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家德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中國式管理首重關系管理,而關系管理最大的敵人就是鄉愿、小人與派系。派系是結構問題,我們以后再談,這里先談鄉愿與小人問題。
唐朝,某一年大豐收,一天唐德宗打獵到一個農民趙光奇的家問他們快不快樂,結果趙光奇向他哭訴陳情,政府不誠不信,說不多立名目課稅,卻繼續收差役代金,說是征糧,卻一文錢不給。德宗聽得不甚唏噓,當場就把這家人的稅負免了。聽起來,德宗十分寬大聽得下民間抱怨,但實際上他在位期間,三度丟掉首都長安,安史之亂后唐朝國力大傷,但被德宗一折騰,自此一蹶不振,直到亡國。為什么?因為德宗的表現是鄉愿,稅是國家大法,應該一體適用,免了這家,再其他家呢?他不思索建立制度使人民休生養息,如果是苛稅傷民,就該減所有人的某些稅,如果是官吏貪賄,在國稅之外多辟財源,他就該好好整頓吏治。德宗只顧做好人,表演親民秀,卻破壞國法,國家治理因而紊亂。
孔子說:“鄉愿,德之賊也。”鄉愿沒有原則,不講法律秩序,只是一味做好人,自己看到的,接觸到的人都一味示好,大家都說他好人,都想接近他,但整體的法律制度卻會蕩然無存,也沒有公平公正可言,結果必是使一家人笑,卻使一街人哭(受那“一家人” 欺凌,卻又挨不近鄉愿身邊的人只有哭)。企業領導經常只看到有關系的身邊之人,對他有同情心,所以不忍,在乎與他的關系,所以矯情徇私,但這是婦人之仁,絕對會破壞公司內的公平,久之,其他人不平則鳴,公司和諧也將蕩然無存。為了維持秩序與原則,該切斷關系時要能夠壯士斷腕,一味的表現恩慈,是鄉愿,在管理整個企業的人際和諧上,是有害的。
公元前五二七年,楚國的楚平王要為自己的兒子娶一門媳婦,選中的姑娘在秦國,于是就派出一名叫費無忌的大夫前去迎娶。費無忌看到姑娘長得極其漂亮,眼睛一轉,就開始在半途上動腦筋了。他認為如此漂亮的姑娘應該獻給正當權的楚平王。盡管太子娶親的事已經國人皆知,盡管迎娶的車隊已經逼近國都,盡管楚宮里的儀式已經準備妥當,費無忌還是騎了一匹快馬搶先直奔王宮,對楚平王描述了秦國姑娘的美麗,說反正太子此刻與這位姑娘尚未見面,大王何不先娶了她,以后再為太子找一門好的呢。楚平王好色,被費無忌說動了心,但又覺得事關國家社稷的形象和承傳,必須小心從事,就重重拜托費無忌一手操辦。三下兩下,這位原想來做太子夫人的姑娘,轉眼成了太子的姨娘。說到這里,讓我們先停一下,讀者試著去想像這個故事會如何發展?君王無禮,小人幸進,結局不容樂觀,但歷史的發展有時比小說還殘忍,這便是一例。
費無忌辦成了這件事,楚平王越來越寵信他了,但靜心一想,這件事上受傷害最深的是太子,而太子是遲早會掌大權的,那今后的日子怎么過呢?他開始在楚王耳邊遞送小語:“那件事情之后,太子對我恨之入骨,那倒罷了,我個人也算不得什么,問題是他對大王您也怨恨起來,萬望大王戒備。太子已握兵權,外有諸侯支持,內有他的老師伍奢幫著謀劃,說不定那一天要兵變呢!”楚平王本來就覺得自己對兒子做了虧心事,兒子一定會有所動作,現在聽費無忌一說,心想果不出所料,立即下令殺死太子的老師伍奢和其長子伍尚,進而又要捕殺太子,太子和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只得逃離楚國。后來伍子胥引來吳國兵馬,發誓要為父兄報仇,一再率吳兵伐楚,最后滅了楚國,并對楚平王鞭尸。倒霉的是楚國人民,死傷無數。小人幸進,竟使國家涂炭,民不聊生,令人驚心。
鄉愿與小人不一定是壞人,但一定做人沒有原則,做事玩乎法律制度。前者與人為善,不擇手段,后者投主所好,亦不擇手段。宇文家三兄弟以奸佞取得隋煬帝的信任,并主掌羽林軍,最后又殺了煬帝,是隋朝亡國主兕之一。其中三弟宇文士及在隋亡后降于唐太宗。一日,太宗在御園中看到一個樹很美,為之贊嘆,士及在側,趕快發揮其佞臣本色,作詩頌詞歌頌其樹,太宗不高興的說:“我一直聽說身旁有奸臣,今日果然看見一個。”自此,士及學魏徵,竟成知名諫臣。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士及跟隋煬帝就是佞臣,跟唐太宗就是諫臣,小人投主之所好,可以為善,亦可以為惡。
鄉愿可能有善心,小人不一定有惡念,但往往把是非模糊了,原則不見了,黑白都變成了灰色,對企業內的信任破壞卻極大。如之前專欄所述,中國式管理是禮法并治的,禮就是不成文的原則,法就是成文的原則,重法守禮是中國組織治理的首要之道。但鄉愿與小人一攪和,有關系則沒關系,什么都被允許,于是法律制度頹壞,禮治秩序蕩然,公司之內什么原則都不受尊重,人們心中少了那把尺,行為少了制度的約束,最終將很難形成共識,只剩下爾虞我詐,拉黨結派,以權相輒,信任將受到徹底破壞。所以說要想在公司內防止鄉愿與小人的崛起,公司領導人及整個決策核心精英都要重法守禮,以帶動全公司員工守法守禮的文化,阻絕小人幸進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