自然。要是以前,他也許會刻意地尋找一種滿足感,尋求被別人認同的樂趣。其實這些都沒有對錯之分,但不同的心態背后,也決定了會有不同的結果…… 對于未來,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商界名家》:據說那個菲律賓的老板當初要把美亞賣給你時,還提出把他的另一個公司——寧波大榭新美亞鋼管有限公司一起賣給你,你當時不同意。但后來你為什么又買了過來? 陳銀兒:我開始沒有同意,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資金不夠,二是鋼管我畢竟沒有完全做過,不熟。我的思路是:從接手一個開始,先把第一個做好,一步步穩妥推進。毛主席說: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同樣,我戰略上要藐視風險,戰術上要重視風險。我的一個朋友最近說要開個全國農產品超市連鎖,征求我的意見。我說你有這個想法當然不錯,但你必須先開一個看看,如果能夠賺錢,你就去“連鎖”,去滾動,如果一個都賺不到錢,那還談什么連鎖呢? 《商界名家》:現在金美亞集團的旗下,已經有了8家企業,并且分布在不同的行業,做這些企業進入這些行業的時候,你是否都想清楚了嗎? 陳銀兒:我想任何事情,絕對的想清楚是沒有的,否則還談什么風險。但有沒有把握這是很重要的,這個就是人的水平問題。 我目前的產業主要是三塊:鋼管、園林和投資。為了配套,我們就設立了物流公司和貿易公司。我的規劃是,鋼管產業仍舊是我們的主業,我們要把鋼管產業做大做強,一如我們提出的愿景——百年金美亞,鋼管之王。我們今后要不斷豐富鋼管產品,滿足細分市場需求,比如輸油管、輸汽管、化工管道等。同時,為了擴大鋼管產業的規模,我們還要實施異地發展戰略,準備在安徽池州籌辦鋼管制造基地。安徽池州預計2007年底建成,投產后年總生產能力將超過60萬噸,將成為全國生產規模最大的鋼管制造基地之一。 對于未來,我的理想是:3年內把金美亞做到寧波企業100強,10年內做到全國企業100強。當然,這是一個理想,是一種方向,也許不一定能實現,但方向是必須的。 《商界名家》:從當年被陷害入獄到如今擁有數億資產,你只用了5年的時間。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成功,好多讀者都想知道你成功的秘密? 陳銀兒:沒有秘密。因為我這5年走的完全是市場之路,賺的是陽光下的錢,不存在有什么秘密。有很多讀者看了你們雜志的報道后上門來討教創富秘方,我說也沒有什么秘方,因為現在的市場經濟已逐漸規范,靠什么“祖傳秘方”一夜暴富,靠什么“一招鮮”吃遍天下的日子已一去不返。我對成功的幾點體會,總結成三點:眼力、毅力和魄力。我認為這“三力”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素質。 《商界名家》:那么到現在,你覺得自己成功了嗎?你對成功是怎么理解的? 陳銀兒:成功是個相對的概念。有人賺了10萬就認為是成功,有人賺了1000萬還覺得很失敗。我對成功的理解,就是把企業做強做久,做成“百年老店”。很多企業風光一時,今天轟轟烈烈,明天就無聲無息,那有什么意義呢。所以,我現在還談不上成功,如果要說是成功的話,也只是萬里長征剛走完第一步。我對事業的看重是一種內心的渴望和寄托,是因為事業中有我的快樂和理想。 《商界名家》:是否可以認為你現在的思想已經超越了就企業論企業的階段? 陳銀兒:這個不好說,至少我想做企業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 《商界名家》:也就是說,你有更多的責任在里面。反過來,你有沒有感到壓力? 陳銀兒:實話說,我覺得目前的平臺于我還太小,我還遠遠沒找到縱橫馳騁、長袖善舞的感覺。前不久我和在深圳大企業工作的女兒聊天,問她愿不愿意回我的公司,她說:你那個平臺太小,我才不愿意呢。對于未來,我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商界名家》:有沒有一種向世人證明了自己重新站起來的感覺? 陳銀兒:我覺得一切用事實說話! 采訪結束,已是零點時分。夜幕下的這座城市,開始了新一天的呼吸,陳銀兒故事的最精彩篇章,也似乎才剛剛拉開帷幕。 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到故事的未來,但至少我們已經看到了故事的現在。其實,當大家都在探尋陳銀兒的崛起之道時,卻往往忽略了其背后的那些最基本的因素,比如陳銀兒提到的“三力”、比如包容、比如態度……這些同時也是最基本的商業邏輯規律。 還是那句老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做人如此,做企業更是如此。(文章代碼:110061120) 編輯/彭雅青 本刊記者 彭雅青 通訊員 竺慶軍 汪敏忠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