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商學院 > 新浪財經商學院專欄_中歐 > 正文
2006年11月11日,對年輕卻頗負盛名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天。作為一所享譽全球、桃李天下的商學院,中歐在建校十二年之后,迎來了她最初的一批莘莘學子。兩百多名中歐95、96級EMBA、MBA校友,在闊別十年之后再次回到了曾經賦予他們知識和力量的母校。
上海石化董事總經理戎光道、上海電信董事長張維華、歐萊雅中國區副總裁陸曉明、紐約證券交易所亞太區執行董事楊戈……作為當年勇于扣開中歐大門的一群拓荒者,這批國內最早的EMBA、MBA學員,十年來雖經歷無數商海歷練,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出色貢獻。“首批EMBA、MBA都是敢于吃螃蟹的人,十年來他們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強動力!敝袣W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維炯教授如此評價。
“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管理水平的提高,要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記上一筆”。在中歐的講壇上辛勤耕耘多年的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曾講過這么一句話。
自1994年成立以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至今已經招收、培養了4326名MBA和EMBA畢業生,其中既有中國各行各業的領袖和精英,也有跨國公司的駐華高級主管和其他國家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中歐龐大的學員網絡,匯聚了如王宗南、潘剛、徐和誼、金志國眾多知名企業最高決策層的核心人物。可以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血脈中,已經深深融入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基因。
短短十二年,中歐這所年輕的商學院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從一個最初的構想成長為一家世界一流商學院的卓越之路。
1994年成立伊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便開始著手開設EMBA課程。1995年,中歐開辦了中國管理教育歷史上第一個EMBA課程,比國內同行整整先行了7年,是中國EMBA教育當之無愧的先驅。
當初,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一個EMBA班共招收了42名學員,上海石化的高層管理人員成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建校后第一個(批)報名參加EMBA課程的學員。1995年5月8日,中國第一個EMBA課程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了開學典禮。
1997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的張維炯教授加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成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一任EMBA課程主任。從這一年開始,中歐EMBA課程招生規模大幅度擴大,學院EMBA課程管理的流程被標準化,學院也從北美等地聘請了一批優秀教授,吸引了一大批高層管理人員就讀。2002年1月起,梁能博士成為學院EMBA課程主任,繼續推動中歐EMBA“導而弗牽,嚴而有格;既國際,又中國”的高質量辦學。
1996年,學院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個EMBA班。得到國家教育部門的許可之后,1998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京建立了長期代表處,1999年5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建立駐京代表處之后的第一個EMBA北京班宣布開學。學院從此開始長期在上海、北京兩地開辦EMBA課程,此舉又開國內EMBA教育的先河。1996年至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北京開設的EMBA課程已經招收學員一千多人,成為促進首都和華北經濟發展的管理教育的中堅力量。
過去的11年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華南地區的EMBA校友網絡已經匯聚了華為、萬科、TCL、美的、康佳、南油集團等一大批來自華南地區的知名企業的高管人員。但上海、北京的EMBA課程遠遠滿足不了蓬勃發展的華南經濟對在職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巨大需求。2004年10月,中歐做出了在深圳開設EMBA課程的辦學決策,從2005年起正式在深圳開辦EMBA班,首期招收一個中文班,共64名學員。網羅了華南地區眾多知名企業的優秀高管人員,其中包括了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招商局集團、深圳證券交易所、艾默生等知名企業的高管人員,還有許多正在高速成長的新興民營企業的創業者。
這樣,華南經濟圈的管理力量得到亞洲領先商學院的EMBA教育的進一步支持。中歐也完成了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大經濟中心開設EMBA課程的布局,分別輻射華東、華北、華南經濟圈,更好地為中國經濟發展服務。
學院成立之初,辦學雙方計劃EMBA的招生規模為每年50人。1995年中歐第一屆EMBA招生之后,學院創始人李家鎬、張國華認為起初的規劃規模太小,滿足不了經濟發展的需求,于是在進行新校園規劃時重新規劃,擴大招生規模。
到如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項目已成全球最大規模,2006年招生達630人,比世界第二名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每年招生310人)多了整整一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主任梁能教授表示,在市場競爭的條件下,一個學校的招生規模歸根結底是由學員的學費投票所決定的,這是另一張非常重要的EMBA質量榜單。
12年辦學不輟,中歐EMBA與中國時代車輪共奮進,不但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培養了一大批高層管理人才,也締造了一個最有價值的EMBA校友網絡。校友網絡是衡量世界級商學院的重要標準之一,中歐擁有著中國大陸商學院規模最大、陣容最強的校友網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加之中歐管理中心(CEMI)的畢業生,學院目前擁有遍布全國及世界各地的校友5000多名,并以每年近900位的速度遞增。目前,中歐校友會的網絡已遍及全國并發展到海外。截至2005年底,共成立了包括多倫多、新加坡以及港澳地區在內的20個地區分會。
與EMBA課程一樣,中歐MBA課程自開設以來,亦是開創了一系列國內MBA教育的先河。
1995 年,中歐首屆61名全日制MBA新生入學。中歐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在管理教育師資的全球市場上招聘教授的商學院。中歐的教授,90%以上具有國際一流商學院的博士學位,其中50%以上為華裔教授。教授隊伍群星璀璨,包括吳敬璉、許小年、張春、楊國安等在各個領域內學貫中西的權威。中歐的非華裔教授也不乏各個領域內的權威,而且許多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在中國執教MBA課程。在中歐沒有“鐵飯碗”、“近親繁殖”、濫竽充數和學術腐敗。
中歐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建立起緊密的學員和校友網絡的商學院。除了定期重新分班分組、組建幾十個學生俱樂部,中歐在國內首創的EMBA-MBA良師益友項目也為同年級的EMBA和MBA學員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平臺。
中歐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形成科學和嚴格的招生流程的商學院,第一家推出知行結合、中西合璧、軟硬兼備的課程設置的商學院,第一家和海外一流商學院交換學生的商學院。中歐目前有30余家國際交換伙伴院校,其中三分之二名列《金融時報》的全日制MBA課程全球五十強。
此外,中歐還是中國大陸第一家設立專門的MBA職業發展中心的商學院。中歐的MBA職業發展中心的員工都具有MBA或EMBA學位以及豐富的專業和行業經驗,都和招聘企業和MBA學員建立一對一的固定聯系,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正是認真、創新、追求卓越的理念,市場化、國際化、高端化的道路,比所有本土商學院更國際化、比所有海外商學院更中國化的方向,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戰略,在課程的所有環節和所有方面精益求精的作風使得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能夠自立于世界一流商學院之林,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和世界管理教育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中歐不斷成長發展的這十二年,正是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逐漸轉型的時期,波瀾壯闊的經濟發展為學院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正是在這短短的十二年間,中歐完成了從最初的構想到世界一流商學院的跨越。學院的成功充分證明了在中國經濟轉軌時期,只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以一種新理念、新方法大膽實踐,就完全有能力在中國辦一所國際一流的商學院?梢哉f,中歐的成功為中國管理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可咨鑒的模式。
展望未來,中歐將力爭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加完美,努力將自己的先發優勢轉化成制度優勢。同時在知識創造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通過原創性的研究在若干重要領域建立具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庫,從而能對全球環境下的中國管理實踐提供最權威的詮釋,并為豐富世界管理知識寶庫做出更大的貢獻。