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公司治理莫學齊桓侯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18:46 新浪財經
張華強 公司治理之所以遭到了冷遇,被擱置起來,那多半是有人諱疾忌醫,像古時候的齊桓侯對待扁鵲那樣。 關于公司治理的話題曾經過熱鬧過一陣子,然而迄今為止當它還沒有得到一個被廣泛認可的關于公司治理結構的統一定義時,就似乎遭到了冷遇。 據說,“治理”一詞源于拉丁文,是“統治”或“掌舵”的意思,而人們把它翻譯“公司治理”恐怕也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類似于給自己治病,有病治病,無病調理強身。所治之病就是逆向選擇、敗德行為和不正當管理之類。來自外部的公司診斷早已有之,那大概是專治管理不科學之處的,至于管理正當與否,多半是公司自家的事情,所以產生了由內部公司治理來解決的需要。只不過對于管理科學的保健,管理者常常樂于接受;而對公司治理的透視,管理者卻是諱莫如深的。公司治理之所以遭到了冷遇,被擱置起來,那多半是有人諱疾忌醫,像古時候的齊桓侯對待扁鵲那樣。 扁鵲是我國東周時期的一代名醫,醫術高明,曾經有過使病人起死回生的病案記載。有一次,扁鵲行醫來到齊國,寄寓在桓侯門下。初次見到桓侯,細心的扁鵲就發現他老人家身體有恙,便直言不諱:“你的肌膚有病變,如果不抓緊治,發展下去可不得了!被负畈灰詾槿,認為扁鵲無非是想找個機會顯示自己的醫術。過了幾天,扁鵲又見到了桓侯,端詳了一番后對他說:“你的病情己經侵入血脈,任其發展,病入膏肓可就晚了。”桓侯不悅,斷然否認自己有病。如此三番,桓侯不接受治療,最后果然被病魔擊倒。這時候桓侯派人趕緊去找扁鵲,扁鵲自知無力回天,已經逃往他國。桓侯很快就死去了。 扁鵲逃離齊國的原因或許是復雜的,僅自知無力回天這一條就足以說明問題,也難能可貴。其實,扁鵲早就承認自己的醫術并沒有世人傳說的那樣高明,他認為真正高明的醫術正好和諱疾忌病的思路相反,那就是防患于未然。相傳扁鵲和魏文王有一段對話,魏文王問:“你兄弟三人都鉆研醫術,哪一位醫術最高?”扁鵲答:“長兄最好,仲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問:“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解釋說:“長兄在病人病情發作之前就能給人把病治好,一般人體會不到這種好處,所以他的名義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里人才知道。仲兄擅長于病情初起時給人治病,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名氣只及于鄉鄰之間。而我治病都只能應邀于病情危重之時,病人親屬都很關注,有時候要做大手術,還可能驚官動府,所以我的名氣似乎很大!睆拇丝梢钥闯觯怡o治病是很不愿意趁人之危圖虛名的,可惜的是齊桓侯們往往誤解了他的善意。 扁鵲關于醫術高下的分類,在企業管理領域相當于對管理過程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對管理者的控制不是要捆住他們的手腳,而是要及時發現和抑制其敗德行為和不正當管理,并對其逆向選擇中的不正當管理所造成的“病情”及時進行治理。顯然,這種事中的治理,尤其是事先的預防,要比事后的懲罰高明的多。當企業高管的“敗德”行為到了腐敗的程度,給企業運營釀成大患之時,雖然我們可以給企業動大手術,甚至可以揮淚斬馬謖,但是企業的損失往往難以追回和彌補,如果企業因此而大傷元氣,那就更令人追悔莫及。 可惜的是,在公司治理中給自己治病,,遠沒有被人們像反腐敗那樣所重視、所追捧。這倒不是因為前者沒有后者那樣熱鬧,有戲看,而主要的是因為管理者自己像齊桓侯那樣諱疾忌醫?梢韵胂,當一個人身居要職,權傾一時,說一不二之時,你說他的某些管理行為涉嫌不正當,就像扁鵲提醒齊桓侯身體有病遭受白眼一樣,他當然不愿意承認。與齊桓侯一脈相承的,是官本位思想。管理者大權再握,他的一切行為的正當性都勿庸置疑,也容不得任何挑戰。如果要對他的行為進行“治理”,無異于“在太歲頭上動土”,像齊桓侯那樣對扁鵲僅僅表示“不悅”,已經是相當客氣的了。 我們這里所說的給自已所治之病,相對于企業領域里的腐敗大鱷來說,可能是小巫見大巫,值不得大驚小怪。在一般人看來,管理實踐中的逆向選擇、敗德行為和不正當管理只是管理行為不太規范,人們不可能苛求管理者是一個道學先生。在競爭激烈,市場秩序尚不理想,投資環境、社會風氣尚且如此的情況下,不太規范的管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并無大礙,甚至還可以給自家人掙來一些現實的利益。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有些人還把善于進行這樣管理的管理者當做“能人”看待,對逆向選擇、敗德行為和不正當管理頗有些欣賞之意。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我們這里所說的管理正當與否,不限于站在企業內部自家人的立場,而是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標準,指稱那些以“管理”的名義謀取個人或小集團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可能管理者會因此而得計于一時,不痛不癢,而它恰恰是不少“問題富豪”起初的病灶。常常聽到一些“隕落”的企業明星在甘愿伏法的同時,也抱怨當初為什么沒有人及時提醒他。如果我們能夠從現在起就重視公司治理,或許真能減少“桓侯”們的遺憾。 如果我們能像扁鵲那樣,承認防患于未然的公司治理對于治愈企業病更有可取之處,那么我們也必須看到它注定是一項默默無聞的工作。當然,反對逆向選擇、敗德行為和不正當管理不能僅僅停留在善意的警示上,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我們應當把公司治理當做一把尚方寶劍,明確治理就是與管理抗衡,不論管理者是否諱疾忌醫,都能將逆向選擇、敗德行為和不正當管理校正過來。只有這樣,才能將影響公司發展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保證企業穩健成長,成就大事業。能夠做到這一點,那才是公司治理的理想境界,既使只有“內部人”才知道其“醫術”高明,仍然是功不可沒的。由此可見,要想使公司治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不能把它僅僅當做“統治”或“掌舵”者的事,更不能讓齊桓侯們延誤了公司治理。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