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企業經常談的競爭力有兩種:一是最佳實踐,二是持續創新。如今這些做法已經變成經營管理中的常數項,差異化和突破性創新將是企業追求成功的新訴求。如何創新?sap創始人答案是借助“設計的力量”。
撰文 Hasso Plattner
過去兩年我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設計。
兩年前我讀到《商業周刊》一篇封面報道——“the power of design”,講IDEO這家設計咨詢公司如何通過用戶為本的設計方法提升企業競爭力,我立即就被里面關于設計和創新關系的論述所吸引。從那時起,SAP主動找到了IDEO,并與他們合作,在斯坦福大學設立了設計學院,共同致力于用設計理念推進企業創新。
“世界上最創新的公司也是最成功的公司”,這并不是一個令人意外的論點,看看蘋果公司的表現就知道了,但下面的數據還是令人驚訝—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利潤增長是同行的750%、股價表現優于同行29%。這讓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有了設計會發生什么?設計又是什么?我們怎么進行設計?怎樣做得不一樣?
設計應成為管理的常項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所有人都在討論最佳商業實踐、持續性創新。日本企業是這方面的大師:他們靠最佳執行、最佳產品質量,以及更低的成本令日本制造風行全球。但是在今天,過去的這些優勢已不再足夠—生產制造擴散到世界各地,那些在發展中國家開展業務的公司已經顯示出,那里制造的產品,不僅成本低,而且質量同樣好或更好。此外,當地的公司也開始開發自己品牌的產品與我們開展全球化競爭。為了不被比賽淘汰并保持領先、爭取勝利,我們必須做得更多。過去我們相信最佳實踐和持續性創新,如今必須進行突破性創新和差異化,因為我們今天的發明很快在不久的將來變成普通商品。
問題是,我們能學習創新嗎?我可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但我們能提高創新的能力嗎?我認為,一定能!
提高創新能力的一個步驟是加強設計,它能帶領企業走向創新。如果不斷激勵它,那企業創新的勝算很大。長久以來,我們一直習慣更好的執行、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質量。但如果你現在不改變觀念,遲早都會被時代淘汰。無論取得怎樣的成功,一切新事物皆有可能,我們只有去擁抱它們。我們必須平衡好相互沖突的左右半腦:分析思維、設計思維。
毫無疑問,公司必須把執行做得最好、努力解決問題、保持專注、進行系統化的運作,并且持續改進導致持續性創新。不過,持續性創新是由里向外的創新,是圍繞著我們既有成就如何加以提高;而設計思維則完全由外至內。突破性創新可能走的是另外的道路。創新不可能局限于盒子之中,真實世界和需求的發現很可能與我們想象不同,必須用綜合的視野來看待事物,用水平思維來取代系統思維。所以,我們必須同用戶一起出發,必須從盡可能多的角度來觀察同一事物,才能發現所有的事實并加以理解。
《追求卓越》作者Tom Peters說:“設計如此關鍵,它應該是每個部門每次會議的議程。”實際上,設計應該是每次董事會議都值得花時間討論的議題。過去兩年,設計思維突然成為許多公司的日常工作。蘋果總裁Steve Jobs說:“設計不是看上去和感覺怎么樣,而是用起來的感覺。”非常正確,設計不是我們看到的閃亮的外表,而是怎么用。iPod及其圍繞著iPod的整個系統和解決方案是我經常拿來的例子,他們是怎么做到的?他們做對了什么?其他人又做錯了什么?
軟件也可以追求愉悅
偉大的設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它優雅大方,充分調動人的感情,令人愉悅。
當我們談論愉悅和SAP的關系,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荒唐,但這正是我們想做到的。我們應該把這個問題貼到辦公室的墻上:SAP的軟件是否令人愉悅?現在的答案可能是“不”,因此必須想辦法達到這種目標。為什么不?一副門把手也能令人愉悅、感覺高雅,而且還很實用。軟件為什么做不到呢?如果門把手這個例子太遠,那么想想iPod和它的導航鍵盤——每個人都能使用iPod,但不是所有人能使用SAP軟件,因此我們還有提高的空間。
當我們努力做到吸引顧客、商業上可行、技術上可操作,設計便成為一個界定范圍、解決問題、精心開展的過程。吸引顧客,調動他們的情感可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簡單的方案完成所有的工作。必須讓我們的情感來檢驗它是否有用和優雅,是否有趣也很重要,我們應該將樂趣應用到抽象的軟件產品。進行設計時,我們必須將所有問題都放在一起同時來考慮,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流程進行,這可能是最大的不同,這樣就不會在流程中迷失問題的關鍵和事實。
傾聽、觀察、重新設計
通過過去兩年的思考和試驗,我總結的設計流程是:首先,360度的事實發現,打開心智觀察一切,特別要觀察傾聽與你看法不同的人;其次,縮小范圍,從觀察到的寬廣圖景縮小到需要用實際辦法解決的重點問題;最后,回歸法進行原型設計,原型設計必須能調動人們的情感,盡可能快速激發思考,早期不須編碼,用紙筆涂畫就可以。整個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溝通反饋,隨時進行調整。
今天,我們為什么如此強調盡早的事實發現、盡快的原型設計、用戶充分參與設計的流程?因為,我們生活在互聯網引發的革命時代,整個世界已經聯結起來,一切事物都開始數字化。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突破大洲和公司邊界,同時以數字化的方式開展工作。
SAP和提供地理信息系統的軟件公司ESRI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不久前我們用新的設計流程開展了一項試驗。我們一起來到了美國鳳凰城的一處油田開始360度的調查研究。我們的項目小組發現,那些修復油井的工程師每人有兩臺電腦:一臺展示的是SAP的ERP系統,另一臺是ESRI的系統—這種麻煩的做法展示了我們的軟件還是對用戶缺乏同情心。隨后,我們開展了850場觀察,設計了50個應用案例的原型,拿去問用戶,“這是否有幫助?你是否能理解?還有什么需求我們忽略了?”最終,我們開發了將SAP和ESRI整合在一起的應用軟件,而且這套軟件不僅能用于油井的修復,而且也能用于市政設施的管理和修繕。家附近水管爆裂了?市民只要用電腦登陸城市門戶網站,輸入信息,馬上就有人趕到現場搶修,不必打了報修電話后還得耐心等待很長時間。
這正是令我興奮的,SAP軟件開發需要更多的伙伴參與,不僅是軟件工程師,更多的是用戶和社區,這才是軟件的共同設計、重新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