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螞蟻與天神
一位哲學家在海邊目睹一條船遇難。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斃了。他痛罵上蒼不講理——只因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這條船,竟然讓眾多的無辜者受害。
當他正沉迷于這種思想的時候,他發覺自己給一大群螞蟻圍住,原來他站的位置距
離螞蟻窩不遠。那時,有一只螞蟻爬到他身上并叮他一口,他立刻用腳踩死所有的螞蟻。天神在這個時候現身,并用他的拐杖敲著哲學家說:“你既然都以類似上蒼的方式去對待那些可憐的螞蟻,難道你還夠資格去批判上蒼的作為嗎?”
這一則寓言很生動地描述了兩種有礙管理績效的心態。一是:以偏概全;一是:寬于律己,苛以待人。
我們對寓言中上蒼及哲學家的作為,一定深不以為然。可是,一旦我們成為當事人時,往往也會不小心觸犯了上述二項禁忌,因為人是感官性的動物,例如:看到一位員工常常加班,另一位員工每次都準時下班,管理者常常以看到的景象,依照自己的思考模式(即是價值觀)來下判斷,認定準時下班的員工配合度不夠,工作不敬業……
然而事實未必如管理者所看到的,有可能是常常加班的員工在上班時間打混摸魚,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只好以加班來完成;也有可能常常加班的員工,工作方式不對;也有可能是工作分量分配不均……
所以,身為管理者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勤勞上進的員工未必是合作性高的員工;試圖取悅上司的員工未必能夠勝任艱難的工作。
至于另一項管理禁忌:寬于律己,苛以待人。是員工最厭惡的主管類型之一,也就是管理者標準不一,不能以身作則,反而以放大鏡來看待員工的行為,造成管理上的沖突,致使員工會有“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結或者“上行下效”毫無作為可言,這也是人性之一。身為管理者即是表率,言行要謹慎,當你拿放大鏡看別人,卻放縱自己的同時,員工亦必定是拿放大鏡來看待你,其中會產生的沖突可想而知……
清澈的小河
老禪師有一次和一個弟子出游,恰好那天特別地熱,兩人走了一段路之后,就上氣不接下氣,嗓子眼里像冒煙似的難受。
老禪師吩咐他的弟子說:“我們剛才不是剛剛渡過一條小河嗎?那兒的水清澈甘甜,你去弄些來解渴吧。” 弟子就捧著老禪師的金缽去了。
過了一會兒,弟子空著手回來了,稟告老禪師說:“小河那邊有一撥販賣布匹的西城商人,他們的馬在那兒撒歡追逐,把整條小河的水都弄臟了。不如我們再走兩個時辰的路,到前面的另外一條小溪去吧。”
老禪師皺了皺眉頭,回答道:“牛羊不吃身邊的草,卻要翻山越嶺吃山對面的沙子,世界上有這樣的事嗎?我們現在渴得不行,為什么還要走兩個時辰的路去找水喝呢?你還是再回去一趟,取些水來解渴吧。”
弟子撅著嘴,心里雖然一萬個不情愿,但還是按照老禪師的吩咐回到那條小河邊。
但讓他大吃一驚的是:才這么一會兒的工夫,原來的那撥人馬都不見了,整條小河又恢復了第一次見到時的清澈和平靜,好像什么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沒有永遠混濁的河水,與其舍近求遠地亂碰運氣,不如等待一時,機會總會來臨。這就是老禪師的智慧。
事物總在不斷變化,所謂“一切皆流,一切皆變”。因此,不要害怕等待,等待中自有機會。很多人卻錯誤地認為,等待是可恥的,是無能的表現,是消極的行為,事情發生總應該有所行動。身為管理者,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都應該讓自己在等待中尋求更高、更遠、更強的發展。
能力與待遇
主人將貨物分成兩份,平均分給驢和騾。驢看到自己背的東西和騾一樣多很氣憤地說:“人們給騾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卻讓我和它馱一樣重的貨物。”
走了一段路以后,主人看到驢支持不住了,就把它身上的貨物移一部分到騾背上。再走了一段路以后,驢更沒精神了又把貨物移過去一部分。最后驢身上空無一物。這時騾瞪著驢說:“你現在還會認為我不該多吃一倍食物嗎?”
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一定要長期觀察才可下評論。一個組織的工作,可分成“例行”工作及“解決問題”的工作。通常是愈富有解決問題性質的工作,工資愈高,但所承受的壓力也愈大。有些專做例行性工作的人,卻埋怨工資比不上其他人。但他若有機會嘗試做解決問題性的工作時,就會了解別人是否比他有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