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去香港讀MBA:歐美與本土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23:57 新浪財經

  2007年MBA聯考將至,媒體對于本年度MBA聯考報名人數和MBA“薪情”起伏的關注使06年10-11月份“Would MBA Tour”和“THE MBA TOUR”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巡演引起的對歐美商學院的關注告一段落;尤其是中央電視臺“2006中國MBA人物”評選活動和《商業周刊》中文版 “中國優秀商學院”年終專題,把公眾對本土商學院的關注引向高潮。但是,與之相伴不斷的媒體和網絡上對北美MBA “文化差異大、學習成本高、海龜也許成海呆”的尷尬處境描述,和對本土MBA“文化背景單一、國際視野狹窄、就業前景太局限”的質疑不斷,又令人對之望而生怯。

  也許是受到安東尼•吉登斯 “第三條道路”理論的啟發。2006年,曾幾何時只有“本土高校”和“

留學歐美”兩種選擇的中國考生(和他們的家長)似乎在一夜之間“發現”了香港,去香港就讀成為滿足“文化兼容”和“國際化”等多重條件的一條教育意義上的“第三條道路” 而受到內地考生及其家長的狂熱“追捧”,尤其是北大、清華等名校云集的北京市的文理科狀元竟然都選擇了立校不足20年的“香港科大”成為標志性事件。從中,我們是否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對香港教育“優點”的
發現之旅
能否從本科教育“蔓延”到更高層次的MBA,中國MBA考生是否也可以取道香港走出“歐美”和“本土”兩極之旅以外的“第三條道路”?

  背靠大樹好乘涼:香港——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點

  隨著全球經濟的開放、技術的升級、資本市場的發展,世界經濟活動中心的重新布局不斷加速,從全球GDP的分布來看,1990年,亞洲各國GDP僅占全球GDP總量的28%,而到2015年預計將達到42%,歐洲經濟所占比例預計從1990年的35%縮減到2015年的25%。隨著GDP的變化,工作機會、企業和經濟活動的重心也將相應地發生變化。截至2006年12月28日,香港

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突破十三萬億港元,超過德國;2006年香港囊括全球最大的兩個IPO項目,全年新股發行集資總額超過三千億港元,一舉超過倫敦和紐約,躍居全球第一。對MBA畢業生來說,這些變化有著積極的意義,因為它將預示著MBA學習生涯未來的地理價值和職業機遇,還表明在未來的10年內,將有越來越多的工作機會尤其是金融/咨詢等高薪職位會從歐美這樣的發達國家向亞洲尤其是香港這樣的亞洲金融中心轉移,而且這樣的趨勢不僅意味著工作數量的增多,還將深刻地拉近這兩個市場的“MBA薪資”差距。

  在2006年美國《商業周刊》評選出的“2006年度最佳商學院排行榜”上,芝加哥、沃頓、凱洛格、哈佛這四家商學院的MBA畢業生平均年薪是101,250美元,與獲得學位前的7萬-9萬美金平均年薪相比,薪資獲得增長的比例不到30%。而2006年香港科大有32%的MBA畢業生年薪比獲得學位增幅200%,薪酬增幅水平在100%-200%的有20%,另外24% 的畢業生薪酬增幅水平在50%-100%之間。取得MBA學位前與后的薪資增幅是歐美商學院難以匹敵的。

  世界認可的教育質量和國際領先的權威排名

  當內地領先商學院還在以通過“EQUIS”認證和成為“AACSB”會員作為宣傳亮點的時候,以亞洲首家獲得AACSB和EQUIS雙重認證的香港科大商學院為代表的香港院校已經踏步在全球領先、亞洲頂尖商學院之列,比如:在2006年最新的英國《金融時報》排名榜上,香港科大和西北大學合作的EMBA項目不僅在亞洲居于領導地位,更是超越諸多歐美名校,位居全球第二,堪與沃頓比肩。而在英國《經濟學家》的MBA排行榜和《金融時報》的企業特設課程排行榜上,香港科大依然在亞洲領袖群倫。最考驗全世界商學院整體實力的當屬學院整體研究水平的排名,因為它考量的是商學院最核心的教授研究水平和專業能力。教授直接跟學生打交道,好的教授可以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課程,給學生精益指導,甚至成為學生很好的朋友,好的教授對課程和學校發展極大的幫助,這方面香港科大也是亞洲唯一一家跨入全球20強,并且在全球五大財務會計學期刊上發表論文最多的全球商學院,此項成績在歷史上也只有沃頓可與之并駕齊驅。

  多元文化背景擴張國際視野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未來人才的競爭將不僅僅依賴于個人自身的職業技能、個人素養和文化根源,更多地還要看你是否有過多元文化的共處經歷和基于此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多元文化思維能力。技能已不再是對跨國公司工作人員和創業者的唯一挑戰,更多的挑戰是來自于你是否擁有與投資者及其他關聯方相同的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或者是否能夠做到“思對方所思,言對方所言”。

  這一點能夠做到最好的不是美國院校,當然也不是中國本土商學院能夠達到的。因為他們共同地受到了先天的單一文化根源、單一國家體制、單一族群的限制。具有先天優勢的

  恰恰是擁有多元文化背景的香港科大商學院、新加坡國立這樣城市型獨立關稅區的商學院和瑞士的IMD。在英國《金融時報》的排名榜上,從2004年到2006年,香港科大商學院和瑞士IMD也已經連續三年獲得“最國際化的商學院”稱號。獲得這樣的稱號不僅僅是生源多樣化,更體現在教授的國際化上,香港科大商學院66%的教授為非華人,涵蓋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歐洲、印度、澳洲、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幾十個國籍來源。在此基礎上,學院還與北美、歐洲、澳洲、亞洲的100多所商學院設立了國際交換生計劃,科大的MBA不僅強調在學院內的多元文化交流和熏陶,還拓展了不同州際背景下的國際視野。由此,香港科大MBA的就業范圍也空前的全球化,70%以上留在香港或到海外其他國家就業,14%的學生分別前往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就業。而17%的畢業生到中國大陸工作。

  MBA“薪情指數”和性價比

  衡量一所商學院的MBA學費高不高,需要用動態和縱向比較的方式。從國際上來看,更多地以“性價比”來比較各所商學院的學費高低。但對于MBA畢業生來說更關心的可能是畢業以后的“薪情指數”高低。

  隨著近年來香港經濟的不斷好轉尤其是其亞洲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斷鞏固,香港MBA畢業生的薪酬預期趨于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2006年香港科大MBA畢業生以工作地點分類:在香港就業的MBA畢業生平均年薪達到了48萬港幣,在海外就業的畢業生平均年薪達到了72,479美元,而在中國大陸就業的畢業生平均年薪達到了歷史最高點41000美元。相比獲得MBA學位前,不僅“薪情指數”實現了50%-200%不等的快速增長,而且MBA學習的投入回報周期僅需2-5年,這一點令香港科大MBA在英國出版的另一份權威刊物《經濟學人》雜志最新出爐的全球MBA排行榜上風光無限。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最佳商學院們,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商業周刊》的美國商學院專輯中,芝加哥、凱洛格、沃頓、哈佛、斯隆等名校五一例外地被列入回報最慢的商學院行列。收回投入的最長時間需要超過15年,最短的也要10年。

  在《商業周刊》對美國商學院進行比較和排名的同時,也利用其中文版于年終對中國的商學院進行了MBA項目的評價,我們摘錄一部分予以借鑒:中國內地確實已經有少數的幾家商學院確立了很高的知名度,但其教學質量依然良莠不齊。而且有67%的受調查者認為畢業生保持在原有水平或者整體有些下降。而只有20%的受調查者認為中國的MBA畢業生素質較高或者非常優秀。所以,盡管人們一直認為中國日益增多的MBA項目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這些項目的質量高低也是頗受公眾關注的一個問題。對于全世界的MBA項目來說,商學院保持自身良好的品牌聲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要務。

  延續本科招生形成的沖擊波,集“文化多元、知識前沿、全球認證、前景良好、性價比高”等多重優勢的香港的商學院,已經逐步推動和擴大在內地的市場推廣和招生工作,而最新的動作則是香港科大面向內地獨立招收在香港全職學習的MBA,項目推薦活動的時間就定在內地MBA聯考結束后的第一個周末(1月27日)。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